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在这年头属于清水衙门,要到处化缘。但还有一个兄弟单位,那就是教育局。如果文化局是清水衙门,那教育局在这个年代就是贫困户。
不管是什么年纪的学生,就那么点学杂费根本支持不了教育体系。这些年都是依靠地方财政支撑,要知道高中和大学,学生都是有补助领的。甚至家庭贫困的还免学杂费,学校根本没地方去挣钱。
在这个时代,教育局和学校都是服务性质的,什么费用都是指望上面拨款。大城市里还好一点,因为有好的大学,教育局可以代表某些学校去跟海外学校谈交流生名额。
不过就算教育局现在再如何穷,周和旺调过去起码职位和级别提升了。最多福利差点,但工资是会上涨的。
吃过晚饭回家后,周灵莹是被她的哥嫂拉在房间说法,江成带小孩在外面玩。
江成在饭店吃饭的时候就说过了,以后会每个月弄一些外钞让周灵莹处理。到时候谁买多少,能买到多少,那就看周灵莹偏向谁了。
处理完了外钞的事情,就是去处理周灵莹户籍的事情了。要迁出户籍去外地,得开一些证明。类似于介绍信的形式差不多,填个表格说明原因。
这结婚了丈夫在外地要迁过去的,属于最合适的理由之一了。
也就是费了一天的时间,迁户口的证明就办理好了。这户籍一办理好,江成就带着周灵莹和孩子回昌城了。
~~~
香江,九龙区,富人区别墅。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妈咪,爹地什么时候来找我们。”
“菲菲,你想爹地啦。”
“恩,妈咪,爹地来了的话,我们不去内地好不好。”
“为什么呀,我们一起去内地,就可以跟爹地在一起很多天了。”
“可是那边好臭,一点都不好玩。”
已经月底了,按照江成跟沈莉约定好的时间,江成会在月初来香江。
以前是江成在供销总社的工作原因,来香江的日子不稳定。现在江成在国内没工作,可以自由的安排时间了。
江成在香江的产业,哪怕是不扩张,也得时间来查看一下。这样多产业在香江,哪怕是查看账目也得来这边。
而这两天沈莉在女儿身边念叨着又要去内地了,可以跟爹地在内地待很多天。她没有想到女儿今天会突然说不想去内地的话。
不过想想也是,到了内地,也就是成天在宾馆待着。深圳那边很多地方跟乡村没什么区别,不少男人经常要拉尿的时候,就往草丛或者树木边一站,一看就是在拉尿,不文明。
如果不是江成在那边,沈莉也不愿意在内地待着,那是真的一点意思都没有。
一到晚上六七点,供销社和国营商店都关门,饭店也最多八点左右关门,七点多就不接待新顾客。
沈莉跟江成在一起,起码还有原始活动打发时间,那边是小孩连电视都没有看。
小孩不愿意去内地这很正常,就跟后世的人,如果不是为了挣钱,有谁愿意去非洲生活的呀。而现在的内地还比不上后世的非洲,起码非洲一些城市到晚上也有娱乐场地。
而且沈莉因为小时候是生活在国内的,回到国内多少还有点童年的情怀,江菲对国内只有嫌弃也很正常。
关于江菲不愿意去国内的事情,沈莉打算等江成来,跟他好好说一说。
而江成那边,在从南京又慢慢游荡回昌城后,给黎川垦殖场的侯主任打了一个电话。然后休息了两天就开车前往了黎川垦殖场,专门安排车队与深圳的外资企业合作得到了上面的重视。
真要能安排人去香江交流学习,别说是运输合作了。之前私下的合作价格也会抬到明面上,江成在垦殖场那边的收购价格一直是生猪九毛钱一斤,而收购站是四毛五左右,价格相差一倍。
这抬到明面上,供应价格得按照收购站那边的价格来。但‘江东来’外资企业给的是外汇结算,光这一点,哪怕是免费运输过去都值得合作。
但关键的还是能以合作方的形式,去香江那边的企业进行‘考察’。
现在候主任那边急需要知道第一批去香江进行‘考察’的名额能给几个,就因为这事情,候主任候耀中的名字都传到fz市区的一些领导耳中了。
只要第一批‘考察’的名额出来,那就是一场暗中的博弈场面,真正能留在候主任这边的名额可能一个都不会有。除了他自身带队能去香江外,就他这级别,最多就是获得大量的好处。
江成在去深圳前给候主任打了一通电话,本来也就是普通的闲聊询问一下进展,能签合同的话,就安排人去深圳那边签一个合同。
签了合同后,去深圳那边又圈一个地,建设一个大仓库什么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电话,候主任也只是跟他背后的老领导说了一下情况。第二天就有一批视察垦殖场的领导在那边住下了,还有老领导的子女来找‘候叔’,让候主任安排一个工作岗位,到时候代表垦殖场一起去香江‘学习’一下。
最近这一两年,垦殖场这边返城离开的知青不少,安排一些岗位容易的很。
江成是不知道,这次他去垦殖场,一批领导和一些g二代在等着他。而一些听到风声级别不高想来垦殖场这边分一杯羹的人,得知这边来了某些人后,自知不够格早就退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