第623章 礼教大事
乾清宫。
怀恩正带着工部左侍郎陈政奏禀事务,涉及茂陵的修筑进度等。
一旁还站着另外两名涉及到此事的人,一个是负责督造的勋臣代表保国公朱永,以及皇宫派去监督的内官监太监黄顺。
怀恩最后作总结陈词:“陛下,玄宫已经完全建成,按照以往的规矩,应尽早让梓宫发引,以便先皇入土为安。”
朱祐樘闻言,不由抹了一把眼泪,哽咽道:“可是……我……我舍不得父皇,不能等到陵寝全部建成后再风光下葬吗?”
怀恩道:“先皇停灵时间已不短了……再说,就算先皇龙体进入地宫,陛下也可随时前去拜谒。
“如此方为仁孝之举。”
旁边的朱永听完这番对话,不由抬头好奇打量眼前的少年皇帝。
爹死了,不让下葬,说是舍不得?
还真是个大孝子啊!
可为何听了总觉得心里很别扭呢?
朱祐樘哭丧着脸问道:“马上要到新年了……就不能等到过年后,再送父皇下葬吗?”
“陛下,不宜拖延啊。”怀恩建言道,“如今朝中诸位臣僚都在看着呢,年前的事就应该年前完成。”
“那行吧,一切都听怀大伴的。”
朱祐樘点头说完,又看了眼陈政,问道,“陈卿家,我想知道,父皇的陵墓修建还算顺利吧?有没有渗水、坍塌啥的?”
陈政恭敬地道:“回陛下,一切都很顺利。”
朱祐樘感慨:“认真说起来,这件事还得感谢岳父,是他先选好陵寝的地址,后来又提供了建造银子,让父皇的陵墓修得更为顺利。”
怀恩赶忙道:“陛下,这是您孝心的体现,不应该把功劳归到臣子身上。”
“可是……我也没说错啊。”朱祐樘倒显得很坚持,“除了岳父外,还有李孜省李卿家,他们都是有心人。怀大伴,你去安排梓宫发引之事,这两天晚上我就不批阅奏疏了,我想多去陪陪父皇。”
“这……”
怀恩犹豫了一下,这才恭敬行礼,“奴婢领命。”
……
……
一行从乾清宫出来,怀恩亲自送几人出宫。
陈政跟怀恩并行,朱永跟在后面。
陈政感慨道:“怀公公,陛下真是个有孝心的君主,这般赤诚之心,亘古未见。”
“是啊。”
怀恩不由发出感叹,“咱这位陛下,还是太子时,就以仁孝著称。如今先皇即将入土,我等也得展现出孝义,多宣扬陛下的孝道,以达到礼乐教化的目的。陈侍郎,你说呢?”
“额……”
陈政有些愕然,心下琢磨:我就是感慨一下,你居然建议将陛下的仁孝行为广而告之,这不是变相说陛下是在作秀么?
随即他敏锐地觉察到了什么,问道:“怀公公,不知您的意思是……?”
怀恩道:“没什么,就是有感而发,觉得必须要做点儿什么。话说之前陈侍郎一直待在工地上,眼下刚从天寿山回来,风尘仆仆,还是先回府去休整吧。接下来就要发引,可能又要忙碌起来。”
“是,是。”
陈政连声应承。
就算感觉有异,他也不会在人前探究内情。
而后面的朱永由始至终都没有参与到聊天中。
只有在出宫门的时候,朱永才简单跟怀恩作别,算是完成礼数。
……
……
“陈大人,敢问一句,先前您跟怀公公聊了些什么?”朱永跟着陈政走出宫门一段路后,才出言问询。
陈政回过头来,笑着道:“不过是简单交流了一下陛下的仁孝之心,大为感佩,其他就没什么了。”
朱永道:“陛下仁孝,这是好事啊……我这人脑袋有些愚笨,想问问,接下来先皇梓宫发引,咱需要做点儿什么吗?”
陈政微笑着摇头:“我也不知道,一切等待朝廷安排下达吧。”
“可我看怀公公好像是对你有所交托……”
朱永面带疑惑之色。
陈政皱了皱眉,道:“要不,您亲自去问问怀公公?”
“这个……”
朱永赶紧摆手,“算了算了,或许是我多心了吧,很有可能是昨晚睡眠不好所致。”
二人闲话间,准备上各自的马车,背后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朱永和陈政几乎同时转身看了过去。
只见锦衣卫指挥使朱骥一路小跑追了上来。
“朱都督?你这是……?”
陈政好奇问道。
朱骥到了近前,气喘吁吁地说:“陈部堂、朱公爷,陛下刚下旨,说是先皇梓宫发引之事,仍旧由两位负责,不过两位要多听听户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读张学士的意见……怕你们不重视,特意让卑职来传话,作为提醒!”
朱永一听立即瞪大眼睛,身子往前凑了凑,小声问道:“是让我们听从张国丈的吩咐办事吧?”
朱骥看看左右,点头道:“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