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关灯
护眼
第102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论起秦王苻坚是怎么和姜维、前面诸葛亮组队, 凑到一起来对付蒙元的,那可就说来话长了。

他进入副本的第一时间,完全是懵逼的。

别人都是身穿, 就他一个是魂穿,而且还穿成了无比敏感的身份,当朝太子真金。

真金这个名字乍一听有些奇怪, 是当年长子降世, 忽必烈心怀甚喜,便拜访中原最负盛名的海云禅师为此子摩顶命名。

海云禅师认为, 世间万物至贵者为真金, 故名真金。

在最初的时候,他也曾是一个备受期待来到这人世间的孩子, 可惜,这段亲情空有善始,却不能善终,徒留哀哉。

真金之前在其他人的副本中出现过几次,每回下场都很惨。

要么是因为忽必烈对其羽翼丰满的忌惮, 几经打压而死, 要么就是长期处在如履薄冰的环境中,心神不堪重负, 郁郁而终。

最惨的一次甚至直接被赐了鸩酒, 死后都没能葬入蒙古皇陵,谥号戾太子。

到了苻坚这边,一开局,真金直接就被发配到了长安城, 远离大都的朝廷中枢, 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因罪流放”。

一路上颠沛流离, 受尽风霜,昔日的宾客羽翼皆散去,留下的寥寥无几,到了长安也是闲居,形同囚禁。

苻坚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水准即便在历代帝王中也属于第一流,很快就一眼洞察了真相,真金的处境实质上已经离被废不远了。

只不过,忽必烈忌惮贸然废储的负面影响,前段时间给贵族抄家闹得动静太大,真金背后的察必皇后母族又掌握着大量军事权和行政权,这种时候,大元江山再也经不起任何波折。

故而,忽必烈稳了一手,选择将真金贬谪,剔去要职,夺走权柄,一步步慢慢来,最终将他废掉。

苻坚本来还在琢磨,真金究竟犯了何等大错,让忽必烈直接放弃了他。

等转头了解具体情况,心绪却是万分复杂。

真金是因为汉化而被排斥的。

他自幼接受了儒家汉学教育,极擅长书法,能吟诗作咏,在文化身份认同上完全就是一个汉人。

忽必烈登基后,晋封他为太子,主掌东宫,他依旧是一种非常君子端方的儒士作风,折节下交,兴建幕府,访遍各处名宿大儒、山野遗贤,请他们入驻。

就这般三五月下来,太子府中宾客云集,紫气辉耀,学术氛围浓厚,许多都是士林中颇具声名的人物,忽必烈那是看在眼底,忌惮在心头。

但真正让忽必烈起了废储之心的,还是真金对于阿合马敛财行为的激烈反对。

真金看见大元局势江河日下,心中忧虑焦灼不已,认为大元已经病入沉疴,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汉化改革,应当全面推行汉语,以汉文化为主体,缓解日趋尖锐的民族矛盾。

政治上,同时也要推行仁政,减轻赋税,更不能对外用兵,先修生养息个十年再说。

面对阿合马的四处抄家劫掠,上至蒙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皆苦不堪言。

真金屡次制止,并将受难之人捞回来一部分,加以补偿,结果阿合马虽然不敢得罪他,对于其他人却是变本加厉。

甚至,真金开设国子监培养人才,吸引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入驻,共创大业。

阿合马却是暗中搞小动作,一面使诸生廪食不继,寝食难安,一面找人轮番弹劾国子监祭酒许衡,逼得其无法继续执教,被迫返乡。

最后,真金终于忍无可忍,在朝会上当庭怒斥:“国势衰微到了如此地图,汝贪一时之利,而贻千秋之罪,从此万世,将以汝为何人!”

一边怒斥,一边抄起自己的弓刀砸向阿合马,打得他头破血流。

可谓是非常硬核之儒生,《抡语》铁杆践行者了。

忽必烈大怒,阿合马一切行为都是出于他授意,这不等同于当众打他的脸么,刚想发作,孰料真金根本就没打算放过他,话锋一转,直接锐利无比地指向了他:

“父皇,这大元巍巍江山社稷,究竟是谁人的天下!无论胡汉,皆因视为大元子民,岂能让阿合马将色目人的一套财政方案照搬过来,分三六九等收税!”

“更不宜征发民众,劳军劳力,流播千里,分徙江表,四面征伐,利焰熏天,坏我疆宇,扰我百姓!”

“儿臣斗胆一言,你的年号「至元」,至于终元,分明就是大元亡国之号!”

“若再这般下去,不兴改过,来日社稷倾覆,舆图换稿,百年江山覆灭于此,试问父皇到了地下有何面目见我大元十三代先帝!”

言辞恳切,声泪俱下,一片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

忽必烈越听,脸色越是难看,到最后「至元,至于终元」那边,更是暴跳如雷,抄起玉玺就砸在真金额前,一片鲜血淋漓:“孽障,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朕做事何时轮得到你来大放厥词!”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每日为了江山殚精竭虑,夜以继日,每天只睡一两个时辰,古往今来最勤政的君王也不过如此了,结果他的太子居然这么看待他——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可爱侵略性研究报告 娇软老婆,在线饲蛇 狐镇 公主的野望 在豪门当妈宝女怎么啦?! 献给仙君的be美学 我当王母那些年 入禁廷 迷津雪 绿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