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多斤的小鱼干要油炸,江夏也是天天帮忙打包装。
周莹:“钢琴是什么?”江夏打算回家再私下问问周舟想不想学。
别人是从早忙到晚,江夏是每干一个小时,休息一个小时。
两人回到隔壁时,芬姨忍不住道:“小夏真勤奋上进,我就没见过她出去玩的。”
周舟:“一种乐器,黑色的,个头很大,弹出来的曲子很好听!噔噔噔噔,噔噔噔……”
晚上出海,鱼获倒是不少,扣除油费和人工,第一天赚了三四十元,第二天赚了七八十元。
周承森:“到时候放假周舟可以和姐姐一起住在镇上,二叔送你们一起去学琴好不好?”
周莹:“……”
李秀娴就问周舟:“周舟放假想学钢琴吗?”
要是周舟感兴趣,江夏自然有办法让她去学。
只能多买些录音带回来放给周舟听。
这日夜颠倒的日子太难受了!
现在周舟估计是听见一节课贵,不敢学。
或者在葡萄架下做做翻译,刷刷各科高考题,画画布料的样,给纺织厂。
真的要被女儿的不上进气死!
田采听了咋舌:“五块钱?这也太贵了!”
李父也道:“夜晚出海不行,太困了。白天家里吵,根本睡不着。”
江夏听过一位大学老教授说,她以前小时候学钢琴,是一位正教授级别的教育家教的,一个小时十块钱。副教授级别的,一个小时八块钱。
江夏问周承磊:“你知道镇上有没有会教钢琴的老师?”
江夏:“应该不是,估计是按难易程度来收价。”
李秀娴:“……”
之前她是帮忙烧火,可是从早到晚的烧火,油烟闻多了,她吃饭都没胃口了。
就算是在现代钢琴课的价格也不便宜,不同级别不同价,还要看老师厉不厉害,不同老师也不同价,差距很大。
拜上辈子无数手抄报作业,绘画作业的功劳,江夏的画画得不错。
李秀娴:“可不是!也不知道是不是看菜下饭,见市里那两个学生的父母开小车送孩子过来,就多收一点。”
江夏:“嗯,不过得看周舟想不想学。”
于是第三天开了,父子二人总算在四点半准时出现在码头,跟着周承磊和周承鑫一起出海。
江夏又问:“还有没有什么喜欢的?画画呢?钢琴呢?喜欢吗?”
再勤快一点,就是一边织鱼网赚钱,一边聊天。
江夏在家里也很忙。
做好这些也不轻松,但是家务再多,每天都有一大把的空闲时间可以去和大家聊聊天,打打牌。
寒假快到了,可以给周舟安排一下兴趣班了,周舟好像挺喜欢音乐。
江夏没有再说什么,等放假再问。
她本来打算寒假送莹莹回老宅住,顺便可以跟江夏学英语。周莹一听立马道:“好啊!周舟你去镇上和我一起住吧!我们一起去学钢琴,一起去学英语!”
“噔噔噔噔……有什么好听的?歌词都没有。”
像江夏这样的,除了周国华媳妇,还真是没有见过。
夫妻二人是吃完饭才回村的,五点半出海,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几才归航,卖完鱼才回去镇上睡觉。
可是就这么两天,熬了两天夜,李秀娴受不了了,李家两父子也受不了了。
“也对。”
日子在忙碌中来到了元旦前一天。
冬至快乐!
还有一章要夜点,还没睡的小伙伴们,不要等了。
今天有点忙,我还没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