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祝灏还想说什么,但见正在驾车的黄兴也深以为然点了点头,他这才将嘴里的话给吞了回去。
隆昌县,是叙州府所属的一个大县,光是县城就有人口不下十万,比之一般的府城也不遑多让。此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东接重庆府,南连泸州府,北通资州府,是往来陆路客商最重要的一个枢纽之一。
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而且人文底蕴也非常丰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品等独具特色,
待马车一驶入隆昌府境内,浓厚的商业氛围扑鼻而来,沿途叫卖的行商不绝如缕,仿佛形成了一首跌宕起伏的民谣乐曲。
鼻间闻着烤红薯的甜香气,祝灏也不由得感觉腹中一阵饥饿。他叫停了黄兴,下车来到一个卖红薯的摊贩前,看着那烤得外焦里嫩的红薯问道:“大爷,烤红薯怎么卖的?”
那摊贩嘿嘿笑了笑答道:“十文一斤,这位公子想买多少?”
祝灏粗略估计了一个红薯的个头,便随意说道:“称三个吧,我们一人一个。”
“好呢!”
趁着摊贩称红薯的空档,祝灏不经意地问道:“大爷,我见这隆昌府格外繁荣,你们这沿途卖货一天能挣不少吧?”
摊贩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笑呵呵答道:“也还好,养家糊口那是够的。”
祝灏也不怕烫,掰开红薯尝了一口,不禁感叹道:“真甜!”见摊贩脸上的笑容真挚,他一边啃着一边继续问道:“我家中有些产业,时常行走各地,但唯见隆昌县有这么多商贩,难道县衙平时不管么?”
“管,怎么不管?”商贩瞧了瞧祝灏三人一脸风尘仆仆不似歹人,这才放下心来:“我们县的萧广志萧知县说一不二,说了二十税一就二十税一,谁也不会多交,也不敢不交。不交税的人,会被拉到县衙当众打板子,并且被罚十倍税金。交了就不会有人来打扰我们做生意,否则那人就会被打断腿吊在县衙示众。”
“人才啊!”如果换做其他文人,会觉得这个萧知县是个酷吏,但祝灏反而觉得此人是个人才。
众所周知,满清时期的商业税收极高,尤其越到后面征收的越高。虽然只是规定的十税一到十五税一,但那是正税,各种苛捐杂税加起来甚至超过百分之三十,压榨得老百姓苦不堪言。
民间的财富全被集中在了满清朝廷和相关的官员手上,要不然满清政府怎么可能面对西方列强的威逼,说赔款就赔款。
而萧知县给了一个二十税一的定额,既不让小商小贩伤筋动骨,又能保证合法经营,让他们心甘情愿交钱,也避免了收不够足额税银的窘境,可谓一举多得。
祝灏一口吃掉手中的红薯,朝黄兴说道:“走,我们进城去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