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敏锐(400/1000可合成)
味觉灵敏(208/1000可合成)
诸邪不染(230/1000可进化)
口齿伶俐(18/100可进化)
手脚麻利(7/100可进化)
“仅仅是一根遗骨,就能投射出筑基期威压的虚影,可见其生前的强悍,怪不得能提供这么多血气和接近四五百点的特性点数,其中不少血气还是消散了。”回想起白虎遗骨的来历,陆鸣心中若有所思。
“钢筋铁骨还余一百四十八点即可进化,不知那时我的肉身与化劲乃至炼骨武者相比如何?若是能得到五行灵粹,修炼五行不灭真经的横练功夫就好了。”
陆鸣感应下自己目前的肉身强度,惋惜下即使是玄都亦没有五行灵粹流出,可能是自己目前层级太低,接触不到。
接着,陆鸣察看起筑基期的功法——庚金神诀,略有些意外。
《庚金神诀》并非是陆鸣所想象那般的妖修传承功法,反而更像是人所创造出来,给妖兽习练的功法。
据三千小字所说,大秦国力强横,曾一度打至妖国国都,俘虏的妖族无数,其中四象军中的镇兽不乏有从小培养,传授改造后的功法,让其更适合协助军队作战。
“金生水,或者可以兼修《庚金神诀》的炼气篇以加快《北冥归藏经》的灵力积累。”
前世的思维模式让陆鸣不拘泥于框架,思维天马行空,隐隐然对前方气道的修行道路有了明悟。
“至于这搜山神通,倒是意外收获,对此时的作用不下于突破至内劲大成。”对此神通效果略知一二的陆鸣心中欣喜。
搜山神通,虽然在大乾神通榜上排在后列,但其实用性可一点都不逊色于一些排行前列的辅助性神通。
虎,有山君之称,故有搜山降魔之责,久而久之,搜山神通由此诞生。有此搜山神通者,可通山灵,可察此时山中一切发生之事,上至妖魔鬼怪,下至一草一木,皆在搜山者察觉之中。
看似与通灵万物神通功能差不多,实则在山中的表现远胜前者,无论是探查范围,还是时效性和准确性皆强于前者。
在漫山遍野的清河城外围斩妖,其不仅能料敌先机,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还能提前得知对方实力,见机不妙,准备逃跑。
能打能跑,是在接下来的斩妖行动中发挥大作用的神通。
当然,搜山神通也不是没有限制,其持续时间取决于施展者的实力,也取决于沟通山灵的强弱。
以现在陆鸣的实力,施展搜山神通,一般的小山的山灵可持续半个时辰,可遇上名山大川,可能山灵都懒得搭理陆鸣一句。
“此白虎遗骨前身为大秦白虎军中,能任一方山君,拥有搜山的神通,也不稀奇。”
大秦实行军民一体制度,白虎军战时作战,闲时则投入生产,而其中的镇兽则被册封,作为一方神灵,受香火誓言约束,保一方平安。
打完十套大力金刚杖法,稳固好内劲大成的修为,陆鸣拿出三转培元丹,犹豫片刻,还是将其收起。
武道修行,讲究勇猛精进,一鼓作气,一口气从内劲小成突破至化劲的大有人在,大乾太祖更是从凡人一月突破至六品炼骨,也没见其根基有缺,在后面的境界有所阻碍。
说白了,武道的修炼过程就是不断搬运血气,锤炼自身,不存在仙道那般厚积薄发,稳固根基的现象。
而陆鸣之所以犹豫,不敢突破至化劲,除了此举会惊世骇俗外,还因为这瓶三转培元丹乃方文远所给,其中难免有诈。
而以目前自己的实力,完全犯不着去突破化劲,也能应对目前妖兽,慢慢打磨亦能按部就班突破至化劲。
更别说炼妖鼎提供的特性只余些许便能进化,接下来日子妖兽尸体定然不会缺。
呼,陆鸣屏除杂念,于书中世界修炼起尝试修炼起《庚金神诀》,为日后的斩妖行动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