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四人论国文造诣,加一起也赶不上你。”
何育杰三人更是倒吸一口凉气,虽然他们不在乎满清的八股文。但是能考上进士的人,绝对都是天之骄子。
这样的人,就算从头学习西方科学知识,那也是手到擒来。
刚刚心中的一点小小不满,立刻烟消云散。
而且他们也相信自己的李大哥,不会亏待自己。
毕竟他们可是相识于草莽之中,甚至连星火计划最核心的秘密都知道,而且目前只有他们三人知道。
接着,李奇维对何育杰三人说道:“我兼任的目的,就是先帮你们把关,不至于毫无经验,手忙脚乱。”
“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我就会卸任院长。”
然后,他宣布任命:
“何育杰,你为物理学院代理副院长兼物理教授。”
“夏元瑮,你为数学学院代理副院长兼数学教授。”
“徐启泰,你为化学学院代理副院长兼化学教授。”
“生命科学学院,将暂时由我亲自授课。”
听完李奇维的安排后,何育杰三人激动的差点要跳起来了。
那可是教授啊!
想当初他们在剑桥大学,离教授还差着无数距离呢。
如今回到国内,竟然起步就是教授了,任何人都把持不住这种惊喜。
李奇维主管教育,后面会确定教学职位的等级,并给出严格的待遇区别。
而且一切像欧美的大学对齐。
换句话说,他们的教授头衔和欧美的教授是一样的。
至于水平有差距,那完全可以弥补嘛。
李奇维从来不是迂腐之人,搞什么教育平等。
学术研究是平等的,但是教育体系,可不能平等,不然就乱套了。
而且失去了动力,也不会有人全心全意教书。
这个世界上,纯粹靠理想吃饭的,终究是少数人。
“不过,你们三个也不要高兴的太早,我可是会不定期考察你们的。”
“若是不过关,那就是给我丢脸了。”
“到时候,哼哼,直接贬为讲师,慢慢从头晋升吧。”
三人丝毫不担心,依然嬉皮笑脸。
开玩笑,他们也是正儿八经的剑桥本科生,回到国内,那还不是降维打击啊。
李奇维做出这样的安排也是有自己的考虑。
夏元瑮成绩最好,逻辑严密,非常适合数学。
何育杰物理天赋最高,而且喜欢翻译各种专业文献,适合物理。
至于徐启泰性格跳脱,喜欢动手做实验,适合化学。
而且,他们三人虽然是教授,但是工作的重心并不是搞科学研究,而是教书育人。
李奇维对他们的考察,也是看他们的教学水平如何,带出的学生成绩如何。
在李奇维的计划里,黄埔理工大学在十年内,所有师生都不要想着做原创科学研究。
这在目前的清朝根本不现实。
何育杰三人的工作就是扫盲,扫科学盲。
仅仅把现在欧洲已有的科学体系,完整地教授出来,就已经是一项超级庞大的工程了。
他们要编排教材,打磨课程,设计考试等等,所有工作都要从头做起。
西方的大学已经发展了几百年,而国内才刚刚开始,可想而知前期的难度有多大。
更不要谈在别人的基础上,做自己的研究了。
没办法,现在大清的底蕴连隔壁的樱国都比不上,只能慢慢猥琐发育了。
“你们接下来的主要工作,除了教材外,还有一点就是开始招募讲师。”
“育杰、元瑮、启泰,你们一定要好好寻找国内的科技人才,想方设法把他们争取过来。”
“比如启泰,你甚至可以让你的父亲来开设几门课程。”
“在前期,大家就不要划分的太细。”
“你们三人虽然是各自学院的教授,但不代表就不需要讲授其他专业的课程了。”
“能者多劳,既然当了教授,就要以教学为中心。”
“带出的学生越优秀,说明你们的工作越出色。”
说罢,李奇维又看向周子余。
“周大哥,国文这一块,我就全权交给你负责了。”
“你暂时可以先招募两个人,至于给他们什么待遇,由我亲自面试后,再做定夺。”
周子余全程都在兴奋之中,明明只是一个院长而已,比不得他之前自己创建学校。
但是李奇维的院长却让他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他内心有个声音一直在提醒他,千万要抓住这个机会,不然以后一定会后悔终生。
“奇维你放心,我在国内也算有点人脉。”
“理工科的人才,我不好找,但是国文,保证让你满意。”
李奇维笑着点点头。
接下来,几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有不懂的地方就问李奇维。
然后兵分两路。
李奇维去筹措资金,开始设计和建造黄埔理工大学。
力求将东方古典与西方科技完美融合,让所有师生能发自内心感到一种宁静祥和的知识氛围。
而其余四人,则开始编写各自的讲义,招募人手,为上课做充足的准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