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关灯
护眼
198.第190章 大撒币的艺术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190章 大撒币的艺术

事实证明,大唐这台机体的性能还是很出色的。

拜老爹潜意识里的玄武门情节所赐,群臣各自站队,平时有事没事就互相攻讦。

搞得李明一开始还担心,会不会出现互相扯后腿的情况。

他都做好即兴来一段“搅吧搅吧你们就搅吧,搅得大唐朝都亡了”的准备了。

结果,各地各级官僚居然捐弃前嫌,通力合作。

很快把李明的意图贯彻落实了下去。

虽然相比辽东,在制度上,长安这边还带着浓浓的封建气息。

但这帮文臣硬是用杰出的个人能力,克服了硬件上的差距。

在实际执行效率上,一点也不差。

王朝初期,社会的总体风气还是积极向上的。

再加上有一个真本事打出来的明君,在上面镇着。

平日里朝堂上,大家看似吵得你死我活,其实更像是生活里的一点小情趣。

一旦真摊上事儿了,一句“房总我开玩笑的”,就又可以愉快地一起建设大唐特色的封建主义了。

不像李治、武则天这对惊童郁女。

明明都是同样的大臣,到了李治一朝,那政治斗争是真的赤鸡,刀刀暴击。

“这是这一旬表现优异的拟晋升者,请殿下过目。”

吏部尚书侯君集呈上了同平章事阁下主政以来的第一份名单。

李明殿下坐镇尚书省,仔仔细细地审核着这份“光荣榜”,小心谨慎地行事着人事之权。

他现在暂时统管朝廷的最高决策机构——门下省和中书省,同时又监督着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

可谓是三位一体了。

但万事都是对立统一的。

权力越大,义务越大。

李明一一审阅着老侯列出的姓名与理由,时不时地画一个圈,便退了回去:

“我画圈的人,你再重新考虑一下。”

侯君集扫了一眼,顿时面露难色:

“殿下,这些被您挑出来的人,有许多是在朝廷上支持您的人……”

“我这里选的是谁施政得当,而不是谁替我说过话。”李明眼色一厉。

就如自己一手打造的情报机构,他也要建立两个平级的一样。

李明从不会把自己的消息来源局限在一个,避免陷入下级编织的“偏信则暗”陷阱。

除了侯君集这明显夹带私货的汇报以外,他也会参考不同官员的工作动态汇报。

力求不让一个好官受委屈,也不让一个坏官浑水摸鱼。

看着尴尬得脸红的老侯,李明的语气又软了下来,语重心长地告诫着大贪污犯:

“君集,眼光放长远一些。我们应以天下为己任,让全天下都信服我们,全天下都做‘十四党’。

“而不是让自己的眼光被一小撮马屁精牵住,而忽视了整个天下。”

一碗心灵鸡汤下肚,侯君集的脸色这才好了一点,嘟囔着“我再看看”便告退了。

一旁的房玄龄一边写着折子,一边随口说道:

“殿下真不想抓住这个契机?”

抓住契机打压其他党派,扩大十四党的势力——这是他省略的那半句话。

李明能恰自己的人血馒头,利用刺杀案和端午意外案大做文章,在朝堂上大搞党同伐异。

为什么当正大光明地手握大权以后,反而收敛了?

“我刚才已经回答过了。”

李明也把目光收回,重新浏览起了长孙无忌汇总、汇报的各州县纸币分发动态。

“全天下的目光都在我身上,瞪大了眼睛寻找德不配位的痕迹。

“现在赚小,将来失大。况且……”

他把长孙公的动态往边上一搁,在跳梁小丑岑文本呈上来的请示上朱笔一批:

参照执行。

“这种事关国运的大事,不是玩小格局小阴谋的场合。

“如果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就是毒害工作氛围,到头来吃亏的还是百姓。”

尽管听上去有点古怪,但如今的皇子明,暂时站到了文官的顶点。

在这个暂时达到的高度上,给自己立下“公平公正不带私货”的人设,才是最大的私货。

否则,在自己立足未稳之时,那些反对派还不得发疯地向他发起进攻啊?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也想选贤任能、唯才是举。

尤其在人事问题上,决不能反被下属牵着鼻子走,让手底下又形成一个个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利益集团。

不像和全国各个大腿妥协让利的东汉,李明争天下的基本盘,依旧是自己和自己拉起来的这支队伍。

朝中的“十四党”,顶多算锦上添,绝不是雪中送炭。

支持他最好,不支持,就打到支持。

别想以“从龙之臣”的身份自居,在功劳簿上躺平了。

都给老子起来干活!

如果你想要高薪厚禄,就自己来拿!

“……”房玄龄不禁停下了笔,眼神有些恍惚。

殿下此举,真是和他的父皇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李世民在兄终弟寄后,也是这么干的——

不论臣子们之前在三兄弟之间如何站位,最后都摈弃前嫌,轻装上阵、唯才是举。

如此,才能收复天下人心;如此,才有做天下共主的气魄。

殿下嘴上不说,原来早就做好了“以天下为己任”——换句话说,就是君临天下——的准备了么……

虽然他是在看见了房家黯淡的前途以后,最早投资李明的天使投资人。

但当收获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他自己耳边仿佛都响起了脚步声的时候。

他却越来越感到强烈的忐忑和不真实感……

“房相父,你肿么了?”

余光瞥见老房一直瞪着自己发呆,李明不禁感到发毛。

“哦,是这样的。”

房玄龄清清嗓子:

“就如殿下所预料的那样,纸币在发行后,有相当一部分迅速集中到了富户手中。

“他们或以武力强迫,或以明显低于公允价值的价格诱骗。

“将朝廷用于赈济饥饿市民、换取米粮物资的纸币,从百姓手中骗了过来。”

唐朝的识字率,虽然没有后世乱世“百分之五”那么低得离谱。

但肯定也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认识字。

更别提让每户人家认清楚,这些纸张背后所蕴含的抽象含义。

李明在设计纸币时,其实已经考虑到了这个因素。

他参考某东方神秘大国(也就是印↑度↓)的先进经验,在小额纸币上,贴心地画上了一文钱、两文钱……一直到十文钱。

足以覆盖普通百姓的日常需求。

然而,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母胎肄业、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民众,无法将轻飘飘的纸张和沉甸甸的铜钱、或者香喷喷的米饭联系起来。

更多的人则是理解了,但没有完全理解。

不相信朝廷真的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来兑换这些纸。

因此,虽然这些五颜六色的纸还挺好看的,而且纸张在初唐时期也算是稀罕物了。

但这玩意儿毕竟不能吃也不能穿,当员外豪绅拿出几合米,愿意“买”这些好看的纸片时。

他们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

应验了那句残酷的事实:

人赚不到超出自己认知的钱。

就算朝廷强行使用了一次均富卡。

资源还是终将沿着原路,返回少数精英的手里。

“假以时日,纸币又会像之前的金钱、米粮布帛那样,集中在少数大户手里。

“百姓手中还是空无一物,届时还如何是好?”

房玄龄的脸上,罕见地浮现出了淡淡的忧虑。

“哦?这是好事啊。”

孰料,被老房视为“胸怀天下”的李明小老弟,却对这令人担忧的走势表达了相当的乐观。

这是连隋炀帝这样的无道昏君,都不敢轻易采用的设定。不患寡而患不均,多少也该在面上装一装担忧吧?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天志 网游之永不遗憾 超职业太阳 DNF之重返2008 西游之万法妖帝 天赋:与世无争 LOL:电竞圈第一魅魔 祸绝诸天从东方不败开始 从神明开始 唯我独法:我在都市修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