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孙肥接到消息之后,脸上露出愁苦之色,脸上露出不神的神色说道。
“现在晋国已经强大起来,而我们又是跟汉国接壤,这两个强国我们谁也招惹不起,原本晋国强而齐国弱,我们可以追随晋国,可是现在汉国要求我们出兵郑国。”
“要是这么一来的话,我们不但得罪了郑国,也会得罪晋国,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就要被迫完全倒向汉国,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吴国和汉国之间的关系也不和睦。”
“晋国至少还有天险可以倚仗,但是汉国却是没有这样的优势,我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将来汉国一旦衰落,那么我们鲁国也会因此而受到牵连。”
坐在一旁的家臣冉求,听到这话以后皱了一下眉头,他仔细考虑了一下,然后说道。
“不管怎么说,至少我们鲁国是凭借了汉国才获得了大量的领土,并且掌握了商丘这样繁华的大城市,如果一旦跟汉国交恶的话,我们就会失去很多东西。”
“别的不说,商丘所产的大量商品都是经由汉国转向淮城,然后发往各方,因此我们鲁国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利益,可是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倒向了晋国。”
“又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好处?而且晋国内乱刚刚结束,他们的实力还在恢复之中,在如此的情况之下,我们鲁国跟汉国走的亲近一些,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而且这一次汉侯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让我们配合出兵,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派出大军,做出威慑的姿态即可,这样既可以回应了汉侯的要求,又不至于过分得罪郑国。”
“更重要的就是,现在我们鲁国应该趁着这个时候,努力的壮大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这样纷乱的局势之中拥有自保之力。”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季孙肥是一个碌碌无为之人,不过其实私底下他的手腕和能力也是相当不错的,至少如今的鲁国,各个阶层之间都保持相安无事。
季孙肥虽然贪财,不过也算是有度,做事情也注意,不要竭泽而渔,而且能够重用冉求,就说明他还是有用人眼光的,冉求也是孔子的学生,名列七十二贤之一。
这一段时间以来,然秋一直帮助季孙肥重新制定田税制度,目的就是想要借着这一次的改革,让鲁国的实力逐渐恢复过来,而且执政手段也是相当的高明。
季孙肥对于冉求也算是言听计从,现在听到冉求这么说,他也就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的话,那么我们就遵从汉侯的要求吧,不过如何强盛鲁国,不知道子有可有什么善法?难道是要效仿汉国,新政不成?”
冉求听到这话以后,缓缓的摇了摇头,慢慢坐正了身体,整理了一下衣冠,做出来一副十分庄重的样子,然后这才开口说道。
“想让鲁国强盛起来,首要一点就是要有人才,如果汉侯没有计然,白圭和孙武这样的人辅佐怎么可能有今日的成就?所以我建议,康子应该这个时候迎回孔夫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