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北巡
逆天!
这是白渊对九天玄兵的评价。
虽然九天玄兵表现出现的战力就已经当得起这个评价,但偷练绝学这个功能实在给白渊太多震撼,这功能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
有了这一霸道功能,天下武功岂不是尽入我身?!
以后还何须四处寻找功法,只要与人打上一架,功法就被偷走了,快捷又方便。
想想都令人激动。
白渊甚至有去找裴老道打一架的冲动,不过最后还是忍住。
之前与魁冬打了这么久都无法学会一招半式的蛮族炼体术,显然这个复制的功能也是存在门槛的。
只有与自己能力相当的敌人,才有可能学会对方的武学。
而且白渊可以感受到,目前他所学的正阳剑应该是残缺版本,毕竟他只是在对战中学习,并未获得完整的功法。
不过这不打紧,只要打得次数够多,迟早能补全。
白渊大喜。
“归海,给我出来,再打!”
话音未落,归海的身影再度出现在宫殿之中。
深夜。
白渊出现在房间之中,他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显然被揍得不轻。
不过他的眼睛却越来越亮。
他与归海一共打了一百三十四架,其中一百三十二次都是他赢,最后两次因为气力不支,这才让归海得了先手。
经过如此高强度的对战,正阳剑已经被他学了大半。
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获得完整版的正阳剑,又多出一个底牌。
惬意。
白渊舒服的靠在床上。
又过了五天。
白渊已经不知道与归海打了多少架,拳头都已经变成了归海的形状。
正阳剑已经被他掌握了九成以上。
他有外挂在身,就算有些许差错,但在千年的演练中也必将被修补,不用太过操心。
白渊推门走出房间,顿觉神清气爽。
以后再也不需要为功法之事再操心。
他又碰见了岳晓白。
岳晓白望着白渊,眼中闪过一抹疑惑,因为他竟从白渊的身上感受到剑意。
可他似乎从未见过白渊用剑。
更关键的是,几天前他还从未在白渊身上感受过如此凌厉高明的剑意。
莫非白渊这段时间呆在房间里都是在练剑!!
这个想法把岳晓白都吓了一跳。
他自己就是剑道宗师级别的人物,很清楚想要在几天时间里练出白渊这样的剑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白渊身上的剑意虽然高明,但在有顶级功法的情况下,岳晓白自问也能做到,可偏偏白渊的剑意竟如同千锤百炼过一般无比凝实。
这种情况只有身经百战的剑客才能做到。
可白渊一直都呆在房间从未出来过,难不成还能是战斗圣体?
岳晓白最终还是没能忍住心中疑惑:“你练剑了?”
白渊有些诧异:“小白,你怎么看出来的?”
岳晓白:“你身上的剑意告诉我的。”
白渊这才恍然,他现在虽然获得了完整版的正阳剑,但剑道其实只算入门,根本就还触碰不到剑意这么高层级的东西。
“小白,那你可能认出我练的是什么剑法?”
听到白渊的话,岳晓白有些郁闷,他心中的猜想已经被证实。
“不知道。”
岳晓白丢下一句话就自顾自的回房间去了。
之前虽然也被白渊压制,可至少在剑道上他还是领先的,可现在告诉他白渊连剑道天赋可能都比他强,这让他有些难以接受。
白渊纳闷:“小白,你怎么还发脾气?”
不过他很快就将心思放在其他事情上。
既然连小白都能看出他练了剑,若是被正阳门高手瞧见,说不定一眼就能认出他剑法的出处,那之后的麻烦可就大了。
好在他会的足够,很快就想到解决的办法。
那就是画皮术。
画皮术正好有掩盖气息的能力,可以完美的将剑意掩盖。
会的多,果然是有好处的!
解决了麻烦,白渊的心情变得更好。
新任镇国大将军徐定春终于离开京城。
身为镇国将军,他第一件事情当然就是视察玄阳镇守边境的四方军团。
除此之外,徐定春还做了另外一事,那就是拜访各地大宗。
徐定春的第一个目标就选在了北境。
他之前做了数十年的镇北大将军,如今再回北境倒也是理所应当之事,谁也挑不出毛病。
可这就让天玄派把心给提了起来。
如今徐定春一脉三人都在北境,这对天玄派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身在彬州的白渊当然也听到了消息。
不过以他现在的身份,与自己那师爷见上一面恐怕只会引来麻烦,还是不见为好,专心练功才是最重要之事。
元定四十九年春。
镇国大将军徐定春极其应景的在开春之处来到北境。
待他来到镇北军驻扎的襄州时,正是冰雪融化的时候。
镇北军的老卒一听徐大将军要来,几宿几宿的睡不着觉。
玄阳的四方将军皆是人杰,可若是说起性格,这位徐大将军算是最好的一个,带兵如子,不会轻易冒险作战,一直以来,镇北军虽然抵抗着最为凶猛的北方蛮族和妖人,但死伤却是四方军团中最少的。
因此镇北军都念着这位老将军的恩情。
或许也正是因为徐定春这般所作所为,皇帝李承远才会对徐定春多有忌惮。
毕竟哪个皇帝也不会安心让一个远在万里之外不受皇城管辖的将军拥有如此大一支只听将军不听君的军队出现。
徐定春之所以再次顺利做上镇国大将军的位置,其实也是因他这几年来京城的一举一动,又重新赢回了那位皇帝的信任。
镇北军大营前。
写着镇北二字的黑金大旗在烈风中高高飘扬,肃杀之气弥漫在空气中。
数万军士无一人发出声响,足见军纪严明。
镇北大将军董万钧和节度使何新平站在队伍的最前方。
一人穿甲佩刀,一人身穿官服,文武区别一目了然。
何新平自嘲一笑:“徐将军这兵部尚书做得可比老夫好,老夫盼了半辈子的镇国大将军,最后还是没捞着。”
算起来,徐定春还在镇北军做杂号将军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兵部尚书。
这样一比,更是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