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机构的研究对象是以姜浩计算机语言为核心的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硬件,它虽然成立的很晚,但是借着“姜浩系”的财力支持,它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体系最完备的计算机研究院。
而且这所研究院还以姜浩计算机学教育为目标,所以它的教育体系也是非常系统而全面的。
除了进行科学研究外,研究院下辖的姜浩宋婉高等出版社,还会定期出版计算机领域的刊物以及其他一些计算机方面的手册、书籍。这里还设有多个会议中心,基本上每天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整合项目”的参与者来这里开会、交流。
所以这个研究中心虽然成立的很晚,而且没有什么“诺奖”、“图灵奖”、“菲尔兹奖”之类的顶级国际奖项做背书,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一下子挤进了“全球顶级实验室top10”。
这个研究院位于齐鲁胶东夹河.幸福新城,基本整个夹河沿岸都被这姜浩宋婉高等研究院占据了。
其实齐鲁的胶东是没有太多高校和科研资源的,这座城市的优势是制造业。
但这毕竟是姜浩的故乡,当地官员多次来找姜浩做公关,姜浩也就同意了。
而为了这个研究院的落地,当地官员还是很拼的,因为姜浩常驻的城市要么是燕京、要么是杭市,所以为了方便姜浩的出勤,他们发动了一切资源,从铁路总公司那弄了一列燕京到胶东、杭市到胶东的直达高铁。
从浙省大学出来后,姜浩坐上了直达胶东的高铁列车。
一开始,当开通了杭市直达胶东的列车,有关方面还担心列车空运。
但是当“姜浩宋婉高等研究院”在齐鲁胶东落地后,往返齐鲁胶东的乘客还是很多的,每一趟列车都是满员的。
列车的商务舱里坐着两个小米公司的工程师。
自从浙省开启了新的高新产业发展后,他们经常来浙省出差。
而现在,他们坐上了这列直达胶东的列车,他们要去胶东的姜浩宋婉高等研究院参加一场关于手机主板设计的交流会议。
“卧槽,今天中午的餐食这么好啊!”
接到了乘务人员发放的午餐后,小米的工程师詹弘诲打开盒饭一看,立马被惊艳到了。
接着,詹弘诲伸着脑袋往后面的车厢看了一眼,当看到最后一列车厢的玻璃门紧闭,车厢连接处站着两个警惕的黑衣男子,詹弘诲心里一喜:“果然!”
“怎么了!”詹弘诲同行的同事问了一句。
詹弘诲笑着开口道:“当这次列车的餐食水平提高,一定是那位大佬来了!”
詹弘诲同行的同事一听,立马激动地开口:“我去!姜大神?”
“一定是!”詹弘诲也激动的点点头。
当外资的“整合项目”不断推进,各种计算机领域的创新不断涌现,在整个计算电子行业,姜浩已经封神了!
作为行业的从业者,詹弘诲对姜浩是很敬畏的。
列车的最后一列车厢里,吃完午饭后,姜浩简单看了一下ppt课件,接着,姜浩放平了座位,简单的午休了一会儿。
现在对姜浩来说,他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夸省的通勤了,因为这是他难得的可以休息的时间。
上辈子一直抱怨累成狗、累成狗,这辈子的姜浩都已经不能用累成狗来形容自己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