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机灵多智,踩人是一流的,武则天会相信。可是,她还真不信李隆基会吟诗,她这是一番好意。见这两人扛上了,众人的目光在李隆基和武三思身上溜来溜去,一脸的好笑,准备瞧好戏了。
“张大人之诗不需上官婉儿点评。”上官婉儿清脆的声音响起。
这是场面话,一交待完,话锋一转,道:“各位俊杰之士,谁拔头筹?”
“我……”武三思一站起来,就有些后悔了,说到拍马屁,他是一流的,说到吟诗他还真不行,可是,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不吟诗就是脸面丢尽。
“遵旨。”张说领旨。
“谢陛下。”张说眼中精光一闪,大为振奋,上前一步,向武则天谢过,接在手里,一仰脖子喝干,美滋滋的,比起写下千古宏文还要让他兴奋。
被上官婉儿夸赞之人欢喜不已,没被夸赞之人很是失落。
李隆基这是在骂武三思是酒囊饭袋,武三思当然不会接受,脸色铁青,眼中尽是怨毒的光芒。
吟诗,武三思还真不善长,有些犹豫。
写诗需要灵感,灵感不是每时每刻都有,赛诗能持续如此长时间,已经很难得了。
如此诗词,已经不需要点评了,众人的叫好声就是最好的明证。
“好。”一片叫好声响起,人们很是兴奋,眼睛放光。
“噗哧。”群臣失笑出声。
“吟诗就吟诗。”武三思再也忍不住了,蹭的一下就站起来。
“你除了会吃饭外,你还会做甚?”李隆基穷追,道:“有种,你吟一首诗。”
张说眉头拧着,开始踱,一步两步三步四步……
上官婉儿能有今天的地位,能成为武则天最为信任的人之一,靠的就是她那过人的才华。
眼下没人再吟诗了,李隆基该登场了。
“陛下,上官才名满天下,能博得她的赞赏固然是无上荣耀之事,可不能得她赞赏,那很丢脸。”狄仁杰提醒一句。
这个李隆基,骂人不带脏字,还如此之损。
武则天很多诏书,就是出自上官婉儿之手。
“没人了?”武则天问道。
十四岁那年,她得到武则天赏识。武则天之所以赏识她,就是因为武则天当场命题,上官婉儿挥笔立就,构思巧妙,词采华丽,如同宿构,武则天就免了她的宫奴身份,让她掌管宫中玺书。
她的话一落音,不少人跃跃欲试,却又顾虑重重,没人响应,一下子有些冷场。
唐朝是诗的国度,人人以写诗为荣,会写诗的人不少,众人中不乏才子名士,写出了一些上佳之作。
“张说,你诗词了得,你先来一首。”武则天冲张说道。
“你真是没种,连我这童子都不如。”李隆基嘴角一裂,冷笑道。
“七步,七步呀。”武则天右手在短案上轻击,笑呵呵的感慨道:“曹子建七步成诗,千古美谈,张说亦是七步成诗,必定千古留名。”
“哦。”武则天恍然。
上官婉儿是大唐著名的才女,其才名享誉后世,就是在现代社会,她仍然有很高的知名度,由此可见其才华是何等的了得了。
她也没有想到,会是这种结果。
能得武则天亲手斟酒,那是何等的荣耀,万金不换。
“张大人的诗难得一见,今日不虚此行。”
刷!
武三思越数越慢,额头上的冷汗冒出来了。
“噗哧。”众人失笑出声。
“哈哈!”更有人放声大笑,笑得前仰后合。
上官婉儿摇摇头,一脸的惋惜,这个武三思咋就如此沉不住气呢?李隆基一激,他就着了道。
“狗屁诗文!”李隆基扯起嗓子嗥一声,如同雷霆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