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手自然会招致项氏内乱,可这又关国公府什么事呢?
料理完项氏的问题后,太夫人并没有在项宅逗留,领着乔元冬就上了马车。
马车哒哒地行驶在宽阔的街道上,太夫人靠着车厢闭目养神,乔元冬安静地陪在太夫人身边。
忽然太夫人开口道:“庞家那边你不必理会,他们不会过分与国公府为难,不过是想趁机捞点好处罢了。”
乔元冬不意太夫人忽然提起这件事,她愣了一下也只是轻轻应了一声。
想来是太夫人清醒以后,吉桐悄悄将她昏迷后发生的事讲过了。
那庞家毕竟是太夫人的娘家人,但是听太夫人的口气,却似乎并不对庞家抱有多么大的期望。
从庞家的行事作为来看,确实也不指望他们帮衬什么了,既然太夫人保证庞家不会为难,乔元冬便也不去计较那许多了。
太夫人又道:“至于安哥儿的亲事,你可有眉目了?”
乔元冬知道太夫人这是想直接断了庞家的念想,故而有此一问。
她思忖一下斟酌道:“安哥儿相中了刘指挥使家的五娘子,您曾在跑马场上见过的,那孩子品性纯良,人也率直,刘家家世也很清白,算是个良配。”
太夫人也想起刘五娘来,她当时就觉得那个圆脸的小姑娘很合眼缘,原来乔元冬也看好这姑娘。
“刘家虽然官职低些,但这都是其次,最要紧的是家风很是不错,前几年我曾见过刘家那几个小子,养得就很好。”
对于乔元冬和项修安的眼光,太夫人表达了赞同。
乔元冬无奈地笑笑:“只是刘夫人却没有相中咱们安哥儿。”
太夫人面上闪过一片怔忪之色,乔元冬这才将刘家的意思告知于她。
太夫人闻言半晌长叹一声,眼中流露出丝丝赞许之色,并没有因为刘家的拒绝而感到生气。
“这才是眼光长远呢,一般人家选婿哪个不是先看家世背景,只恨不得让女儿立刻飞上枝头变凤凰,可谁又管过那夫家到底是何样光景?”
太夫人感慨一声,拉住乔元冬的手道:“正是这样的人家,咱们才该尊重些,别看他们现在不显山露水,但他们气运且长着呢!”
乔元冬点头道:“孙媳受教了。”
太夫人于是又向乔元冬打听起刘家的情况,乔元冬前阵子有心与刘家结亲,对他们家自然是了解的。
太夫人听说刘夫人至今还在选婿,对于刘五娘的亲事并没有定下,不由得心思活络了起来。
“既然还没有定亲,那咱们安哥儿就还有机会,那刘夫人拒绝咱们家,不过是担心女儿嫁进来受苦,大不了咱们拿出些诚意便是。”
“祖母的意思是?”
太夫人拿定了主意:“备上礼,老婆子我亲自上刘家提亲去。”
这算是将姿态放到了最低,以太夫人的资历和身份,亲自上刘家提亲,便是明确表达了对刘五娘的重视,以及对刘家的尊敬。
乔元冬担心太夫人身体吃不消,不由得劝道:“祖母先歇歇吧,明天去也不迟的。”
太夫人摆手拒绝了。
“这种事须得早早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若是我明儿去,今儿刘家便订了别家,那安儿知道了岂不伤心死?”
乔元冬被太夫人说得弯了弯唇角,又见她精神头儿确实不错,便也由着去了。
马车驶回了国公府,乔元冬依言备上了厚礼,陪着太夫人走了一趟刘家。
刘夫人不意太夫人竟亲自登门拜访,心里震动的同时,也思索起太夫人的目的。
当见到与太夫人同行的乔元冬时,她隐约知道了今儿国公府上门为的哪般。
想通关节的刘夫人心里越发震惊,她家五娘何德何能竟叫一品国太夫人亲自上门提亲?
这样的低姿态求娶公主还差不多!
先前乔元冬提出结亲的意思时,刘夫人不是没考虑过,只是因为顾虑国公府门第太高,怕五娘过去受婆家磋磨,这才拒了的。
如今太夫人亲自登门,刘夫人心里的那点顾虑直接烟消云散。
她客客气气地亲自将客人迎了进门,两方热情地相互寒暄了一晌便直入主题。
太夫人直说看上了刘五娘的话,又说国公府人口简单,又说项修安人上进努力,直说得刘夫人双眼异彩连连。
国公府人丁单薄在京城里不是秘密,若是五娘进了国公府的门,她上不用服侍婆母,下不用抚恤弟妹,只这一遭就省却了多少烦心事?
况且那项修安刘夫人是见过的,这孩子一表人才,有着世袭爵位还肯用功读书,光这份心性就难能可贵。
自从刘夫人将项修安代入了自家女婿的角色后,越看项修安越是满意。
而且据她所知,自家小闺女对项家小世子的观感也很不错,平时可没少把项修安的名字挂在嘴边。
偏她自己还没意识到,啧!
乔元冬见刘夫人意动,也跟着帮腔,表示刘五娘嫁过来,若是想要管家她也是可以让权的。
刘夫人笑着连连摆手:“亲家母折煞五娘了,她那个脑袋可管不了家。”
当初刘夫人确实想教着刘五娘管家来着,可这孩子随了爹喜欢舞刀弄枪,不耐烦后宅的珠玉盘算,只能放弃了这个打算。
刘夫人想着,大不了以后叫五娘找个次子嫁了,不用管家事,只当个富贵小媳妇儿过日子就是了。
乔元冬被刘夫人一句亲家母逗笑了,她看着还没意识到说秃噜嘴的刘夫人道:“刘夫人这是同意了?”
刘夫人这才醒觉自己嘴瓢了,她也不扭捏,直接洒脱地认下了这门亲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