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旺提刀来到房间内,沈惟敬笑道:“四儿,俺跟你说多竖火把如何?救得好健儿归来!这倭奴在城外搞出来这么大动静,俺就知道定是已经逃出!”
“爷神机妙算!”沈嘉旺适时的当了一次捧哏。
“行了,去拿写果肉,还有创药过来,俺有大事要和健儿相谈。”
沈嘉旺诺了一声,开始去准备。
杨泽风再次审视了一下沈惟敬,这老头真是胆大心细,竟然还想着主动联系自己。
沈惟敬接着问道:“好健儿,速速与俺说说,那平壤城中是何光景?明日倭奴还要派人过来,俺好拿捏分寸。”
杨泽风拱了拱手,道:“教沈游击知道,平壤城中守卫……”
待沈嘉旺拿药过来,沈惟敬说道:“俺来与你上药。”
杨泽风迟疑了一下,答应下来。
刚刚和沈惟敬的交谈中,凭他识人的眼光和微表情判断,觉得沈惟敬其实是自有一番豪情,只是功利心重了些。
自己从书上看到的对此人评价是市井无赖,当下看来,也不尽然。
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就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先入为主的去看待别人,更重要的一点,自己看到过的史料都是我“大清”修饰后的。
鉴于东征之师后来都是和建奴作战的主力,这援朝之役遭到了刻意的打压抹黑,棒子后来狂吹李舜臣,觉得没有明军也能打跑日本人。
日本人记录更是离谱,动辄杀伤明军几万名。
所以这些将士的功绩有许多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沈惟敬将药膏抹在杨泽风后背的伤口处,道:“此乃京城中上好的创药,来时石爷曾赏赐了两瓶,保管你不中外邪!”
“小子谢过沈将军,为免倭寇来人见俺起疑,卯时俺便离去,还有辽东的兄弟在安州等着。”
“也好,就你所说,对俺已有大用,必定让其多停战些日子。
宁夏将平,朝廷必还会增兵前来朝鲜,你既为辽东军人,你我也许还会有相见的时候。
到时你可要奋勇杀敌,立下功勋,献俘阙下,与我在京中好好把酒言欢!”
杨泽风觉得沈惟敬实在是热心肠,便应承下来,“朝鲜乃沈将军福地,将来必能在史书上留笔!”
沈惟敬大悦,连道了几声好。
老沈啊,我可没骗你,不管你结局如何,都算青史留名。
待天蒙蒙亮,杨泽风拿了沈嘉旺的一个小裘帽,戴在头上驾马而去。
不得不说,这兵部尚书石星给的药确实给力,止血很快,后背也已经结痂。
沈嘉旺在沈惟敬身边有些好奇的问道:“爷,往日知你爱交友,可我怎的觉得你对一孩童,还是过于好了。”
沈惟敬道:“孩童?你知道他在平壤城内搞了多么大的动静出来吗?就这本事,比之京中锦衣卫不遑多让!
况且,此子实在是面熟,让人好生亲切。
走吧,今日再会会那几名倭人!教他们知道沈爷爷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