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皇帝的金锄头
皇宫,御园。
世人都说御园栽着世间所有名贵种,随便拿出去一朵都会让世人争破头,要是吃下一朵仙草奇葩,至少等延寿十年。
能不能延寿不知道,至少品种没有传言中那般多而且名贵草更是少得可怜。。
如何证明?
因为白渊就在御园之中,牡丹、月季、芍药.不过都是些寻常的品种。
“太祖起于微末,不喜铺张,所以皇室的东西一律从简,就这些芍药还是朕悄悄自己栽的,还被杜卿骂了好久,可惜,再无人骂了。”
皇帝李承远如同一个农夫一般挽着裤脚,手法娴熟的给御园剪枝。
皇帝都在干活了,白渊也不得不下地松土。
他原本想干修枝的活,可被李承远眼疾手快抢先了一步。
他甚至怀疑李承远把他叫到皇宫就是为了给芍药松土。
李承远贵为皇帝,却也不是世人想象的那般为所欲为,相反,在儒家条例的框架下,他能做得并不多。
他当然可以大费周章在御园栽中绝世名,但代价却是要损失气运。
这是一个有野心的皇帝所不能容忍的。
气运不仅关乎国家运势,也与他自身的实力息息相关。
所以他会选择自己下地种,也不会叫宫中的太监动手,因为他一旦开口,事情的性质就已经变味。
他的一言一语最后都会被放大,从太监传到六部大员,再到地方府衙,一层层传导下去,最后就会变成压在百姓头上的大山。
气运必定会受到影响。
可白渊不同,他是孤臣。
难得有人帮忙一起松土,李承远心情无比愉悦。
白渊觉得自己今天就应该称病。
李承远开心的哼着某个无名小调,这调子还是当年他游历江南的时候听到的。
自打做了皇帝之后,每天听到的都是庄严的洪钟大吕,气派是气派,就是他又不通音律,根本哼不出来。
他望着正拱腰锄地的白渊。
“白卿呀,你当年必定是种地的好把式。”
他早就看过白渊的履历,最早在陵州一个小镇上生活。
李承远感慨:“朕也曾经去过北境,燕州,距离陵州已经不远。”
白渊:“陛下,燕州距离陵州还有四千里,不算近,另外微臣家里没有田地,打猎为生。”
“额”
李承远有些尴尬。
在京城久了,很多早年的事情都已经淡忘。
对他来说,最小的地区都是州起步,府城根本不在他的眼里。
其实他这样的情况在帝皇之中已经算是很不错。
前朝立嫡立长,所以皇帝大多数一生都未出过京城,对天下事的认知几乎都只停留在纸面上。
只因儒家提倡教化,认为不出户照样能做好皇帝。
后来前朝的皇帝举动越来越荒诞,又有大儒提出纸上得来终觉浅,反正好坏都给那帮读书人说去了。
玄阳太祖皇帝本就尚武,李家更是千年武道家族,所以就废弃了立嫡的传统。
可这也就导致皇子之前的争斗愈演愈烈。
即便是李承远,上位也并不轻松,如今想来都是一阵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