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微微颔首,随后嬴政在前引路前往扶苏所在的书房,“先生既然来了,不如去检验检验扶苏的功课。”公孙策想到已经化作肌肉佬的正太扶苏,忽然就有一些不怎么想去见他。
不过已经到这里了,不见也说不过去。
“嘿咻!嘿咻!嘿咻……”
公孙策只见扶苏腰上绑着一块巨石,正在缓步向前行走。
书房门前的一片空地很明显的比外界地面低矮了至少十公分,这都是扶苏天天锻炼造成的后果。
公孙策的嘴角抽了抽,莫名的有一种他把扶苏教坏了的感觉。
不过公孙策忽然联想到了公孙言,这种愧疚感荡然无存。
他只是激发了扶苏心中撸铁的快乐罢了,扶苏此刻的理想已经是做一个别人说不过,也打不过的谦谦君子。
公孙策为扶苏总结的做君子的内在要求,大概有十条。
第一、内心坦荡:表里如一,说杀对方全家,就杀对方全家,猪狗牛羊都不能放过。
第二、重道德,轻利益:拿着道剑和德剑,所向披靡,想要什么得不到?
第三、胸怀天下:天下一切都是我的,都要平等放在心上。
第四、不苛责:我的规矩才是规矩,别人的规矩就是放屁!
第五、群而不争:当一群人争夺一样东西的时候,我只需要站出来,这一群人就会把东西乖乖交给我!
第六、君子不器:君子做不到器大活好,那怎么行?
第七、讷于言,敏于行:用拳头说话,少说废话。
第八、谋道不谋食:寻求可以衣食无忧的道路,而不是追求一餐饱饭。
第九、和而不同:所有人的思想不能和我完全相同,但是我说话的时候,所有人必须附和我。
第十、自省反思:想想自身是不是太过于仁慈。
扶苏看完公孙策的总结之后,只想说一句话:“先生说得对啊!”
扶苏见到公孙策与嬴政到来,解开腰上的绳索,快步走到两人面前,公孙策注意到,扶苏的肌肉已经可以伴随步伐而抖动。
“先生!父王!”
迎着扶苏满怀希冀的目光,嬴政微微颔首,不吝啬夸奖,“很好,这才是我大秦的虎豹儿郎!”
不知不觉中,嬴政对于扶苏的夸奖越来越多,这让扶苏坚定的认为公孙策的话语都是正确的,无可动摇的!
扶苏随后看向公孙策,希望公孙策也可以夸夸他。
公孙策上前将扶苏的肌肉拍的“邦邦”作响,“不错,很有精神,但是还不够!体魄强健之余,学识也不能落下,走,穿上衣服进屋,我要考考你的学识。”
听到公孙策的话语,扶苏以最快速度擦干身上的汗水,换上衣袍,跟随公孙策与嬴政进入书房。
公孙策拿起他写的《抡语》注解递给嬴政,示意嬴政作为考官,“阿政,不如你来考,毕竟是父子局。”
嬴政想到公孙策写的《抡语》注解,他都已经看完,顿时有些索然无味。
扶苏是个好学的人,因此扶苏是认认真真的思考公孙策设置的题目,而嬴政则是直接看标准答案。
所以公孙策在给扶苏布置功课之后,嬴政往往很快就看完了标准答案。
而扶苏的学习进度却跟不上嬴政追更的速度。
嬴政面对老章节兴致缺缺也能理解,所以公孙策干脆抛开老章节开启新问题。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何解?”
扶苏思索片刻,立即回复,“这件事的主谋,已经被我打的绝后了。”
公孙策鼓掌,“啪啪啪,好,忒好了!下一句,暴虎冯河者,吾不与也。”
扶苏立即回答,“仅仅是能徒手打虎,只身过河的人,还不配与我交手!”
公孙策继续鼓掌,“嘶!恐怖如斯!此子断然为我衣钵传人!”
扶苏的脸肉眼可见的红了,配合他那衣袍遮掩不住的肌肉,显得极为晃眼。
“多谢先生夸赞!”
《抡语》教完,公孙策也该开始教些正经的。
比如公孙策的《性无论》,“扶苏,《性无论》看完了吗?”
扶苏重重的点了点头,“先生撰写的书籍,学生自然要看完。”
公孙策觉得扶苏真是一个好学生,于是公孙策继续提问扶苏关于《性无论》的看法。
“扶苏,你以为《性无论》的说法对吗?又对在哪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