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天下离心
皇帝似乎是疯了。
李承远御驾亲征一年,坑杀俘虏百余次,屠城不下数十次。
这哪里还是战争,似乎就是单纯为了屠杀享乐。
这般残忍的手段,即便是玄阳开国时那位坑杀了百万人,杀人数举世无双的人屠也似乎比不上他。
巫族人的反抗愈发激烈,大有与镇南军不死不休的迹象,不少书院大儒看不下去,纷纷上书谏言。
儒家最重仁义,李承远的行为无疑与儒家教义相违背,甚至连掩饰都不加掩饰。
可李承远一个都不听,将之全部抛诸脑后,该杀一样杀,丝毫没有停手的迹象。
南疆,一座巫族城池。
此时的城池已经变成彻头彻尾血城,史书之中的横尸遍野在此刻具象化,叫人不忍多看。
李承远几乎是病态的亲手屠杀了近万人,冷血到极致。
青州王李康言和镇南大将军童康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忌惮,不过他们都没有阻拦的想法,因为李承远已经重返通神。
也不知道这位皇帝到底用了什么手段,战力一路飞涨,仅仅一年时间就摆脱了气运反噬的后遗症,几乎恢复到巅峰的时候。
李承远将最后一个巫族孩童的头颅斩下,眼里全是对鲜血的渴望。
不过他的神色很快又恢复正常。
“王弟,童将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巫族人胆敢率先谋反,必须以重刑压制,否则贼心不死。”
“是。”
李康言和童康对这种情况早就是见怪不怪。
李承远满意的深吸一口气,体内狂暴的力量让他痴迷。
“朕御驾亲征已有一年之久,也该回京了,这里的事就交给二位了。”
闻言,童康眼中闪过一抹微不可察的喜色。
他实在不愿意与这位皇帝陛下继续呆下去。
元定五十三年春,皇宫终于迎回久违的帝皇。
可就在皇帝李承远刚回到皇宫不久。
京城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三皇子在皇帝李承远即将达到京城的前一夜逃出了城,无人知晓是何原因。
回京之后,李承远的表现再度恢复正常。
甚至一连上了七天的早朝,这让不少大臣都暗暗松了口气,只要皇帝李承远还正常,玄阳那些反贼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但就在众人以为玄阳很快就要回归安定之时,悬空寺突然发难。
一则震惊天下的消息疯了般的传开。
皇帝李承远修炼邪功,以血气填补气运!
而揭发这一消息的,正是三皇子李威。
悬空寺的高僧有菩萨心肠,但也有金刚怒目之时,悬空寺主持更是直言要率领悬空寺僧兵替天下铲除邪魔,还世间以太平。
有了悬空寺带头,中原、江南不少大宗大族都纷纷出手。
用的都是皇上无德,残害众生的理由。
三皇子李威不仅曝光了皇帝李承远修炼魔功,更是告知天下李承远在南疆故意掀起大战,只为一己私欲,天下人这才幡然醒悟,难怪那位皇帝在南疆的表现如此异常,原来是为了疗伤。
一时间扬言要入京讨伐的人越来越多。
这一理由可比天玄派光明正大的造反要好上千倍万倍。
天下还是李家的天下,只是换了个人。
李家皇族内部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李承远现在可是有不少有能力继承皇位的皇子,悬空寺所所率领的江湖大军此举也并未违背儒家理念。
某位儒家亚圣就曾言:“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
如今本就是天怒人怨,再加上李承远不为世人所容的邪法,当然就讨伐之声四起。
当然,其中不少都是包藏祸心之徒。
李承远之前雄心勃勃想要清扫江湖,春秋鼎盛之时自然无人敢站起来反抗,如今衰落,这才落井下石。
天下练邪功者数不胜数,李承远顶多就是因皇帝之躯,影响太大了而已。
这些人不过是想换个更听话的皇帝而已。
大殿之上。
原本足有上百的早朝官员,如今只剩下半数不到。
甚至连六部尚书都有三人已经辞官,虽然李承远将辞呈全都压下,可依旧无济于事。
读书人便是如此。
君子不立危墙。
在那些官员看来,无论是李承远还是正在集结大军的悬空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无论哪方胜利对他们都没什么好处。
“混账!”
李承远眼中全是暴戾,望着大殿中稀稀拉拉的大臣,没由来的感到烦躁。
是心魔!
他猛地警醒。
实力快速恢复他自己也必定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那就是外邪入体,也就是江湖上俗称的走火入魔。
李承远已经逐渐有些控制不住。
这时,吏部老尚书缓缓开口:“陛下,如今唯一之计只能下罪己诏,而后将徐大将军召回,以利益安抚西漠诸国,之后再徐徐图之。”
“你要朕下罪己诏?”
李承远冷冷望着吏部老尚书。
他自幼立志要做名流青史的帝皇,这罪己诏一下,就彻底完了,想要留个好名声都难,那些史官可不会留情面。
“杀,杀,杀!”
他脑海里有一个声音不停的响起,李承远心中的杀意越来越重,甚至想直接把大殿之中的朝臣全都杀个干干净净。
李承远猛地闭上眼睛。
脑海中的声音这才逐渐平息,他深吸一口气:“就按韩尚书的意思办,散了吧。”
这时,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退朝!”
李承远只觉得有些恍惚,转过头去,这才发现那侍奉的太监早就换了人,王福早就死了。
大殿中很快只剩下他一人。
李承远忽然觉得有些孤独。
古来帝皇都喜欢自称孤,可不是没有道理的。
世人都以为皇帝天生大权在握,可以为所欲为,但李承远很清楚,皇帝也必须被封印在那些老儒生编制的囚笼里,否则那些读书人必定会反噬,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皆是乱臣贼子!”
“该杀!”
天下局势一变再变。
皇帝李承远下了罪己诏,但似乎并没有太多作用。
悬空寺的高僧偏说李承远是婆娑炼狱的恶鬼,需镇压度化。
镇国大将军徐定春无奈只能带着镇西军驰援中原。
在华州一线与悬空寺为首的大军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