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直接就是拿着对方的图纸过来改了一个型号名称之后进行使用。”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之前几年即使是跟美利坚的关系很好也没有从对方手中引入特别多的军工技术。”“毕竟体系不大兼容,引入的代价太高。”
“对我们来说,继续结合北极熊的武器风格,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自己的特色开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武器应该是最适合的道路。”
江辉先把大的基调给定了下来。
就以华夏现在的军工产业的水平,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
这个是事实,没有什么好否认的。
毕竟现在是1987年,不是2025年。
“你说的也对,不过我们跟北极熊的关系你也很清楚。”
“过去二十年,我们几乎没有从对方手中获得任何的新技术。”
“现在使用的各种武器,几乎都是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获得的图纸和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换代而成。”
朱建生知道江辉突然跟自己提到这一茬,肯定是有自己的目的。
所以倒也不着急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没错,确实如此。”
“不过您应该也感受到,这几年我们跟北极熊的关系开始慢慢的发生变化。”
“特别是这两年,这个迹象特别的明显。”
江辉这么一说,朱建生立马在脑中回想了这几年跟北极熊相关的新闻。
不过在这方面的事情上面,他的见识肯定没有办法跟江辉相比的。
“当初北极熊搞出了世界上全所未有的大演习,给西方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所以在那之后的几年,我们跟美利坚的关系大幅度的向前,黑鹰直升机等人家刚刚装备的飞机都可以卖给我们。”
“甚至f-14战斗机这种先进的第三代战斗机,人家都愿意跟我们讨论出口的事情。”
“只不过因为价格太高,最终是我们自己放弃了采购。”
“在跟我们关系变得紧密的同时,它们也在想尽办法削弱北极熊的实力。”
“我们双方合作给阿国游击队提供的武器装备,给北极熊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失。”
“特别是40火箭筒,给北极熊在阿国的队伍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与此同时,美利坚还把自己最先进的单兵防空导弹都给到了阿国游击队进行使用。”
“我们仿制萨姆7的红缨5也被大量采购给到阿国游击队使用。”
“这些武器都给北极熊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江辉知道要跟朱建生把这个事情说清楚之后,才能促使他下定决定调整兵器工业的发展方向。
这种方向要是错误了,朱建生的前途就完蛋了。
反过来,他更进一步几乎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哪怕是还没有出成绩,单单是他的这个调整方向得到了上级认可,都可以更上一层楼。
江辉是很清楚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双方的关系会有更加直接的变化。
特别是明年,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到时候朱建生替代已经退休的负责人,成为新架构的领导,完全是有可能的。
而华夏的兵器工业在朱建生的带领下,也能比历史同期更好的抓住机会,更快的实现武器的升级换代。
这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你说的这些我也听到了不少相关的传闻和报道。”
“北极熊在阿国已经那么多年了,但是游击队的规模反而越来越大。”
“每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阿国,但是却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收益。”
“估计这个局面很快就会出现一些变化。”
朱建生作为一校校长,还负责理工特种车辆厂这种特殊的军工厂,信息来源自然也是比较丰富的。
再加上北极熊的动作一直都是很受大家的关注。
所以结合江辉说的内容能够想到不少的东西,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没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预估最迟明年北极熊就会从阿国那边撤军的,这将会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事情。”
“甚至到时候它们还会同步的把我们北方领国的一些人员给撤回去。”
“双方的关系一定会有全方位的变化。”
“以前我们很难从他们手中获得的新技术,以后就变为可能了。”
江辉这么一说,朱建生有点明白了。
刚刚铺垫了一番,看来都是在为这个事情做准备啊。
不过大家的关系变好了,一些新的合作还真是变得有可能。
别看北极熊现在的日子没有那么好过,但是人家的军工水平仍然是世界领先的。
不管是s300防空导弹,还是苏-27战斗机,亦或是先进的主战坦克等装备,那都是世界一流的。
这里面的许多东西,都值得华夏去学习。
甚至这个学习过程都不是一两年,而是十年八年,最终才能赶上人家现在的水平。
这个过程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而如果没有对方的技术引进,这个追赶过程也许就不止是十年八年,而是二三十年了。
“我大概明白了你的想法,不过这个事情可能需要一定的契机才行。”
“不管是我们内部,还是他们内部,都需要一些合适的契机才能改变局面。”
朱建生已经看到希望,但也知道这种事情的难度其实不低。
毕竟过去二十年,大家的关系都是有目共睹的。
一下要发生180度的变化,显然不是那么的容易。
“我听说北极熊内部现在遭遇了严重的粮食歉收,导致国内粮食供应紧张。”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它们不得不从美利坚和西欧大量购进谷物,这进一步加剧了其经济负担。”
“相反的,我们国内这几年经过改革之后,粮食产量不断的上升。”
“今年很可能会再一次的创造历史,让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饭。”
“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从这方面着手,跟北极熊合作,通过粮食换技术的方式来引进一些先进的军工技术?”
“亦或是邀请一些它们的专家过来做交流,想办法让对方的专家留在我们这边做指导。”
江辉觉得现在有必要为几年之后北极熊军工人才的争夺做准备工作。
要不然到时候出现那么突然的局面,国内争夺他们的军工人才的能力肯定是没有办法跟美利坚相比的。
毕竟人家开的那个工资,国内根本就开不出来。
但是华夏肯定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
只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把这个优势发挥到最大,最终的收获一定是非常大的。
现在先通过正常的合作做一些铺垫,为双方的人员接触做准备。
甚至先把一部分的样品搞回来,后面接着研究就方便很多了。
北极熊军工底蕴那么的身后,华夏只要能够吃到一两成的红利,立马就能国内的兵器工业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
“你这个切入点倒是很特别,不过我需要好好的去做一番调研之后才能做决定。”
朱建生稍微思索了一下,觉得江辉的提议还是很有可行性的。
不过涉及那么大的动作,肯定不能两个人简单的聊个天就把方向给定下来。
他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去做调查,形成一份正式的报告之后在机械工业委员会内部提出来,然后跟上级汇报。
这么一顿折腾,基本上就到了夏粮收割的时候了。
那个时候国内今年的粮食产量的信息肯定就更加明确,更加有利于相关人员做决定。
“除了加强跟北极熊的合作之外,一些重点项目已经多年停滞不前,我觉得也需要适当的关注。”
“如今国内的经费压力已经没有前几年那么的大,该给相关科研院所的经费,还是要尽可能的保证到位。”
“原本一机部那边的许多工厂虽然不是你分管的,但是据我了解不少工厂也是出现了经营问题。”
“一些产品积压,卖不出去,找不到市场。”
“我觉得北极熊那边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
“特别是轻工产品,北极熊这些年欠了很多的作用,我们完全可以在这方面下功夫。”
“到时候既可以解决国内相关工厂库存的问题,又可以从北极熊那边换一些机床等设备回来。”
江辉又跟朱建生提了一个新的提议。
轻工产品出口,这是华夏今后很多年都在走的道路。
目前也是最适合跟北极熊合作的道路之一。
这个产业对于解决大量的就业人口有非常大的好处。
国企生存的轻工产品相比民企有成本劣势,在国内销售的时候是会面临很多困难的。
但是用来跟北极熊贸易,这个问题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一件衣服,你的成本是两元,民企的是一元,但是卖给北极熊是按照五元去卖,那成本高一点还算什么问题?
正好趁着民企的产品还没有办法大规模的进入到北极熊的时候,把国企的产品打出去。
也避免了将来一些民企偷工减料,在北极熊那边把华夏制造的名声给搞坏了。
利用这几年的过渡时间,让相关的轻工业厂缓一口气,也积蓄一些实力来实现转型,意义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到时候,许多问题都可以变小,甚至消失。
就业好,收入高。
有这个前提,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