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引援!选帅!真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求订阅】
所有的豪门球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不可避免会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人才过剩!
这里的人才,并包括最顶尖的人才。
就好像贝斯沃特中国人,青训那边在不断培养,可一线队这里的年轻球员已经逐渐过剩。
中场在签下托尼·克罗斯和凯文·德布劳内之后,拥有马图伊迪、拉基蒂奇、阿隆·拉姆塞、恩戈洛·坎特、保罗·博格巴等。
再看看青年队,天才少年斯特林已经崭露头角,哈里·凯恩也已经声名鹊起。
这对贝斯沃特中国人来说,队内的人才竞争已经是非常激烈。
甚至随时都可能转化为恶性竞争。
到那时候,年轻球员得不到比赛的机会,导致他们的成长达不到预期。
这对杨诚、俱乐部和球员来说,都是输!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所有豪门球队身上都会发生。
曼联、皇马、巴萨、切尔西、拜仁,比比皆是。
把球员卖掉,又觉得很可惜。
潜力这么好,培养个几年,绝对是能卖出高价的。
众多豪门球队给出的方案就是:卫星俱乐部。
这并不是杨诚首创,而是一直存在。
例如,皇马就跟包括赫塔菲在内的众多西甲球队关系匪浅。
曼联在比利时等国家都有卫星俱乐部。
之前也一直传闻,切尔西收购了荷甲的埃因霍温,阿莱士就是被送到埃因霍温练级的。
但卫星俱乐部也同样存在众多的弊端。
杨诚从很久以前,就一直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收购俱乐部,集团化运作,无疑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
前世,包括曼城的城市集团,波佐家族收购的乌迪内斯、格拉纳达、沃特福德,还有红牛集团持有的几家俱乐部,无疑都是集团化运作。
但他们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曼城的城市集团。
在杨诚穿越之前,城市集团持有10家俱乐部,老十就是法国的特鲁瓦。
城市集团对特鲁瓦的操作就很有意思。
他们非常简单粗暴地推动全球化和集团化管理。
除了统一球衣之外,例如他们聘请了巴黎迪士尼的高管来经营俱乐部。
从曼城引进了一批冗员,结果都踢不上比赛。
主教练就更加离谱,直接就从澳大利亚引进一名从来没在欧洲执教过的主教练。
甚至在取得19轮5平14负的“无敌”战绩之后,球迷喊着要下课,特鲁瓦管理层给出的答复是,“一切要听集团指挥。”
最后的结果就是,特鲁瓦到了降级,都没有换帅。
曼城和特鲁瓦的这件事情,其实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集团化运营的优势,毋庸置疑。
例如,贝斯沃特中国人现如今最引以为傲的青训体系、球探网络和训练系统,这些都是可以复制的。
由于是信息化,这一切复制过来,难度并不大。
贝斯沃特中国人这边甚至可以安排人员过来“开分矿”。
所有的资源共享之后,小弟俱乐部这边就可以省下非常庞大的一笔投入。
这一点,贝斯沃特中国人在青训体系的卫星训练中心里,已经得到了反复验证。
当青训体系和球探网络共享之后,小弟俱乐部可以得到惊人的发展优势。
这还只是竞技层面。
在经营层面,贝斯沃特中国人有着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招商资源根本不是小俱乐部所能想象的。
不说别的,就说主赞助商,例如球衣赞助。
贝斯沃特中国人在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巨无霸企业去谈的时候,只需要把小弟俱乐部加进来,哪怕只是手指缝里渗出来个两三百万欧元。
这对法甲尼斯这样的俱乐部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更不用说,贝斯沃特中国人手头上的资源这么多。
到那时候,尼斯的营收水平还是现在这样?
而反过来,曼城和特鲁瓦的合作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糟糕的局面?
原因就出在曼城过于简单粗暴地复制,而根本没有考虑到足球的本土化元素。
例如,聘请了一个毫无欧洲足坛执教经验的澳大利亚人当主教练,这不是离谱吗?
球队成绩都已经如此糟糕了,还没有及时调整,事事要遵循集团意志,这不是瞎扯?
足球产业跟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足球是充满着不确定性的。
杨诚其实能够理解城市集团的担忧。
给各家俱乐部太多的自主权,很容易就变成各立山头。
这其实也算是现代企业管理上的一个大问题。
城市集团在盲目快速扩张阶段,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问题。
事实上,足球的本土化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别说是城市集团,最早巴黎圣日耳曼和摩纳哥被外资收购后,虽然带来了大批的高水平外援,极大提升了法甲的影响力,可为什么他们的口碑如此糟糕?
因为他们没有反哺法甲!
转会费全都砸给其他联赛,法甲球队得到了什么?
这些快要被债务压得疯掉的法甲球队,又能从巴黎圣日耳曼和摩纳哥等球队身上得到多少好处?
后来,巴黎圣日耳曼和摩纳哥就及时调整策略,开始在法甲加大引援力度。
正是因为前世了解了这些,所以杨诚现在的思路就是在集团化运营的大局下,坚持本土化特色发展。
例如尼斯。
从竞技层面上,这家俱乐部背靠着法国青训这座大宝库,又坐拥非洲庞大的人才储备,肯定是要坚持青训和人才培养。
贝斯沃特中国人接下来要逐渐把自己打造成顶尖豪门。
在这种情况下,尼斯就要承接起更多青训和人才培养的任务。
至于这两者之间如何平衡,就需要在接下来的经营当中,不断探索。
所以,杨诚不会学习曼城的城市集团,不会盲目快速扩张,而是会稳扎稳打。
先经营好一家分店,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管理经验之后,再慢慢铺开。
法甲尼斯就是杨诚选好的第一家分店。
为什么是尼斯?
除了杨诚之前所说的,尼斯很便宜之外,杨诚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考虑。
在便宜的背后,就代表着投入。
例如,一座训练中心和青训中心,这就是接手后必须要做的。
这个投入也不在少数。
杨诚首站选择法甲,很重要的原因在于,2011年,以卡塔尔财团和俄罗斯财团收购巴黎圣日耳曼和摩纳哥为节点,法甲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随着外资的不断进入,法甲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现在是2010年,提前入手无疑是非常适合的节点。
其次,现在入手尼斯真的超级划算。
杨诚为什么要拖到今年?
其实,他早就在物色联赛和球队了。
但一直到今年5月28日,法国正式拿到2016年欧洲杯举办权,杨诚才开始锁定尼斯。
为什么?
拿到欧洲杯举办权后,法国就要开始选择欧洲杯的办赛城市。
作为法国第五大城市,又是巴黎之外,最靓丽的国际名片,尼斯也会成为欧洲杯的举办城市之一。
但尼斯目前的市政球场设施太老旧了,容量也太小了。
所以,在杨诚前世,2011年,法国政府和尼斯市政府共同兴建了一座全新的足球场。
这座球场的容量达到了3万5千人,是目前尼斯所用的市政球场的2倍多。
而且各种设施都更加完善,也更加先进。
虽说,所有权还是不属于俱乐部,但可以学习曼城租用城市球场的案例,直接拿下长期租赁权,这就跟自己持有没多少区别了。
夏晴做过调查,以目前尼斯的球票价格,每年多2万人左右,如果能全部坐满,每场比赛就多了60万欧元,每个赛季就多了一千多万欧元。
杨诚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后,认为现在拿下尼斯,绝对是非常划算的一笔交易。
而且能够在法国这座足球人才宝库里,立一杆旗帜。
杨诚相信,如今的贝斯沃特中国人是完全有足够的能力、资源和经验,扶持起一支以培养年轻球员为主的法甲球队!
……
林中秋是一个非常谨小慎微的人。
虽然杨诚隐去了很多前世得到的信息,但听完杨诚的长远谋划后,林中秋还是感到很有盼头,觉得这笔生意是真的能做。
但为什么要让杨氏集团来做?
杨诚听到这个问题后,哈哈一笑。
“很简单,欧足联有规定,同属一个老板的两家俱乐部,不能参加同一项赛事。”
林中秋乍一听,有点迷糊了。
什么意思?
如果杨氏集团收购尼斯,跟贝斯沃特中国人不还是同一个老板?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
“你要这么说,那也没有错,但是,咱们在法律层面上看,这两家俱乐部有什么关系?”
杨诚反问了。
“贝斯沃特中国人现在是我的,跟我老爸没有半毛钱关系,跟杨氏集团也没有关系。”
“最多就是杨氏集团旗下的中国茵宝赞助了我们的球衣袖口广告,仅此而已。”
“那杨氏集团收购法甲尼斯,跟我又有什么关系?我又不在杨氏集团任职。”
“甚至,我让杨氏集团出面,还是想要帮我老爸打一打广告,让杨氏集团再露一露脸。”
“如果不是,我直接用信托持股、委托持股等各种方式,照样能运作出来。”
杨诚这话是真的没毛病。
以欧足联的能耐,在资本领域,他们压根就没什么办法去监管。
例如,杨诚前世的红牛集团、波佐家族。
另外,像大众、奥迪、阿迪达斯,他们其实可以同时影响很多俱乐部,尤其是德甲俱乐部。
欧足联对此有办法吗?
所有人都清楚,在资本运作面前,这一则条款不能说形同虚设,但真没多少实际意义。
要是杨诚真的收购了法甲尼斯,全欧洲都知道,他是贝斯沃特中国人和尼斯的实际控制人,那又如何?
只要在法律层面上,股权上,两者之间没有关系,那就没问题了。
一家人?
那就去看看西甲。
俩兄弟持有两家顶级联赛俱乐部,同时踢欧冠的,没有吗?
就像红牛集团收购莱比锡红牛。
全世界都知道,那是红牛集团持有,跟萨尔茨堡红牛是一个老板。
可在法律上,莱比锡红牛是会员持股,资金来自商业赞助,这不犯法吧?
只不过,持股的会员全部来自红牛集团而已。
怎么啦?
有啥问题?
这还是被誉为准入最苛刻的德甲!
要是什么时候,杨诚对德甲球队感兴趣了,也复刻这一操作。
这就叫做:走红牛的路,让红牛无路可走。
只要是规定,就一定有漏洞可以钻。
这是防不胜防的!
杨诚根本就不担心这些。
“那你打算出多少钱,收购这家俱乐部?”林中秋关切地问。
“你觉得呢?”杨诚不答反问。
“对方要价1000万欧元,我觉得出到800万欧元。”
杨诚含笑着点头,“那就先接触,做一下尽调再说。”
尽调之后,才能清楚地掌握尼斯的财务状况和资产情况。
但对于杨诚来说,他觉得,800万欧元的价格还是贵了。
最主要的还是尼斯没有多少固定资产。
杨诚心里头是有一个参考的。
在他前世,作为法甲豪门的马赛,在2016年出售的时候,其实才卖了4500万欧元。
要知道,那可是大巴黎和摩纳哥烧过钱,法甲成功举办欧洲杯之后的价格。
2011年,作为首都球队,卡塔尔财团收购巴黎圣日耳曼70%的股份,也只了5000万欧元,而且其中2000万欧元是用于偿还债务。
同样是在2011年,俄罗斯富豪雷博诺列夫收购降入法乙的摩纳哥,只是象征性地了1欧元就成交了。
当然,不管是美国财团收购马赛,还是雷博诺列夫收购摩纳哥,都承诺会在未来几年投入多少钱,以确保球队的竞争力。
但从这几笔收购就能看出,法甲球队现在就是烫手山芋。
撇开其他球队不谈,就说尼斯。
尼斯最早是在1990年被来自塞尔维亚和美国双重国籍的富豪米兰·曼达里奇收购。
或许很多人不熟悉这个人,但他是一个专门买卖俱乐部经营的炒家。
尼斯让他赚到了第一桶金,95年套现卖掉。
98年他收购朴茨茅斯,07年套现卖掉。
卖掉庞贝军团后,他转身买下了莱斯特城。
他现在就是莱斯特城的主席。
在杨诚前世,2010年12月,他卖掉了莱斯特城后,买下了谢周三。
尼斯辗转经营了之后,02年落入了法国和以色列双重国籍的富豪莫里斯·科恩的手中。
这段时间的尼斯迎来了不错的发展,并在09年卖给了意大利和法国双重国籍的吉尔伯特·斯特拉多手中。
在杨诚前世,斯特拉多并没有经营好尼斯,于是在2011年转给了让·皮埃尔·里维埃。
让·皮埃尔·里维埃是一个能人,在他经营的几年里,尼斯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青训。
不仅兴建了一座新的训练基地,同时也跟尼斯市政府达成了新球场的协议。
一直到2016年,中国和美国的投资者买下了尼斯80%的股份,了2000万欧元。
中方投资者是七天连锁酒店的老板,他得到了40%的股份,成为了最大单一股东。
但后来经营不善,尼斯再度卖掉。
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来,尼斯的价值大概是在多少了。
让·皮埃尔·里维埃又是搬新球场,又是兴建训练基地,又是打造青训,80%的股份也仅仅只卖了2000万欧元。
那现在一无所有的尼斯价值多少?
收购足球俱乐部,尤其是现在法甲的俱乐部,最头疼的不是买俱乐部的钱。
而是经营俱乐部的投入!
马赛这样的豪门为什么只卖4500万欧元?
因为在出售之前的几年,马赛总共投入了超过2亿欧元。
注意,是股东投入了2亿欧元。
这还不包括俱乐部的负债。
……
在杨诚抵达尼斯的次日,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
贝斯沃特中国人的法国区球探负责人,埃马努埃尔·佩林。
丹·阿什沃斯对这名球探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的能力极强,同时非常熟悉法国足球市场。
在过去这些年,贝斯沃特中国人在法国的多笔引援,都是埃马努埃尔帮忙运作的。
例如保罗·博格巴、恩戈洛·坎特等等,都是他推荐的。
当杨诚跟丹·阿什沃斯和迈克·里格提出,自己想要收购一家法甲球队时,丹·阿什沃斯就强烈推荐埃马努埃尔·佩林。
最重要的是,他非常熟悉贝斯沃特中国人的业务,多次到伦敦培训业务。
埃马努埃尔早就从丹·阿什沃斯那边得到了杨诚的消息,同时也意识到,这对他个人生涯来说,会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总是干球探,哪有前途?
于是,过去这段时间,他也是做足了准备工作。
杨诚希望由他出面,配合林中秋,完成对尼斯的收购。
作为土生土长的法国人,埃马努埃尔就是杨诚在集团化管理下的本土化的一步。
埃马努埃尔也没有令杨诚失望。
抵达尼斯之后,他跟杨诚、林中秋沟通了一番之后,直接就去尼斯,找吉尔伯特·斯特拉多接触。
双方都有了非常明确的意向。
埃马努埃尔给杨诚带来的第一份礼物就是,500万欧元,从吉尔伯特·斯特拉多手中买下法甲尼斯。
收购价上让步,吉尔伯特·斯特拉多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由于接下来要进行尽调,杨诚允许他在这段时间,出售包括雷米和莫得斯特两名球员。
别小瞧了这两名球员,至少能给吉尔伯特·斯特拉多带来2000万欧元的转会费。
当然,杨诚会得到一家干净的,没有债务的尼斯俱乐部。
至于收购尼斯之后,杨诚让埃马努埃尔·佩林和林中秋出面去跟政府、法国足协谈判。
杨诚许诺的是,收购完成后,会为尼斯兴建一座全新的训练基地,同时打造一整套完善的青训体系。
这背后有贝斯沃特中国人做背书,相信没有人会怀疑的。
毕竟,现如今的贝斯沃特中国人以培养年轻球员著称!
除此之外,贝斯沃特中国人还许诺,未来5年投入不少于5000万欧元。
“5000万欧元?”林中秋再度跳脚。
这都多少年过去了,他怎么还这么容易跳?
“阿诚,你确定?”
杨诚很郑重其事地点头,“一座训练中心估计要大几百万,甚至过千万欧元,然后我打算把马图伊迪和恩戈洛·坎特卖给尼斯。”
杨诚着重强调一个字,卖!
以这两名球员现在的身价,尤其是马图伊迪,至少2000万欧元。
那贝斯沃特中国人“卖”个3000万欧元,不过份吧?
到时候,杨诚再随随便便买几个人。
瞧,这不就成了吗?
尼斯需要掏钱吗?
不用,记账!
先欠着吧!
等以后球员卖了之后,连本带利再一起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