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关灯
护眼
第401章 市场换利益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所以,徐申学旗下的企业,尤其是深入当地开发资源的安东矿业在非洲做生意,顺风顺水的很,很少有当地的军阀会刁难他们!

所以安东矿业的人,对非洲那边的投资环境还是很满意的,安东矿业的ceo,经常说什么:非洲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这废话,银河安保手底下的武装直升机和经过了专业化改装的x14低空无人机就在头顶上……人家能不热情嘛!

当然,这些非洲人里,普通人可能傻,但是管理层一般不傻,很多往往还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呢,人家也是见过世面的,所以很多都有比较清晰的认知。

知道安东矿业的人跑过来开发矿产资源,虽然分润给当地的利润只有很少一部分,但是多少还是有啊,对于很多一穷二白的非洲地方而言,这也算是很好的了,吃相至少比欧美公司好一点。

当然也有真傻的,或者是更贪心的……什么人都有,只不过这些人甚至都不用银河安保去处理,当地的合作伙伴自己就会先出手镇压。

这些当地的合作伙伴,和安东矿业进行合作拿到的好处也是不少的。

如果他们也变的贪心了,银河安保自然会出手,然后换一个合作伙伴。

非洲,别的都不多,但是想当军阀头子的人海了去!

除了安东矿业外,徐申学手底下还有一家规模更大的成林矿业,该公司控制着澳大利亚、南美的大量锂矿,长期占据全球锂矿产能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徐申学手底下的这几家矿务公司,垄断了全球百分之九十的锂矿资源的开采和供应,以及定价,并且产能每年都在大幅度的持续增加。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才能够在电动车持续爆发,对锂矿资源的大量需求的情况,稳住动力电池的价格不出现剧烈波动。

如果锂矿价格涨上天,动力电池的成本也得上天,到时候电动车的价格也就得上天!

所以,要推广整个电动车市场,要控制电动车的成本,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就在于控制好锂矿资源的价格稳定。

至少在锂矿回收产业获得完善,锂矿内循环形成之前要做到这一点。

徐申学为了推广智能电动车,可是了不少力气的,也舍得让出去一些利益,把蛋糕做的更大……哪怕是竞争对手所需要的算力芯片和锂矿资源,徐申学都不会卡着对方。

但是人家日本人可不会这么玩,他们想要把所有东西都抓在手里自己玩。

这是日本汽车行业,必定会在氢能源汽车上失败的理由……除了技术的确不好搞之外,也和没人愿意和他们一起玩有极大的关系。

大家都不傻!

当然,日本企业也在动力电池领域里进行了一定的跟进……大企业嘛,多少都会对新技术路线尝试一二,只是想要搞出来可不容易……尤其是半固态电池这个东西,现在可不好搞,什么时候能做出来,就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同时其他的大型车企,专业动力电池厂商也都陆续展开自己的动力电池的研发。

除了最新型的半固态电池外,也有人研发三元锂电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还有人直接研发固态电池。

什么样的都有人去做。

但是说实话这并不容易……做电池容易,但是要想做到高能量密度,同时还要确保安全的动力电池其实难度非常大。

最早的时候,大家的动力电池技术都不咋地,后来特斯拉以及海蓝汽车却是后来居上,通过出色的电池组设计以及电池管理技术能力,成功的把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安全性大幅度提升。

随后比亚迪紧随其后,也开发出来成熟可用的动力电池组。

上述这三家的电池组,都不对外销售。

然后徐申学投资了宁代电池,专门做第三方市场,所以市场上又多了一家直接提供成品电池组的动力电池厂商,并和韩国以及日本的动力电池厂商进行竞争。

后续其他各厂商也陆续搞出来了堪用的动力电池组,但是能量密度以及安全性上都不太行,技术上差不少。

不过他们也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进行研发。

其他汽车厂商有的找日韩或宁代采购成品的电池组,要么自研。

但是这种情况在半固态电池量产大规模应用后,就出现了变化……海蓝汽车靠着半固态电池引起了纯电车辆长续航的浪潮,直接把纯电车型的纯电续航拉高到了六百五十公里以上。

这让一大群还停留在两三百公里续航的纯电车辆就很尴尬了。

这也是那么多国内外汽车厂商,找到宁代电池,想要预购半固态电池的缘故,性能差距太大了。

而对于全球的所有客户,徐申学也是来者不拒……不怕你用我的电池,然后拉高竞争力,提升对海蓝汽车的威胁。

徐申学就怕你不用我的电池,非要自己去研发半固态电池,然后还真研发出来了!

一手卖智能电动车,一手卖动力电池,两手都不耽误啊!

更何况,徐申学其实很愿意看见整体的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最好是连其他海外的汽车企业也都转型做电动车,并且还能做成功。

因为在电动车领域里,华夏的整体布局是非常深入的,在几乎整条产业链都有进行布局,而且还掌控了极为重要的上游原材料,也就是电池原材料的供应甚至定价权。

只要大家都用电动车,那么华夏的电动车产业链甚至都不用自己去卖车,躺着都能赚钱。

徐申学也在其中涉足了诸多领域,不过徐申学自己倒不是单纯为了钱不钱之类的,更多的还是为了带着别人一起做,把整个产业链给做起来……这涉及到一个社会责任感,个人成就感的问题。

单纯赚钱,哪有带领华夏汽车工业崛起,横扫全球来的爽快啊……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当然,主要也是因为他徐申学不缺钱啊。

徐申学通过成林矿业、安东矿业、宁代电池,智云半导体等供应链厂商,向外界表态了在电动车领域里进行广泛合作的意愿。

这也使不少人都松了口气,很多人是真担心徐申学想要一个人吃独食……让他吃独食可要不得。

就在这种情况下,欧洲方面和海蓝汽车的谈判也重新启动,这一次的谈判就比较顺利了。

欧洲方面的财团接受了现实,表示可以接受海蓝汽车全资投资,在西班牙建立一家组装工厂,也不要求在当地建立动力电池工厂、电机工厂、感应设备(激光雷达等)这些核心零配件的工厂。

而海蓝汽车则是需要承诺把在欧洲工厂里海蓝汽车,有百分之三十的零配件要在欧盟地区里进行采购……这部分零配件采购的份额,其实就是交给当地财团来做的,算是让出去的部分利益……顺带利益其实还有汽车销售体系里的利润。

那么大一个汽车产业,上下可瓜分的利益可多了去,海蓝汽车自己到最后拿走大半利润,小半利润则是留给当地财团瓜分。

这也算是一种市场换利润的方式!

海蓝汽车的欧洲工厂事务敲定后,徐申学也是暂时放下了海蓝汽车的事务,而是把视线转移到了手机业务上来。

因为一周后,八月中旬,智云集团将会发布新一代的s17系列手机。

对此,很多人都是非常关注的!

(本章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美剧之灭罪黑名单 尸曰:始皇饶命 戎星者之誓:末日屏息 从吞噬开始穿行诸天 叶藏宰,但是名柯 向量 巫师即强权 东京:邪神大人不想当顶流 老夫少妻的巅峰对诀 感恩波澜不惊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