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坐了一夜的姜浩(求首订2020)
“知道他年轻,没想到这么年轻!”
“是啊,他看起来还没我儿子年龄大!”
“果然,具有破坏性创新力的,永远都是年轻人!哎老了!”
……
跟之前的特训班一样,当年轻的姜浩站上讲台,台下是一阵躁动的讨论。
对此姜浩已经习惯了,姜浩也很庆幸自己把“黄头发”染回来了,不然的话,他那“小黄毛”更是大家讨论的焦点了。
站在讲台上的姜浩往台下看了一眼,姜浩还记得第一期的特训班只有三十七人,而现在,在西京举办的这第四期特训班已经有七十人了,教室里坐的满满的。
教室里安静下来后,姜浩笑了笑,开场了:“各位尊敬的院士、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本次特训班的主讲人姜浩,欢迎大家的到来,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在这里渡过八天的时间。”
不仅仅是参加特训班的人数在增长,特训班的时长也获得了增长:第一期的特训班时长只有三天,而现在,这第四期的特训班时长已经延长到了八天了。
这也说明这种新的“姜浩数学”,在姜浩和整个《jhsx讲义》编著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它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术体系了,而且还在不断的成型、扩充。
姜浩开场白过后,姜浩的学生汪廷政抱着厚厚的一摞《jhsx讲义》,开始发放了。
而当在场的学员接到这有八百多页厚的讲义,彻底惊到了:
“卧槽,这么厚!”
“哎呀,这讲义,好厚啊!”
“不但很厚,而且里面的字好小啊!”
“这是多少东西啊?八天能学完吗?”
“我们开始讲课了啊!”
没有在意台下学员们讨论,当助教学生汪廷政发放完讲义后,姜浩开始讲课了。
当然,八天的时间姜浩根本就讲不完这份讲义,而姜浩也不需要完全讲完,他要做的只是完成思路框架的讲解,让大家能够理解这种思路,然后自己回去钻研。
夜已经深了,一座藏在秦岭大山山体里的教研室灯火通明。
这间教研室里坐满了上晚自习的专家、学者,他们在认真整理着今天白天的课程内容,同时也在预习着明天的课程。
经过几天的学习,他们彻底被这份“jhsx讲义”惊到了,他们惊讶的发现,一些长久困扰着他们的难题,都能在这份讲义上找到答案,更关键的是,这份讲义为他们打开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这种感觉对他们来说,就像是苦苦修行不得突破的修行者,得到了一份绝世秘籍一样。
台上的那位名叫姜浩的少年虽然年轻,但是真的不容小觑。
这份讲义的创造不亚于几何学和微积分的创造,台上的那个少年将会诞生掀开了数学乃至整个科学发展史崭新的一页。
教研室里的所有人都很庆幸自己是这历史的见证者,甚至如果自己能写一篇被录入这份讲义的论文,自己也能成为这历史的缔造者之一啊!
难怪国家会把这份讲义保密的如此严格,这是绝对的“国之重器”。
坐在讲台上写写画画的姜浩,像是一个看晚自习的中学班主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