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更低价的采购到高质量的材料,对方没有理由拒绝。至少短期内帮首钢一个忙的话,还是有可能的。
……
华夏的热冲压成型钢板技术,正式的跟欧洲钢铁巨头展开合作。
对方甚至还援助了南山钢铁厂一批先进的特殊钢加工设备。
这个新闻,很快就在华夏冶金行业传开,甚至进一步的被华夏台给报道了。
最近几年,在工业领域大多数都是华夏从国外引进生产线和技术,很少看到反向输出的案例。
南山钢铁厂作为一家新兴企业,却是可以在热冲压成型钢板领域反向输出,让别人付出很高的代价来获得专利使用权。
这对于华夏的许多人来说,是挺有冲击力的。
特别是专利使用权这个事情,对许多人来说都很陌生。
为了跟国际接轨,前几年华夏就已经有专利法了。
但是有这方面的法律跟能不能很好的落实,那是两码事。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就像是《劳动法》一样,都不知道颁布了多久,但是最终有多少企业能落实,可就不好说了。
专利法的情况,更加如此。
所以看到南山钢铁厂利用一个“虚无缥缈”的专利获得那么多的好处,很多人的触动都挺大的。
“老朱,你觉得我们高校以后是不是要重视专利注册的情况?”
邹渊跟朱建生是老同学,如今一个是首都科技大学的校长,一个是首都理工大学的校长,关系就更加密切了。
不过,相比首都理工大学在高校中的排名在快速上升,首都科技大学在这方面的表现就要差一些。
如何提升学校的影响力,自然也就是邹渊很关注的事情。
首都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在全国都是非常有名,而首都科技大学主要是在钢铁冶金方面有比较优秀的表现。
这几天看到了南山钢铁厂跟欧洲钢铁巨头的合作,邹渊忍不住就去朱建生交流了一下。
他可是知道,南山钢铁厂厂长就是朱建生的女婿,而这家厂子背后更是江辉夫妇在掌控。
“确实是很有必要,我们国内对于专利的东西太不重视了。”
“这几年应该是吃了不少亏,以后指不定还有更多吃亏的事情出来。”
“我甚至听说一些国内的技术被国外拿去注册,今后我们自己要使用,反而有可能要给人家缴纳专利费的事情出来。”
朱建生跟江辉交流的比较多,眼光的前瞻性绝对是比许多同龄人要强很多。
甚至当初推动专利法的事情,他都是出过力的。
“确实如此,不说其他领域,我们冶金领域就很少有人在乎专利的事情。”
“大家都觉得国内的冶金技术跟国际上有非常大的差距,没有什么注册专利的必要性。”
“实际上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的一些工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我准备今后跟部里面提一下这方面的事情,让各个厂家重视专利注册。”
邹渊这么一说,朱建生倒是想到了一个问题,“注册国内专利倒是比较简单,但是注册国际专利就比较麻烦。”
“最关键的是注册国际专利还需要缴纳注册费用,这笔钱估计很多工厂都拿不出来。”
不得不说,朱建生说的这个问题,一直到后世都是存在的。
大部分的专利,其实并没有国际使用意义。
耗费外汇去注册国际专利,这种做法肯定会有许多人反对。
毕竟注册之后能够很快就获得回报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那实在不行就先注册国内的专利,至少要确保我们在国内可以正常的使用。”
“个别非常重要的专利,再考虑注册国际专利。”
邹渊很快就找到了一条折中的办法。
反正这个事情他是打算好好的推下去。
“这倒也不错,甚至考虑考虑把一部分的专利的国际专利权卖给国内感兴趣的公司。”
“宝马汽车集团在这方面好像就有专门的人去跟进。”
朱建生倒是不介意给女婿拉一笔业务。
反正这种事情与其便宜了其他外国公司,不如让宝马汽车集团去获利。
最终肉还算是烂在了锅里头。
“嗯,我先整理一份报告,到时候跟部里面汇报一下。”
……
“大刚,厂里面希望我们也成立项目小组,攻关热冲压成型钢板的生产技术。”
“你尽快的把这个事情落实下去,把动作搞起来。”
成坚强心中叹了口气,把技术部部长李大刚交到了跟前。
作为宝钢的总工程师,成坚强的技术水平还是不错的。
特别是宝钢从东瀛引进的各种生产设备,他都算是比较熟悉。
在国内,他也勉强可以算是一个钢铁专家,要不然不会被上级任命为宝钢的总工程师。
“成总工,我们过去可是从来都没有研究过热冲压成型钢板。”
“要在短时间内拿出成绩出来,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最关键的是热冲压成型钢板铝硅涂层工艺的专利掌握在南山钢铁厂手中。”
“我们要是侵犯他们的专利,对方一定会去闹事的。”
李大刚对南山钢铁厂充满了厌恶。
真因为如此,他反而更加不敢轻易的得罪对方。
毕竟他们的厂长武明当初可是自己的部下,背后又有宝马汽车集团撑腰。
这要是搞起事出来,李大刚担心自己挡不住。
“热冲压成型钢板不一定就需要铝硅涂层才行,我们完全可以生产不带涂层的钢板,这样子还能大幅度的降低成本。”
“在绝对的成本优势面前,我觉得什么方案都是有人使用的。”
成坚强自然也知道铝硅涂层的事情,这可是南山钢铁厂跟欧洲钢铁巨头合作的关键,对方肯定不会允许国内任何一家钢厂侵犯这个专利。
到时候闹大了,冶金部也不会支持宝钢。
所以他准备换一条赛道玩。
热冲压成型零件工艺的使用规模越大,对钢材的需求就越大。
到时候对成本的敏感性,迟早也会提升。
材料费差个几个点,可能没有什么吸引力。
但是如果能便宜百分之几十,情况就不一样了。
“不带铝硅涂层的热冲压成型钢板,在加工过程当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氧化皮。”
“这些氧化皮掉在模具里头,不仅会影响模具的寿命,还增加了清洗模具的麻烦。”
“并且为了去掉这些氧化皮,还需要增加抛丸的工艺才行。”
“之后为了防止零件表面腐蚀,又要进行大规模的涂油才行。”
“最终衡量下来的生产成本,不见得有更便宜。”
李大刚好歹也算是宝钢技术部的部长,也算是懂行的业内人士。
对于成坚强的方案,他一下就看到了问题点。
这要是不提前说出来,到时候指不定就要他背锅的。
“这些问题是零部件厂家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最关键的是先把便宜的热冲压成型钢板给研究出来。”
“到时候这就是宝钢成立以来自主研发的第一款高技术产品,完全可以好好的拿出来宣传。”
成坚强考虑的事情跟李大刚不完全一样。
厂里面下达了任务,他肯定是要对应的。
但是能够对应到什么程度,就要好好的掂量一下了。
“万一南山钢铁厂冒出来闹事呢?”
李大刚知道自己跟武明的关系不好,很担心到时候对方搞自己。
人家现在作为南山钢铁厂厂长,社会地位可是一点都不比他低。
“闹什么事?”
“我们只奥不侵犯他们的专利,他们就没有理由闹事!”
“我们宝钢是国家重点企业,还真以为是好欺负的?”
成坚强这么一说,李大刚不再纠结了。
那就安排人去搞吧。
只是研发一种不带涂层的热冲压成型钢板,难度不见得那么的高。
毕竟有一些信息是公开的,比如现在首钢生产的热冲压成型钢板,跟普通汽车钢板相比,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添加了“硼”这个材料。
到时候大不了就从首钢那边调几个人过来。
李大刚就不信自己还能搞不出点东西出来。
至于产品开发出来之后,能不能大规模的用在零件生产上面,那就是以后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国内的各种科研成果,最终没有办法落实到商用的案例,那绝对是数不胜数。
肯定也不差宝钢这边的一个例子。
“我明白了,等会我就从技术部里头抽调一批技术员成立热冲压成型材料研究项目小组。”
“相关的立项报告资料,会在三天后正式的跟厂里面提出来!”
……
对于宝钢这边的动静,南山钢铁厂并不是特别的在意,甚至都没有特别的去打听宝钢的情况。
而江辉这个时候,更是没有时间去关注宝钢的事情。
因为陈晨星从欧洲那边带回来了一个让江辉很是无语的消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