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为我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在最后的8分钟里法国队和巴西队先后逆转局势,最终比赛又回到原点,3-3进入加时赛, 近5届世界杯决赛有4次都踢到了加时赛,但只有06年的踢到了点球,那年法国队惜败意大利,这场比赛最后究竟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稍作休息, 随后将为您带来。】
不管有多么讨厌加时赛,事实都已经摆在面前。
对巴西队来说,他们还拥有微弱的优势, 因为绝平球是巴蒂打进的, 2分钟前法国队的大半球员都认为他们已经锁定胜局,但现在他们要多踢30分钟,从士气上看,肯定是要低落些。
体力是一大问题。
最后几分钟巴西全队几乎是拼了命的才打出开场时那种极具冲击力的高位压迫,也就是这样才击穿的法国的后防线, 给巴蒂创造出机会,不然放在平常,以洛里的站位是能够将球挡出去的。
法国队的体力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但他们有‘跑不死’的坎特, 后腰位置上相对更稳定, 且板凳上还有来自拜仁慕尼黑的托利索以及来自巴黎圣日耳曼的马图伊迪可以换上,相比起来巴西的板凳厚度就不那么美好了。
这样主教练的战术布置就成了重中之重。
不能让法国把阵型拉开,不能让他们起速度, 现代足球, 高位逼抢加切割空间当道, 控球型打法正在缓缓被淘汰,蒂特明白这个,但他和很多人一样,不愿承认这个。
世界杯前他曾有意将球队改造成防守反击型,以他们的人员配置完全可以胜任,有完美的后腰卡塞米罗,加上工兵型的保利尼奥,后防线上大巴黎双中卫稳如磐石,前场有巴蒂和内马尔的冲击力,菲尔米诺和热苏斯虽不是古典型中锋,但终结能力很强。
但是不行。
他们是五星巴西,他们必须打出漂亮的攻势足球,不仅要赢,还要场面上好看,防守反击?那是什么东西?
在巴西队拿到第四和第五颗星的时候都是做好防守再说话,过程中没少被批评,但他们拿了冠军,那些声音也就小了,现在的巴西正在经历相同的时刻,人们既要打得有观赏性、要场面上好看,又要赢,每天都在施加压力。
蒂特没能顶住压力,众望所归,巴西打起了华丽的攻势足球。
确实漂亮,赏心悦目,攻击性极强,内马尔和巴蒂的两翼齐飞让多少球队艳羡不已,可一旦进入加时赛,优势就成了缺陷,攻上去,球员们无法维持高强度的压迫,收回来,又给了法国反击的空间。
难啊。
5分钟的休息时间已到,球员们回到场地中央,和刚开场时同样,法国开球。蒂特站在场边,心里茫然一片,他早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再坚持一下!压上去,菲尔米诺和热苏斯退后,还按照我们说好的来!”旁边的助理教练见蒂特沉默,主动接过了安排球员的工作,“进球!加时赛我们不能松懈!进1个,然后退防!听明白了吗!”
加时赛开始,巴西咬着牙攻出去了,法国忍住收回来了。
法国队主教练德尚意识到了自己战术布置上的误区,要求球员们耐心收缩阵型,等着体力不支的巴西犯错误。
进攻得人心,防守得冠军。
这话还真不是开玩笑的。
两年前欧洲杯,法国打的是攻势足球,1/4决赛围着冰岛强攻,最终破了他们的铁桶阵,而半决赛攻势足球没用,还是靠防守打赢了德国,后来决赛,德尚没坚持防守反击,他让球员们攻出去,结果让葡萄牙靠防守反击拿走了冠军。
在本届世界杯上法国从小组赛踢得就保守,旗帜鲜明的打防守反击,但最后到了决赛,德尚看着战术板上代表球员的吸铁石,不知道怎么拍脑袋决定和巴西打对攻。
而结果就是常规时间战平。
忽略掉球员的个人闪光点和神仙球,主教练看的是整体。
所以怎么办呢。
果断改战术。
……
“法国佬这是想把我们耗死。”巴蒂站在人墙中抱怨道,这是法国队的任意球,靠着巴西队进攻不成被打反击时不得已战术犯规得到的。
加时赛过半,多少次巴西的进攻机会都让法国打了反击,巴蒂已经数不清了,他只记得自己不是在拼命进攻就是在拼命回追。
“闭嘴巴蒂,人墙不能说话。”马塞洛捏了捏巴蒂的胳膊,“省省力气,过会儿可能要踢点球。”
巴蒂不喜欢点球大战,没人喜欢,但有时候事情总是不能如他们所愿。
法国队的战术实现了90%,他们利用巴西进攻时露出的空档打出了无数反击,巴西队门前风声鹤唳,他们只差临门一脚。
第121分钟,内马尔左路带球,晃过帕瓦尔传球到中路,热苏斯漏球给后点,巴蒂左脚的劲射被瓦拉内挡住,随后开大脚反击,博格巴争顶成功,直塞给右路姆巴佩。
加时赛的阿利松高接抵挡,完全是大腿级别的表现。如果说下半场没有巴蒂的绝平比赛不可能来到加时赛,那么加时赛如果没有阿利松,巴西队不可能撑到现在。
【阿利松!他扑出了姆巴佩的单刀球!在这一刻他是巴西的英雄!】
罗马门将趴在地上,将球紧紧抱在怀里。
[哔——]
主裁判吹响了加时赛结束的哨声。
噩梦还将继续。
到了更加令人窒息的点球大战。
……
“都过来这儿!”
蒂特招呼所有场上的巴西球员们搭上肩膀围成一个圆圈,他带着他们大声念了祷告词,随后攥紧拳头,给球员们最后的鼓励。
“忘记之前的比赛,全部都忘掉,我们已经做到了最好!一会儿你们上去踢点球,12码,球放下,踢,然后回来,没什么可怕的!加油!伙计们!坚持住!我们已经走到了这里没有任何事能吓倒我们!”
巴蒂左边是内马尔,右边是热苏斯,祈祷时声音比谁都大,但越大声越难以掩盖藏在坚定下的紧张。
他又想到他那个奇怪的,点球输给克罗地亚的那个梦,梦里看不清脸的球员踢丢了他们首个点球,给士气造成了严重影响。
众所周知,点球大战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格外重要。
而巴西队不是那种自愿报名踢点球的球队,顺序由主教练来决定,所以祷告结束后,作为本场比赛的队长马塞洛去猜硬币挑边,双方球员都抓紧时间休息调整,这时巴蒂找到蒂特开门见山:“我第一个罚。”
蒂特毫不意外,他拍拍巴蒂的肩膀给了他一个让人安心的笑容(自认为)。
“放心,你是第一个,我们早就安排布置过,这个你不用怀疑。”他说道,“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和你的队友们站在一起,点球教练还会告诉你们一些法国门将的习惯。”
“内马尔呢?”巴蒂问。
“他最后。”蒂特说,“他很早就告诉过我,通常他都是最后罚的,因为他认为那样能带来好运。”
巴蒂点点头,那边的挑边结束,点球选在了巴西球迷更多的一边,看来是马塞洛猜中了硬币。主裁判正在和双方门将最后交代着什么,马塞洛应该是知道点球顺序的,他抱着球冲巴蒂招手。
【看来巴西队将由小巴蒂第一个主罚,真是大心脏,在这场决赛里,除去那个乌龙球,他已经做到了他能做的全部,相信很多观众都和我想的一样,无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小巴蒂都已经向世界展示了他的实力。】
“去吧。”蒂特拍了拍巴蒂的后脑,“上帝与我们同在。”
巴蒂捋了捋头发,向球门区走去。
过程中内马尔从队伍里出来向马塞洛要来了比赛用球,作为借口截住了巴蒂,主裁判并不着急,历年的点球大战从没有裁判催促球员的,足球从来不是单纯的竞技运动。
四目相对,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巴蒂接过球在手里转了转,他想勾起个轻松的笑,但气氛并不允许,现在没有镜子,他也不知道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如何。
“祝我好运。”他说。
“你不需要靠运气,你可以的。”内马尔亲了亲他的额头,“去吧。”
……
巴蒂站上点球点,看台上的巴西球迷撕心裂肺的为他加油,而零零散散的法国球迷则尽情嘘他。
洛里在门前张开双手,企图用跳动迷惑他,巴蒂并不理会洛里的动作,他将球放好,然后后退。
没什么难的,只是个点球。
踢哪边?
左边右边还是……中间?
雨果-洛里不是个很擅长扑点球的门将,但他仍然有扑出这个球的可能,数据显示从他2012年加盟热刺以来曾面对过24个点球,他总共扑出去6个,成功率将近30%。
主裁判鸣哨。
留给巴蒂思考的时间不多,但别忘了,他最擅长骗人了。
助跑——
【打门!球进了!小巴蒂有一个变向的欺骗动作,洛里猜错了方向,点球大战巴西队1-0法国队!】
巴蒂回到了队伍中,他在内马尔身边站好。内马尔搭上他的肩膀,顺势揉了揉巴蒂的头发:“踢的漂亮!”
法国队第一个主罚点球的是格里兹曼,此刻所有巴西人都为阿利松送上祝福,格里兹曼选择了左上角,阿利松扑对了方向,却没能拦住这脚大力的射门。
【球进了!格里兹曼不负众望踢进了这个点球,1-1!巴西队没能在点球大战中取得先机!】
巴西队的第二个点球由库蒂尼奥主罚,本场比赛中他虽然被针对浪费了不少机会,但面对点球他却很少罚丢。
【穿云箭先生选择了和巴蒂一样的右上角,洛里这次扑对了方向,但依旧没能拦下皮球入网,现在巴西队2-1了!】
库蒂尼奥振臂高呼,带动全场巴西球迷为球队呐喊加油,很快他也回到队伍中,巴蒂一把将他拽到近前,紧紧揽住他的肩膀。
库蒂尼奥安抚性的摸了摸巴蒂后背:“会没事的。”
但愿吧。
法国队第二个主罚点球的是博格巴,看曼联比赛的球迷都知道,他的主罚时长是其他人的两倍,12秒过去了,博尔特都跑完100米了,博格巴的点球才堪堪罚出。阿利松仍然是猜对了方向,这次他甚至摸到了球,但仍然没能扑出去。
【法国队的第二个也进了!现在2-2,两轮点球过去,还没有球队出现失误,如果五轮点球罚完比分仍然相同,则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俗称“突然死亡”阶段。
双方继续派出球员主罚点球,直到某一轮里有一方罚进而另一方罚丢,则比赛结束,否则将一直继续下去。如果全队11人都踢过了,那么就再轮一遍,当然,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巴西队的第三个由菲尔米诺主罚,他骗过了洛里打左下角得手,法国队的第三个则是姆巴佩,他也罚进。
三轮过去,3-3,依旧平局。
巴蒂不想(敢 )看了。
他控制不住喉咙里的酸胀感,低头咬住领子,内马尔在库蒂尼奥的提醒下发现了这点,他松开身边阿尔维斯的肩膀,伸手给巴蒂顺气。
“听我说,你已经完成了你的任务,你做的很好巴蒂。”他凑近巴蒂的耳朵说,“剩下的交给我们,如果你想闭眼就闭上吧,没关系的。”
巴蒂点了点头,闭眼祷告。
巴西队第四个主罚点球的是热苏斯,巴蒂没看,但从身边内马尔,库蒂尼奥和阿尔维斯的咒骂和叹息中,他猜到这球应该是没进。
【没进!热苏斯想来个巧的踢中路,刚好洛里忍住了没动将球抱住!现在比分仍然是3-3,看法国了!】
热苏斯回到队伍里,不会有人比他更懊恼了,巴蒂没说什么,内马尔和库蒂尼奥安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