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早朝
大玄皇宫,寝殿。
幽暗的大殿寂静得可怕,房门紧闭,甚至连所有窗户都被关了起来,空气混浊,若不是点香压制,恐怕已经可以闻到霉味。
原本华丽的皇家装饰如今竟然给人一种阴森感觉。
“陛下,陛下,韩尚书已经在门外侯了一个时辰。”
司礼监最受皇帝信任的大太监王福跪在地上。
“不见!”
皇帝李承远的声音传来,明显带着烦躁。
王福见状也只能喏了一声,心中思索着应付那位吏部老尚书的法子。
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足足半年。
玄阳大大小小百余官员的调动全都卡在了最后一关,没有皇帝的签批,那就统统做不得数。
司礼监虽然有批红的权力,但那是皇帝授意之后代笔而已,要是擅作主张,必定会被处以极刑。
就算他是皇帝李承元最信任的心腹,也一样不敢做那种事情。
大殿深处,皇帝李承远独自一人坐在大殿之中。
他不复从前的荣光,脸上肉眼可见的苍白。
这不仅仅是气运衰减的反噬造成的,而是孤家寡人的恐惧。
皇帝常自称为孤,此话可不是自谦。
自打成为皇帝那一刻起,李承远能相信的就只有自己。
这是一个有武道的世界,想要镇压天下,那就必须有超然的实力,气运丰盈之时,李承远是能媲美通神关大宗师的绝世强者。
通神关是杀不死的。
那便是他最大的底气。
可如今气运波动,他受到的影响极大,甚至险些就要跌落回明心,他终于慌了。
虽说皇帝并不需要个人战力冠绝天下,朝中严少安、梁远康还有徐定春等一众强者自然会替他出手。
但那有个前提,他必须是掌握天下半数气运之人。
儒家守的是玄阳,而不是他李承远。
所以现在的李承远根本信不过任何人,不得不画地为牢,因为他一旦露面,那些早就蠢蠢欲动的江湖大宗必然会出手。
“该死,该死,该死!”
李承远双眸赤红。
再不复之前的从容,要是他还找不出重聚气运的办法,那龙椅之上的人恐怕就要换一个了。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似乎是做出某种决定。
“王福!”
门外刚刚安抚完吏部老尚书的大太监王福听到大殿内的动静,小跑着走了进来。
王福望着日渐憔悴的李承远。
“让他们准备好,明日朕要早朝。”
听到李承远的话,王福眼中满是震惊。
他可以说是最了解李承远情况的人,即便是徐定春三人也只见过李承远一两次,但他却可以每日进出寝殿。
可现在皇上居然说要重开早朝?
他望着气色依旧衰败的李承远,眼里满是担忧,他忍不住开口劝阻:“陛下,不如再多休养几日,总会有办法的。”
李承远摆了摆手,心意已决:“去办吧。”
王福心中一声长叹。
“喏!”
这位大太监神色复杂的走出宫殿,世间若是有人真心不愿看到李承远跌落皇位,他肯定算一个。
王福与其他太监不同,并非自幼就在这宫中。
现在的这位皇帝在尚未成为皇子之前,其实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李家族人而已,虽也是皇室血脉,但地位实在算不上高,更是常常在江湖上行走。
一次游历过程中救了一个差点被饿死、天资还算不错的幼童。
那个幼童后来就一直跟着李承远,后来更是为了报恩,成了现在的司礼监大太监,王福。
所以不仅仅他惧怕李承远陨落之后新皇清算,更是他打心眼里希望李承远能变好。
一则劲爆的消息在京城传开。
已经有半年未曾露面的玄阳皇帝竟然要在明日重开早朝,这个消息无疑让人精神一振。
坊间早就有传闻,当今这位皇帝被王福那个阉人所害,早就病入膏肓。
这一消息也让一众京官大为吃惊。
在世人期待的目光下,早朝终于再次重临太和殿。
“上朝!”
王福那不知重复了几万次的声音再度响起,文武百官自左右两边走上太和殿,最后分列两边。
玄阳太傅梁远康、太保严少安还有镇国大将军徐定春站在队伍最前。
在百位玄阳重臣的目光中,皇帝李承远缓缓走出,坐在龙椅之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
李承远威严的声音也在大殿之中响起:“平身。”
此刻的李承远仿佛已经重回巅峰,霸道的气息在大殿之中肆意。
一些知道内情的重臣眼中闪过吃惊。
他们没想到这位皇帝竟然能这么快就从气运异动的影响之中走出。
皇帝李承远的出现也给不少摇摆不定的官员吃下一颗定心丸,只要李承远还在,那玄阳就还是李承远的玄阳。
无论那些江湖大宗和皇子如何蹦跶也都无用。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很多。
朝会如往常一般正常开展,大臣奏请,皇帝批准或者驳回,至多也就是之前积压的事务太多,早朝一直从清晨开到深夜,还好在场的大臣全都是武道高手,这才没有发生有人累到的情况。
这个持续了一天一夜的早朝很快随着驿站的快马被送往玄阳各地。
不少宗门见状也只好强行中断暗中的部署。
一时间整个玄阳仿佛从紧张的氛围中解脱,多了几分活力。
“陛下重新上朝?”
杨放羽望着手中自京城送来的简报,眼中闪过诧异。
与简报一起送来的,还有带着吏部和司礼监签批的任命文书,现在他成了正式的陵州知州。
“阿渊,你怎么看?”
他望向一旁正在喝茶的白渊。
白渊淡淡道:“照旧行事便可。”
与其他几位节度使极力掌控自己的辖地不同,白渊在之前半年都是按照一个节度使的角色做事,若是按功绩算,甚至可以说做得相当不错。
不仅税收涨了一倍,甚至还收回了定州这块失地。
就算皇帝李承远真的摆脱了气运的困扰,也不会对他清算。
倒不是他比其他几位节度使聪明,只不过是他现在拥有不站队的底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