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聊之前,朱棣还不忘记用眼神狠狠震慑一下此刻有了靠山,正在耀武扬威的朱高爔。
“弟妹,臭小子太重了,你先放下来吧。”
“今日我也不是无缘无故就打他的,实在是这小子胆大包天,不过几岁的年纪,居然就亲自上城墙。”“难不成他仗着自己个子矮,箭矢就能不射到他身上吗?”
朱高爔听到这话,睁圆了眼睛。
这是亲爹该说的话吗?
小徐氏听到朱棣所说的话,却没有生气,反倒是微微一笑:
“王爷,狭路相逢勇者胜。高爔虽然年幼,但并非不知事的小儿。倘若用对待寻常小儿的态度对待他,这不是管教,而是束缚。”
朱棣的面色微微一怔。
显然,他也没有想到,平日里木讷寡言的小徐氏,在这个时候,居然会为了朱高爔,说出这样的话来。
另一边。
代王朱桂剥生的手,慢了下来,眼神更是止不住地在小徐氏的面容上游离。
脸还是那张脸,寡淡,没什么特色,比之后院妻妾,实在是差了太多。
但是这说出来的话,却不像是同样姓徐的小妾能说出来的。
朱棣看着小徐氏,不知不觉中,语气又缓和了一点。
他苦笑了一声。
“孩子不争气,父母操心。孩子太争气,父母也操心啊。难怪人家都说,儿女都是债。”
关键除了朱高爔之外,朱棣还忍不住想到了远在金陵的哥仨。
这样的娃,一连来了四个,就算是朱棣也忍不住喜忧参半,一时之间,不知道作何感想。
朱高爔小心眼,还记着刚才的打屁股之仇,听见朱棣说这话,他从姨母身上下来。
旋即,朱高爔又悄悄后退一步,来到小徐氏的身后。
他嘁了一声,就开口:
“可把你能的。我能那么争气,也没见你之前操啥心啊……”
场面一阵寂静。
突然,朱高爔感受到自己的靠山,似乎往后退了一步。
他顿觉大事不妙,颤颤巍巍地抬起头,看向姨母,只见姨母微微一笑,伸出手,放在朱高爔背后,然后……
把他往前推了推。
朱高爔脸色大变。
但是这个时候,已经为时晚矣!
朱棣的铁砂掌,再次落下……
……
一番兵荒马乱后,朱高爔终于来到了座位上。
只是从他不时的龇牙咧嘴来看,可以发现,方才战况的惨烈。
酒过三巡。
朱桂难得想起了正事。
他半是看热闹的说话了:
“那个阿卜只俺……你们打算怎么处理?”
朱棣这次没说话,而是看向了朱高爔。
朱高爔接受到目光,瞬间就“嗐”了一声:
“这事儿不是有皇爷爷在吗?”
朱棣,一听到这话,心中莫名一酸,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他突然觉得,相比起朱高爔对于老爷子的信赖和亲近,他们这些亲儿子,倒像是捡来的。
对于老爷子有亲近,但不多,更多的是畏惧和敬慕。
当朱棣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突然有些意兴阑珊起来,低下头,也没了说话的兴致。
朱桂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心底纳闷。
这又是怎么了?
闹哪样啊!
……
大同城里的千户衙门。
绣春刀,飞鱼服。
作为当今天子最亲近的爪牙,在经历毛骧一案后,锦衣卫并没有因此落寞下去。
反而几经沉浮,再度成为了皇帝手中最锋锐的那把刀。
千户衙门就在大同城内,就代表着老朱的耳报,但是偏偏,即便是代王,在面对这些鹰犬的时候,也不得不小心应对。
鬼知道白天说了什么话,晚上睡了几个女人,都被房梁上的锦衣卫偷摸看去、记下,然后偷偷写成一封信,快马加鞭地送到老朱手底下去。
只是眼下,却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就见大同城的锦衣卫千户屠马大马金刀地坐在首位,手中抱着绣春刀,眉头高高挑起,神情间,还夹杂着一丝不可思议:
“这阿卜只俺,那么大的块头,一脸的络腮胡子,就真这么被燕王家的小子放倒了?”
下面一个百户顿时就乐了:
“可不呢。不过您也别只看那小子,人才那么丁点大,但是力气却不小。有锦衣卫的兄弟去打探过了,当时拉开的强弓,足足有二石呢!”
此话一出,旁边的锦衣卫纷纷侧目。
“嚯!真有这么大的力气?”
“二石的强弓都能拉开?这小子吃什么长大的?能有恁大的力气?”
“好家伙,就算不是燕王嫡子,就凭这身天赋,从军以后,也是一方人物啊!”
话音落下。
方才那位百户卖了个关子,再度开口:
“其实,除了那强弓,还有个新奇玩意儿,你们指定感兴趣……”
今日第二更,六千字更新完成,大家明天见!^_^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