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重生李承乾,开局谋反审问

关灯
护眼
220.第220章 战略部署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220章 战略部署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李世民缓慢的开口,但是平静的气氛,却是让苏定方倍感煎熬。

这一句话,更是让他的后背冷汗直流。

他岂能不知,李世民并不是无心提起,而是有意为之。

苏定方思绪飞转,是否自己哪里又做错了,让李世民这样的敲打自己。

难道是因为前太子李承乾吗?

他之所以能被启用,全因李承乾的提携。

但是现在李承乾被废,更是被定义成了叛逆。

眼前的李世民,肯定是把他当成了李承乾的人了。

想到此,苏定方心中五味杂陈。

他与李承乾可以说是,素不相识了。

但是受其恩惠,如今被其牵连,也只能说是时也命也。

而李世民这话,也是当初他被弹劾的原话。

明明是李靖下的命令,但是却让他出来背锅,以至于军功被削的惨不忍睹,只能上升至中郎将。

而李世民这时候,提到这话,又是在自己解了灵州城之危,立有大功之后。

这不是敲打,又是什么呢?

看来,自己侍奉二主,与李世民争锋的间隙,一直都还没有被消除。

苏定方不由生出了报国无门的情愫来,他没有回答,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只能把头低的更低,任由处置。

是功是过,真的只是上位者一句话的事。

就这样持续了半刻钟。

李世民才再次开口道:

“你且上去来吧,朕已经从战俘的口中,得知了战事始末,你当机立断,扩大战果,焚烧薛延陀大军粮草,断了薛延陀的后路,居功至伟,无需有其他的担忧。”

李世民是在敲打,但不是为了治罪,而是为了启用。

举目如今的唐国上下,领军的统帅,确实是没有几个了,都被李世民打包拐走了。

如今李世民发现了苏定方的统帅才能,岂能有不加以重用之理。

不过,骏马都需要驯服。

于部下,更要恩威并重,让其怀有感恩之心之时,还要对你有敬畏之心。

这便是帝王心术。

“还不上来吗?你所行的战略,有陛下当年打窦建德、刘黑闼的影子,陛下很满意的。”

尉迟敬德催促的说道,不过话里话外,都是警告的意味。

“国公言重了,末将所行战略,怎么能和陛下相提并论呢?”

苏定方慢步上前,显得诚惶诚恐。

“苏烈是吧,早在武德初年,朕便注意到你,有统领三军之能。”

李世民侧目,俯视看向苏定方,眼神之中,尽是赞赏之色。

“在贞观年初,朕也本是想予你重任,让你随李靖出征东突厥,以功升职。”

“然而,之后你被朝中众臣联名弹劾,朕也不得不从大局考虑,免了你的军功,不过,以你如今的军功,足已独领一军。”

“之前,你可为此,怨恨过朕。”

看似在解释,确实是在向苏定方施恩。

“不敢,臣都还未来得及感谢陛下的恩德,怎么可能还会怨恨陛下呢?”

苏定方噗通的跪地,对李世民行跪拜之礼,以表感激之情。

“若不是陛下法外开恩,臣早就命丧黄泉了。”

当初,唐俭是冲着要他命去的。

“起来吧,说说你对当前薛延陀战术的看法吧?”

李世民见苏定方识进退,也没有继续施压。

这是一个聪明人,不会做出傻事。

如果,经得过考验,还可以大事托之。

毕竟,在他的手底下,降将太多了,任用谁不是任用。

“在陛下面前,臣实在是班门弄斧!”

苏定方站起后,恭敬的说道。

他确实不是在谦虚,实则真的不如李世民。

而且,败在李世民手中,也不只是一两回了。

“叫你说,你就说,你当然不是陛下的对手了,现在陛下是想指点你一二,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得。”

尉迟敬德没好气的说道,抬腿更是踹了苏定方一脚,一副恨铁不成钢模样。

“那末将就献丑了!”

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既可以与李世民相讨论兵法,亦能进入其的视线之内。

“如今薛延陀粮草已断,只剩下两条路可走,其一便是继续南侵,从我们的手中,掠夺走物资。”

“其二,便是上书于陛下,请降,已得以保全根本。”

“而对于我朝,也有两条应对之法,第一,趁薛延陀断粮之际,实行壁垒清野政策,固守城防,耗死薛延陀,重创薛延陀,让其数十年内,再无进犯的能力。”

“第二,那就是劝降薛延陀,让其主动归降我朝,免其刀兵之祸。”

苏定方的思路无比的清晰。

“那你以为,该采取何种应对之策呢?”

李世民微微点头,很是赞同。

“以末将之见,当采取劝降之法。”

苏定方没有半点迟疑的回道。

“为何?”

李世民继续问道。

领帅者,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成千上万的军卒性命,更有可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所以任何一个决策,都需要权衡利弊,不可能是你觉得如何,便是是如何。

“薛延陀乃是走到了绝境的困兽,在死亡的威胁之下,让其变得异常的危险,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在其身上发生。”

“面对我军的壁垒清野,薛延陀的高层,很可能会放弃直接攻城,从而化整为零,冲山区渗入到我朝腹地,到时,北境之地会被战火全部波及。”

古时城池,都设立在主干道之上,其作用便是阻击敌犯的大举进攻。

但却无法阻挡小型的渗透。

这也是为何,北方竖立有长城和坚城,还是时不时遭受到掠夺的原因。

因为小股的薛延陀兵甲,他们不走主干道,而是翻山越岭,从山区越入。

没有辎重和大型的攻城器械,也就没有走大路的必要。

启时,十数万的薛延陀兵甲,就会以此种行军方式入侵唐土。

一但如此,那整个北境都会陷入混战之中,遍地狼烟。

想要驱逐,也是完全般困难。

“为此,不是上上之策,而如今薛延陀存有死志,肯定想和我军一决死战,应战的话,也会是损失惨重,所以唯有劝降之,方为上策。”

“也是最快解决薛延陀之患的办法,也顺当前之局势。”

“叛军张亮不知去向,只有快速的平定了外患,才能转而解决内忧。”

苏定方言辞涛涛,言其利弊。

劝降薛延陀乃是最合适的战略。

其思路,与李世民所想,并无太大的出入。

“多弥可汗虽智不足,但是其野心甚大,如今尚有十万之众,想让其束手就擒,怕是不易。”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艾维亚的霸道公主 家父永乐,组建五好家庭 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裘祖:从药铺学徒到成仙做祖 协议结婚后热搜爆了 权臣的掌心娇重生了 狐妖诸天:开局反派大师兄 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神诡大世界:从乞儿营开始爆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