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刘禅寒眸中关切的目光,想起自己此次北伐失利,诸葛亮歉疚地说道:臣北伐兵败,着实无颜再见陛下。
胜败乃兵家常事,丞相不必过于在意。刘禅温柔地说着,语气中丝毫没有怪责之意。接着又道:日后将此次之败讨回就是。更何况,丞相乃我大汉的顶梁柱,您可千万不能倒了。
听见刘禅如此信任自己的模样,诸葛亮感动非常,再度恭敬行礼,道:臣为陛下举荐一人,天水姜维。此子精于战略,日后,当为国家一员良将。说完,诸葛亮对身后的一名年轻武将道:姜维,过来拜见陛下!
唤作姜维的年轻武将上前几步,对着刘禅恭敬下拜,道:臣维拜见陛下,伏愿陛下……
将军平身,不必多礼。
头顶响起一个温和醇厚的声音,接着一双手将自己轻轻扶起,姜维抬头望去,不由地一愣。
他从未见过如此明亮的面孔,以及在少年帝王俊秀面颊上徐徐绽放的柔和笑容。他二十七年的生命所孕育的对主君的全部向往终于第一次拥有了一个清晰可见的形象。
姜维完全呆住了,仿佛面对的是自己长久以来期盼着的理想,自己一直在脑海中幻想的仁君模样正是眼前的少年。而此刻正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这种恍然如梦的感觉让姜维感到似乎有什么从自己的眼角缓缓滑落,他知道那是自己内心多年的期盼在成真后惊慌挤出的一滴辛酸又甜蜜的泪水……
后来,姜维总是乐此不疲地对部下描述自己对刘禅的第一印象,嘴角带着甜蜜的微笑。陛下是我见过最好看的少年郎,他的鼻子高高的,直直的,好像山的脊梁。眼睛很大,像一潭清澈的湖水。陛下的眉毛可漂亮了,是透着英气的剑眉。对了,还有嘴,陛下的嘴角总是带着上扬的温和笑意,牙齿雪白整齐,泛着玉石般的光芒。陛下笑起来的样子啊,好像春日里最温暖的一束阳光。
陛下,他才是我的陛下,是我愿意为之付出生命去效忠的君王。姜维永远记得那一天,自己在成都见到刘禅这个自己将来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去忠于的主君,那种激动的心情来自于对那个温和儒雅的少年帝王的崇敬,如同正午的阳光般热烈而充实,并且势不可挡。
他怀着飞蛾扑火般的决心坠入到这片赤诚中,对他而言,刘禅等于信任,等于他的全部理想。在相遇后的日子里,姜维动用自己的全部智慧与想象在脑海中反复演绎着这个迷人的公式,直到那一天他确认这就是上天让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归降诸葛亮的真理。这是上天借诸葛亮之手,引他去见那个他命定要追随的主君。而自己过往漫无目的的惨淡仕途从此将具有沉实的走向。
那一刻,他爱上了成都,因为刘禅的存在,他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也是自己愿意用生命去守护的君王。
将军果然雄姿英发。日后,必是国家栋梁之才。
俊秀温和的少年帝王微笑着扶起他的瞬间,姜维抬头,望着刘禅那双清亮的寒眸,坚定地说道:谢陛下看重,臣,愿为陛下,竭忠尽智。
那以后的日子,每当回想起来初见刘禅的情景,姜维都会忍不住弯起唇角。在遇见刘禅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苦苦追寻多年的一切祈愿。
行走在热闹的街市上,周围是熙熙攘攘的人群,道路两旁挤挤挨挨摆满了摊铺,叫卖声此起彼伏。姜维忍不住偷偷侧身去看身边俊秀的少年帝王,不料却正对上刘禅那双澄澈的寒眸,姜维一时间尴尬万分,想要低头移开视线。却听见刘禅温和的笑道:伯约,朕有这么可怕吗?让你都不敢看朕。
啊?没有……没有。
心思被看穿,让姜维更觉得尴尬,涨红着脸道:来成都的路上,丞相告诉我说陛下温仁宽厚,是位难得的仁君。一路上,我一直在想陛下是何模样,直到那天见到陛下才发现丞相所言非虚。我……我不是不敢看陛下,只是越是敬重陛下,越是担心自己在陛下面前失仪。
哈哈,怎么会呢?伯约真诚直言,朕很喜欢。好了,别那么拘束,既然来到了成都你就是朕的臣子不是吗?我们继续走走吧,今日难得出宫一趟,看看民间烟火之气。刘禅笑着拍拍姜维的肩膀。
是!陛下。
两人走在往来穿梭的人流中,望着周围百姓们脸上和乐的神态,刘禅感叹道:朕还记得自己初到成都时,当时的成都是怎样一幅萧条的景象。如今,成都能繁华至此,都是丞相的功劳啊。
陛下过谦了。姜维看着刘禅俊秀的侧脸,微笑。接着又认真地说道,成都能繁华至此,是陛下和丞相君臣同心的功劳。正因为陛下如此支持丞相,用人不疑。没有陛下的支持,单说丞相要应付朝中无数政敌,成都也不会有今日的繁华。
这都是丞相的功劳,伯约倒也不用因为跟在朕身边,就一定要折腾什么颂圣。刘禅温和地笑着,那如春日暖阳般和煦的笑容让姜维只觉得心里暖融融的,更加坚定了眼前的少年正是自己愿意为之誓死效忠的君主。
陛下对丞相情意之深,当真举世无双。见到刘禅提起诸葛亮时寒眸中闪动着令人心醉的温柔,姜维感到由衷的钦佩。
当然,因为相父不止是朕的臣子。他更是朕的亲人。是朕在这世上最亲近,最信赖之人。刘禅说着寒眸愈发的温柔,好似秋日里粼粼的湖水,看得姜维心底一片感动。
比起还未见过,却早已听过他那喜怒无常性格的曹睿。温和雅俊的刘禅让自己明白了为何成都上下提起这位少年皇帝,从百官到宫人没有一个无心悦诚服的赞扬他的仁善。自己不过一个降将,他都能如此善待自己,果真是位温仁宽厚的少年君王。
正想着,只见刘禅指了指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小摊,道:对了,那边小摊有卖点心,伯约要不要尝尝?
陛下稍候,臣去为陛下买来。说完,姜维朝刘禅微微一笑,转身走向小摊。
透过集市上摩肩接踵的人群,刘禅看着姜维走向小摊的身影,唇边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
姜维买了份点心后,与刘禅一同返回了皇宫。正当姜维打算告退,却被刘禅叫住了。
伯约,今日正好有些空闲,陪朕聊聊天可好?
遵旨!
朕不是说了,别这么拘束嘛。来,坐。
谢陛下赐座。
两人坐定后,刘禅将端起茶杯递给姜维,道:这是当年朕还不是太子时就喜欢的茶,伯约尝尝,味道如何。
接过茶杯,姜维慢慢啜饮,感觉入口清香,余甘悠长,不由赞道:好茶,果真非同一般。
伯约既然喜欢,带回去些就是。说着刘禅又道:伯约,朕有些好奇。朕知道伯约是从曹魏归降而来,那曹魏……
听到刘禅询问自己归降的缘由,姜维放下茶杯,认真地答道:陛下,臣当年身在曹魏之时,从太守案察郡县,当时丞相大军压境,郡县多有响应,太守便无端猜忌臣等也有异心,连夜逃亡。太守自行逃离之后,臣等本欲追及太守,共商抵抗之计,岂料,太守居然闭城不纳,臣等商议之后,决定重新返回冀城,却也被拒之门外,走投无路之下,这才前赴军营,拜见丞相。
伯约一片忠心,曹魏居然如此怀疑,也难怪伯约一怒之下,来了季汉。听到姜维是赤忱之心,却无端遭受猜忌,刘禅皱眉,不平道。
陛下,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臣如今……
身为降将,姜维自然担心如今的主君因为自己曾经的魏人身份而疑心,急忙紧张地解释。眼见姜维神色急迫,皇帝笑笑,轻轻拍拍姜维的肩,道:朕明白,伯约昔日有多忠于曹魏,如今,就有多忠于朕,是吗?
见刘禅如此信任自己,姜维感激万分,下拜道:陛下明鉴,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而下一刻,刘禅轻轻扶起了他,道:伯约平身,既然如今已经归降大汉,你就是朕的臣子了,以后你我君臣同心,共卫大汉。
是,臣愿誓死效忠陛下,以报陛下深恩。
而后,姜维明白了原来他一直期盼着建立功绩的地方,不是洛阳,而是成都。他所要追随的主君也不是曹魏那个喜怒无常,放浪形骸的曹睿。而是成都那个如春风般和煦,如玉般温润的少年。
在他身上,有着在那个永远处在纷乱残忍的权力斗争中的曹魏中所没有的种种美好。就好像刘禅和诸葛亮这对君臣之间的那种对对方深切的信任与关心,是姜维在魏国时从没有见到过的。那种坚定的感情,让姜维都忍不住想要去守护这份美好。那时他也才更加明白了为什么成都上下无不祈愿着他们的少君和丞相能够永远君臣和睦,深情不变。
【本章阅读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