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也被带出长安,一路奔波,差点没有死在路上,现在还是脸色苍白,看上去颇为的虚弱。
李耀过来看了又看,不管怎样,这个老头可不能死,他笑着道:
“丈人现在感觉如何?”
蔡邕闭着双眼,并不说话。
李耀知道,这个老头还是活的,只是不想搭理自己,他也不想多说什么,只是蔡邕留在军营,终究还是多有不便。
于是李耀大喊一声:
“来人,准备一辆马车,将我丈人送到上雒我家,多派一些人手,路上走慢一点,把人照顾好了……”
帐外立即有人应声:
“遵令!”
接着李耀看向蔡邕:
“昭姬过的很好,现在长安乱作一团,还好我先把你家的那些书籍给搬走了,否则肯定毁于一旦,如今书籍都在上雒,还有我从洛阳抢救出来的很多东西,有空就多看看,整理一下,天文地理,经史典籍……各种书籍都有,整理出来也算造福后人!”
蔡邕听到这里,早就已经睁开双眼,他惊喜道:
“当真,洛阳那些书籍没被烧毁……”
旋即似乎想到什么,他的笑容收敛,冷冷淡淡。
李耀暗自摇头,像这种倔老头,你给他好脸色,他不给你好脸色,但是只要找准他的兴趣,让他去做那就好了。
于是李耀开口说道:
“没被烧毁,都在上雒我家!”
说完之后,李耀便是转身离开,现在开始,每一分,每一秒,都很珍贵,他可不能浪费时间。
原本的历史上,李傕,郭汜,带兵回来攻陷长安,拖了一个多月时间,主要就是因为朝廷态度暧昧,开始还有安抚迹象,但是王允很快膨胀,不赦免西凉军将士,这是最关键的原因。
但是现在,十天,李耀要在十天之内,主导这场靖难(造反),拖来拖去,迟则生变。
与此同时,长安之中!
董旻死了,他是光勋禄,理论来说,各种郎中,中郎将,羽林军,虎贲军……都归他管,权力极大,现在董卓死了,前面吕布虎视眈眈,后面又有天子诏令,他的部下叛乱,直接将其杀死,根本没有来得及逃出去。
董璜也差不多,他是侍中,又是中军校尉,掌握一部分西园军,仗着手中军队想要反杀王允,吕布,结果自己被反杀了。
皇帝!
就算皇帝年幼,但是皇权根深蒂固,谁能掌握皇帝,谁就能够掌握朝廷。
董旻,董璜身死,他们所有家眷都被逮捕,唯一在外面的董家血脉,除了老家还有一些支脉,大概也就只有董白,算是董卓嫡系血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