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名将风范 (求订阅)
“报告军座,应县内残敌已经肃清!”
“好!”李默庵兴奋不已:“立即向郭总司令、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以及统帅部汇报战况。”
“前总指那边?”
李默庵眉头紧皱,沉默着摆了摆手。
楚云飞对他这位黄埔一期的学长也没有什么所谓的恭敬。
命令下达到十四集团军总部之后。
也不会直接向他下命令。
这种感觉就很让李默庵难受。
就好像应该受到的照顾没有被照顾到。
他这个黄埔出身的嫡系将领和其他的将领之间似乎并无太大区别。
并没有被区别对待让李默庵心中有些不满。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
李默庵自持身份,一个黄埔一期的向黄埔五期的汇报个什么?
作战参谋心领神会。
当即转身草拟电报。
没过几分钟。
陈武(83师师长,同样是黄埔一期学员,曾参加过东征、北伐,也是老资历)迈步走了过来:“钧座、炮三十团刚才来了一通电话,他们接到命令要向朔县方向运动。”
李默庵毫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想走就让他们走吧。”
陈武有些犹豫,甚至觉得有些可惜。
他知道李默庵拉不下来这个脸。
有重炮部队帮助的情况下。
他们少牺牲了三百名战士。
甚至还大大的增加了攻击的速度。
日军方面很是擅长构筑防御工事。
三个小时便足以构筑出合格的野战防御工事,抵挡数倍兵力的围攻。
猛攻个三五天,还不如一炮省事。
没有重炮支援,单单凭借他们的75毫米山炮。
别说攻坚了,就是野战,很有可能也会落入到下风之中。
迟疑了片刻之后的陈武接着小声道:“如果没有重炮部队的支援,我们接下来的进攻恐怕不会这么轻松了。”
李默庵的声音瞬间冷了几分:“没有他们的重炮支援,我们一样能打胜仗。”
想要让李默庵张嘴去请求楚云飞,本身就是一件强人所难的事情。
陈武心里面自然也清楚,索性默不作声的转身离开。
繁峙,十四集团军总部。
来自十四军的战报很快被送到了郭寄峤的手上。
“毙敌1500余名,获长短枪250枝、轻重机枪28挺,迫炮7门、载重汽车19辆,装甲车4辆,小汽车7辆及其他军用品无算,蔚为大胜。”
放下了手中这封来自前线的电报。
此时的郭寄峤心情非常的不错。
足足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终于将应县周边地区的日军肃清了个干净。
此前。
他们的攻势屡屡挫败。
若非得到炮三十团的那八门105毫米榴弹炮的支援。
他甚至都怀疑能否真正意义上的将这群日军歼灭干净。
“拟一封电报,向统帅部详细汇报此战之战果。”
“是!”
“总座,应县之战结束之后,如按照战前拟定的作战方案,接下来我军可就要向大同方向共计前进了。”
郭寄峤想起来战前楚云飞的叮嘱。
摇了摇头:“现如今的战局和之前的作战计划产生了较大的出入。”
“可是那边一直都没有更改相应的作战计划,不知道是不是没有拟定”
郭寄峤闻言思索了片刻。
好像还有这个可能。
楚云飞的作战风格向来如此。
此前钱伯均在临汾担任战术教官的时候就曾经透露过相关的情报。
楚云飞指挥作战之时。
非常喜欢随机应变,用钱伯均的话来说。
计划永远赶不上战场形势的变化。
楚云飞对各部队之间通讯要求非常之高。
每一支部队抵达位置、甚至发起攻击的时间都要精确到十分钟以内。
颇为严苛。
但截止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支部队出现过相应的问题。
这代表着楚云飞下的作战命令。
极大概率是通过短时间内的头脑风暴,以达到深思熟虑的效果才下达的作战命令。
这就很可怕了。
人的脑袋能有这么高的效率
郭寄峤想到这里随后开口安排道:“先请示一下总前指,确认是否向敌军防线继续发起攻击。”
“是!”
李默庵所期许的嘉奖终究是没能够等到。
统帅部方面甚至都没有精力关注晋北地区的大战。
冈村宁次频频调整部署,一副准备与第九战区战略决战的架势让一众高级将领颇为不安。
第九战区方面也制定了相应的作战原则。
节节抵抗、诱敌深入、保持外线,后退决战。
即利用现有的阵地。
尤其是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三条河流、逐步抵抗、消耗敌军。
保持主力部队于外线。
等日军推进到我军控制区域之后。
全力总攻、左右夹击,包围并且歼灭之。
本应该是战略反攻战区。
现如今只能够被动防守,以后退决战的时候与日军死拼。
作为第九战区的司令长官薛岳。
自身也是很难接受现如今的敌我态势。
但没有办法。
薛岳以及九战区的一众作战参谋、高级军官们实际上非常了解日军的战术战略思想的。
甚至陆军大学在双方开战之前,其内的日军教官也确实是实打实的教学生。
“攻击第一、包围第一。”
实际上是日军的战术战略准则之一。
抗战时期的国军部队也有着类似的攻击精神。
有敌无我,有我无敌!
统帅部很快做出了相应的判断。
最后一众国军将领们一致认为。
冈村宁次的目标,就是为了攻占长沙,打开进攻山城的门户。
作战之地点在于湖南。
九战区境内,指挥此战的,自然还是薛岳。
常瑞元为此发去了数封电报。
确认战况。
在常瑞元看来。
虽然日军兵锋正盛、作战兵力充足。
但位于长江以南洞庭湖和鄱阳湖之间的江西、湖北和湖南两三省交界处。
山川湖泊纵横、星罗棋布。
大部队根本就难以展开。
日军最好的进攻方向是沿着粤汉铁路和两湖的湖滨地区南下。
但作战区域颇为狭窄,大部队无法展开。
而且为了阻挡日军南下。
当地军民提前做出了相应的决断。
他们破坏了乡村之中的小路、没有路的稻田地里面已经灌满了水。
百姓们牺牲了一季度的收成,就是为了打鬼子。
这里面还被埋设了大量的地雷。
别说是机械化部队展开进攻了,就是步兵想要发起攻击。
都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小命够不够硬。
有了这些准备,有了常瑞元等统帅部高级将领的支持。
薛岳对于此战信心十足,踌躇满志。
他在常瑞元等一众高级将领们的面前表态:“将战地公、铁、驿彻底破坏。”“使敌机械化部队不能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