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娘,穿越者,名动四方

关灯
护眼
第133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望远镜的两枚镜片靠近眼部的叫目镜, 靠外的叫物镜,但并非只是简单将两枚镜片前后放置就行,还要考虑焦距和棱镜。

现代的许多望远镜皆有棱镜, 其作用是将上下左右都反的像, 转变为正像, 说白了就是让“成像”看起来顺眼。

然而这里有个问题, 水晶到底不如玻璃那样清透纯净,若再加上棱镜, 经过多重反射或折射, 成像会变得不清晰。

裴莺最初捣鼓过棱镜, 最后为了清晰度不得不退让。

没办法了, 成像倒着就倒着吧。

若真能实现“千里眼”,估计从未见过“正像”望远镜的古人相当乐意接受倒像。

至于棱镜的安装,等玻璃真正炼制出来后再说吧, 大不了到时再重新制一台新的望远镜。

镜片完工后, 后面是不断调试的过程。而光是调试, 裴莺就用了一个下午。

待好不容易确定了焦距, 连忙记录下来, 再详细记录下镜片的厚度和形状,以便后续复刻。

持续忙碌中。

*

另一边,霍霆山领陈渊率一支黑甲骑来到了约定地点。

这会面地在豫州军和雍州军之间,特地清理出一片地方, 架起了数顶巨大的营帐。

马蹄声从远及近, 如闷雷般隆隆作响。

马镫和高桥马鞍,外加上等的缰绳和辔头, 马匹装配极好,而骑着骏马的士卒皆是高大健壮, 他们身披黑甲,日光落在他们冰冷的黑甲上,折射出冰冷锐利的光。

比起万人大军,黑甲骑只有两千人。但他们一到,周围的气氛顿时如弓弦般绷紧。

霍霆山勒停马匹,翻身下马。

方才守营的卫兵远远瞧见幽州军来,早去通传,因此霍霆山下马没多久,有人前来。

人未至笑声先行,那人笑声爽朗:“北平匈奴,南诛蓝巾,霍幽州盛名如雷贯耳,哪怕我在长安也时常有听闻。今日总算见着人了,霍公好生威武不凡,幸会幸会。”

来人并未自报家门,但听他说来自长安,霍霆山便知晓这一定是长安那位朱炎武朱将军了。

霍霆山正欲开口,这时站在他身后的陈渊忽然轻咳了声。男人动作稍顿,随即抬手抵唇也轻咳,再开口时寻常气势敛了五分,“朱将军,幸会。”

纪羡白的人,他能忍着不杀已是不错,寒暄也特别敷衍。

朱炎武今年刚而立,倒是能忍的,仿佛没察觉霍霆山的不待见,依旧笑眯眯的。

雷豫州雷成双后面来到。

各州的州牧有不少早年都在长安任职过,但也并非全部如此。如霍霆山,也如雷成双,他们都是从父辈手中接过州牧印绶。

两人此前未见过。

雷成双和石连虎、李啸天不同,前者并非武将出身,体型更似文人的瘦削。

霍霆山走过来时,雷成双眉心跳了跳,他不动声色的迅速看了眼旁边的卫兵,见卫兵严阵以待,心里才微松了一口气。

这位霍幽州是北边的虎将,凶悍蛮夷皆是他手下败将,对方放倒他估计是两拳头之事。

不过寒暄过后,雷成双发现了旁的,对方面容苍白,中气不足,瞧着是有恙,“霍幽州身体不适?”

霍霆山早有说词:“前些时日染了风寒,不是什么大事。”

然后再转移话题问李啸天,“怎的不见李司州?”

雷成双解释道:“说来也巧,李司州昨日起了高热,如今卧病在床,因此未能前来,不过他派了副手至。此番副手在侧旁听,亦能代表司州,问题不大。”

霍霆山又掩唇咳了两声,“如此甚好。”

*

幽州军营。

今日一整个白日,裴莺和沙英都待在孟灵儿的帐中。

本来小姑娘的营帐干干净净的,后面又是打磨又是抛光,小案几那一块沾满尘灰,不过孟灵儿丝毫不在意。她席地而坐,手肘支在大腿上,双手托腮,饶有兴趣看着沙英和母亲一起哼哧哼哧地干活。

“就这两个位置吧。”裴莺比划了下。

沙英颔首,拿出早就做好的两块榫卯。

说起这榫卯,裴莺初见时还感兴得紧。都说民以食为天,连铁锅都不多有的时代,可见铁器之矜贵。钉子这类需要耗铁的,自然是能不用就不用。

因此榫卯诞生了。

榫卯只依靠木头的凹凸结合,便可将两件分开的木件牢牢嵌合,省了制钉的铁料。

不过榫卯嵌合过程也有个不能说是缺点、但对于如今的镜筒组装确实不太便利的环节。

为了组装,敲打是必不可少的。

水晶硬却很脆,若是力道太大了镜片肯定会震碎,但力道小了,榫和卯就不能结合在一起。

金乌西坠,白日的天光逐渐暗淡,在这颇为凉快的春日傍晚,沙英为了组装最后的镜筒,竟紧张得硬是出了一身汗。

小锤子轻敲,每一下都万分谨慎。

中途辛锦来报,“夫人,大将军归。”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乌鸦折叠 小兔狲原来是向导 一纸婚契 真少爷靠玄学在娱乐圈爆红 命仙 女主她是地府关系户 谁教你这么当室友的 我的精神体是只笔 九十年代败家媳妇儿 给病态反派下药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