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看到了一切

关灯
护眼
第240章 把握机遇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看了一会测试。

汪韬站电风扇前,又询问道:“老陆,海陆丰公司有没有给这个材料的价格?或者定制零部件的价格?”“暂时还没有,他们也是近期才研究出这种材料,而且我听他们的负责人介绍,这种材料还需要等明年,他们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才会大规模量产。”

“明年?没有关系。”汪韬也理解这种情况。

“汪董,我的想法是这样,如果要采用新材料,我们有必要优化目前的一部分机型的重心分布,肯定要小批量从海陆丰公司购买零部件,他们公司现阶段也是实验室小批量制造。”

汪韬点了点头:“有道理,这笔投资非常有必要。”

“是呀!新电池和新材料叠加,我们的老型号性能直接翻倍,海陆丰公司太可怕了,我听说他们还有性能更好的电池。”陆地惊叹不已。

听到后面那一句话,汪韬笑着小声说道:“已经在用了。”

“已经在用了?这么快?”陆地瞪大眼睛。

“我们的消息肯定慢一步。”

“那倒也是。”陆地微微点头。

虽然汪韬知道高性能的二代海绵电池已经秘密投入使用,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海绵电池的应用不仅仅是电池那么简单。

如果有人研究过海绵电池的主要成分,就知道这东西如果添加一下辅助助剂,是可以变成“燃烧弹”。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因此拿到高性能的二代海绵电芯后,很多不少机构都在进行魔改,在牺牲了一部分性能之后,添加了很多辅助材料,二代海绵电池一旦发生爆炸,可以产生类似于凝固汽油弹的效果。

这东西的用途,一下子被拓宽了很多。

不过汪韬等人显然不清楚其中的情况。

不知不觉间。

空地上的测试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包括极限承重测试、极限破坏测试等。

其实这还不够,比如低温测试、高温测试、海洋测试、沙漠测试等,只不过这些测试需要专业场地,鹅埠镇工业区的设施太简陋,剩下的测试只能去专业测试基地进行测试。

傍晚,夕阳西下。

“老陆,收工吧!”

“汪董,鹅埠这边没有什么好吃的,不如我们去海丰县城吧!今天晚上我请客。”

汪韬笑着点了点头:“好,今天晚上就让你做东。”

一行人收拾好,便开车前往海丰县城。

来过海丰县城好多次的陆地,带着众人来到了靠近莲山的一个村子。

“老陆,这村子有什么好吃的?”

“汪董,这个村子是海陆丰公司的合作旅游区之一,我来吃过几次,几家大排档的味道都不错。”

汪韬透过车窗玻璃,看了一下外面的景色,这个村子门口的小广场,停满了各种轿车,还有好几辆公交车,一点都不像一个山村。

下了车,陆地带着众人来到一家叫“莲山兴旺大排档”,要了一个包间。

包间的窗户,面向莲山。

傍晚的落日残阳,在山间丛林形成一道道丁达尔光柱,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溪从山林流淌而过。

入座后,服务员正在使用热水烫碗筷。

陆地笑着介绍起来:“汪董,这边的东西都不错,不过除了吃的东西,其他就不太好玩了。”

“海陆丰公司还经营旅游产业?”汪韬喝了一口茶。

“海陆丰公司的产业确实非常多,不过他们的主要产业都是从农业衍生出来的。”

电池厂的技术总监李领峰开玩笑道:“国内的其他电池企业要吐血了,他们估计都没有想到,打败他们的企业,会是一个农业公司。”

“现在谁都不敢小瞧海陆丰公司了。”汪韬感叹道。

他们大姜创新就是因为重视海陆丰公司,才在第一时间发现了改性豆丝材料的出现,进而和海陆丰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如果他们和那些电池厂商一样,估计过几年就要被市场淘汰。

毕竟无人机的技术关键,就个方面,电机、飞控、电池、机体材料。

显然大姜创新并没有自己的电池、电机、机体材料产业,本质上他们是一家组装厂和互联网公司。

因此他们必须时刻关注各种相关技术的发展,如果不关注这些新技术的更新换代,就可能快速落后于竞争对手,从而被市场淘汰。

而海绵电池、改性豆丝材料,就是可以改变无人机行业的新技术。

如果大姜创新没有关注改性豆丝的出现,而其他竞争对手察觉到了,对方很容易通过这种材料,让无人机自重减少,提升续航性能和有效载荷。

这就是一个危机。

掌握住了,就是机遇。

掌握不住,那就是危险。

这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市场不会等待你慢吞吞的追赶,一旦被竞争对手反超,就可能出现断崖式崩溃。

就如目前国内的十几个电池生产商,虽然可以凭借国外的锂电池市场,和家用电器、手机的锂电池,继续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但他们如果不想办法,估计不用几年就会崩溃。

然而包括汪韬在内的不少企业家,都不太看好固态电池的前景。

为什么汪韬有这种判断,原因就这原材料供应上。

固态电池太依赖稀有元素的供应了,这个情况注定固态电池的生产成本压低不下来。

毕竟稀有元素又不是只供应电池产业,还涉及到其他高精尖产业,比如半导体、医疗设备、科研设备、航天航空、核电等,都需要使用到稀有元素。

汪韬可是一个理工男,他太清楚稀有元素的价格,反正未来几十年内,是不可能出现白菜价的情况。

至于什么石墨烯电池之类,这东西就ppt好看,就算是性能达到了,估计生产成本也低不了,毕竟工艺太复杂了。

而海陆丰公司的海绵电池,大姜创新由于建设了一个海绵电池组装厂,对于海绵电池各个部件的成本非常清楚。

海绵电池的零部件中,价格最高的成本,是作为内胆的氮化铝,其他零部件在大规模采购的情况下,加起来还不到总售价的百分之一。

至于核心的海绵结构,这东西是通过微生物生成的,成本估计高不了多少。

也就是说,固态电池的成本再低,也比不了海绵电池。

现在很多行业确实并不看中电池的性能,而是看中电池的性价比。

比如现在大规模应用在储能系统的海绵电池,性价比几乎是拉满了,达到了度电成本0.02元,这个成本显然这不是一般的电池可以撼动。

“汪董,尝一下这个店家送的榴莲。”

陆地的声音,打断了汪韬的思绪,他看向桌面上的榴莲:“这边的榴莲都便宜到随便送了吗?”

“毕竟是产地,估计明年暹罗的榴莲要崩盘。”陆地幸灾乐祸起来。

李领峰说着自己小道消息:“暹罗最近确实着急了,不过好像上面不太待见他们?”

“不解决电诈和拐卖问题,估计不会给他们好脸色。”汪韬拿起一块榴莲。

“确实应该教训一下那些家伙。”陆地也笑着拿起一块榴莲肉:“海陆丰的榴莲至少安全,国外进口的榴莲,我们可看不到他们如何处理。”

“陆总说得对,海陆丰公司的东西质量确实好,他们敢让人随便检测,就是底气。”

浅尝了一块榴莲,汪韬拿起纸巾擦了擦嘴:“我们的无人机要尽快推出改进型号,琼州那边的货运无人机市场正在快速扩大。”

陆地点头赞同:“我也是这样认为,在性能几乎翻倍的情况下,无人机在山地的货运价值也提升了很多,加上现在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农业运输无人机的市场大有可为。”

汪韬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老陆,我听你说,前几天海陆丰公司注册了一家飞艇制造的子公司?”

“确有其事,我估计他们是打算利用海绵电池和改性豆丝材料制造飞艇,如果飞艇自重可以减少一大半,那飞艇的运输能力就可以大幅度提升。”

对于这一点,已经在无人机上进行过新材料测试的大姜公司非常清楚,既然无人机可以用,飞艇自然可以使用。

(本章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COS太宰治的我穿进了柯南剧组 LOL:才16,让我晚年躺平? 三塔游戏 御灵世界 谍战吃瓜,从潜伏洪秘书开始 开局被追杀,我获得第一快剑 怪物来了 重生:从拯救绝望少女开始 晋臣 奇葩总裁慢慢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