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此时结束了思考,“都可以,反而都不行,难有结果。公孙太尉大才,老夫自愧不如。
所以还请公孙太尉做个见证,为聂儿与小庄带句话,这个问题就是真正的最后一问。谁先给出答案,谁就是下一代鬼谷子。”
鬼谷子说完,将代表鬼谷子的信物扳指与纵横剑谱交给了公孙策,随后鬼谷子潇洒离去。
他需要更多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也许这个问题会困扰他很久,因为这个问题从来没有最佳答案。
不过公孙策觉得鬼谷子是真的爱玩文字游戏,他说的是谁最先给出答案,谁就是鬼谷子。
换句话说,给出答案就好,没必要给出最佳答案。
宋玉见证了这一场问答之后,也有些好奇,“不知公孙太尉的选择是什么?”
走远的鬼谷子默默后退几步,等待公孙策的回答。
公孙策笑了笑,给出了一个活阎王式的回答,“先撞死五个小兔崽子,再绕路撞死另一个小兔崽子。”
宋玉和鬼谷子同时陷入沉默,很有毛病的回答,也不能算是答案。
但是有一种不管他人死活的美感。
公孙策没有理会有些呆滞的宋玉,走上了马车,“大司命,我们走!”
“是!”
马车开动,公孙策返回秦国,返程路上,公孙策开始观看鬼谷纵横剑术的剑谱。
确实精妙,比起初创阶段的八佾之舞强了太多。
马车在官道上缓缓行驶,大司命拖着马车,却脚步轻盈,听不到丝毫的脚步声。
车厢内,公孙策拉开马车侧帘,阳光进入车厢。
他的目光如炬,一页一页地翻阅着剑谱,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仿佛蕴含着鬼谷子一脉纵横剑法的奥妙。
随着他阅读的深入,公孙策的右手食指不自觉地开始在空中比划。
他的食指如同一柄利刃,在空中翻飞、盘旋,划过虚空,空气仿佛泛起涟漪。
那指尖的轨迹,竟渐渐呈现出横剑剑招的影子,仿佛有一把无形的剑在他手中舞动。
就在这时,公孙策腰间悬挂的配剑——天问剑,突然开始颤抖起来。
天问剑在阳光之下,反射出淡淡的光芒。
它似乎感受到了主人心中的激荡,渴望出鞘,与主人一同施展那精妙的剑术。
然而,公孙策却轻轻按住了颤抖的天问剑。
他明白,此刻他还坐在马车之中,周围空间狭小,不适合挥舞长剑。
于是,公孙策继续用食指在空中比划着剑招。
马车继续前行,逐渐入夜,公孙策不知不觉间沉浸于横剑剑招之中,丝毫没有发觉时间已经来到夜间。
公孙策的记忆力过人,已经将剑谱牢记脑海之中,自然不需要根据剑谱一招一招比划。
公孙策的心却如同被点燃的火焰,越烧越旺。
哪个少年没中二过,没有渴望过获得绝世神功。
虽然言灵足够强,但是公孙策也想试一试以纯粹剑术杀人。
公孙策停下比划,他此时才注意到天已经黑了,于是公孙策对着大司命下达命令,“将车拉到一旁,然后停车!”
大司命停下拉车的脚步,他的智慧保留的有限,命令必须准确一些,否则他很容易乱来。
言灵·风王之瞳
公孙策走下马车,挥手之间,一股清风扫过草丛,为公孙策带回不少树枝。
随后公孙策点燃树枝,嘱咐大司命去打猎,“去抓三只兔子和一头鹿。”
大司命点了点头,他的四肢着地,在地面上嗅了嗅,随后他的身形一闪,消失在原地。
大司命离开后,公孙策缓缓拔出天问剑。
火光下,天问剑剑刃闪烁之间,公孙策施展出横贯四方,
这一招四式的剑术,乃是鬼谷子独创的绝技。
每一式都蕴含着深厚的武学造诣和无穷的变化之道。
此刻,公孙策身形一动,天问剑便化作一道银白色的光芒,瞬间划破虚空,向着四方横扫而去。
第一式,公孙策手上的天问剑飘忽不定,如同风中柳絮,难以捉摸。
天问剑在他手中化作一道清风,变化多端。
或直刺,或横扫,或挑劈,或点戳,每一次剑招的变换,都伴随着一阵猛烈的剑气。
第二式,天问剑化作一道闪电,在虚空中划出一道道耀眼的轨迹。这一式剑招迅猛无比,雷霆之威,势不可挡。
公孙策挥剑之际,都伴随着一声嗡鸣,剑尖所指之处,仿佛有万千雷霆轰然落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