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墙?”“三郎又做甚事了?”李旦惊讶得眼珠子差点掉下来了。
“佩服!佩服!”狄仁杰一脸的佩服之色。
武则天虽然没有统兵上过战场,却是知兵之人。她深知要想在大漠上追上突厥,那是何等之难了,可以说不比登天容易。
狄仁杰、张柬之、宋璟、李旦、太平公主他们也是想不明白。
“走狗运。”武承嗣万分不爽,嘀咕一句。
“快说,三郎如何追上的?”李旦忙催促。
“一定是这样。”武则天和张柬之立时赞同。
“你才胡说。”兵士群情汹汹,冷笑道:“要是楚王没有堵住突厥,我们能屠尽百万突厥么?能有碛口大捷么?能活捉默啜么?”
“突厥要在大漠上逃走,要想追上突厥千难万难,又怎会尽屠百万突厥呢?”武则天的眉头拧成一个川字。一脸的不解。
“楚王足智多谋,能征善战,总是能让突厥束手无策,打得突厥抱头鼠蹿。”一个兵士扯起沙哑的嗓子为李隆基唱赞歌,几乎是唱出来的,道:“楚王攻占了黑沙城。默啜不得不逃走……”
“妙!妙!绝妙!”
自从汉武帝发起“漠北决战”以后,华夏的军队就再也没有大规模深入大漠,这些大漠诸部已经忘掉华夏的兵威了。让王孝杰率一支军队,深入大漠,宣扬兵威非常有必要。
“呵呵!”武则天发出一阵畅笑声,红光满面,喜悦不尽。道:“三郎这主意妙极,可以说是千古奇计了。好个三郎,不愧是朕的孙子!”
李隆基攻下黑沙城之后,突厥大举撤退,战事发生了剧变,王孝杰没有禀报武则天,是以武则天还不知道。
李隆基堵住突厥是此战的关键,将士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哪能不为李隆基吹嘘的。
“三郎?”武则天更加不解了,忙问道:“此话怎讲?”
“陛下,您可知楚王是用的何法堵住突厥的?”有一个兵士竟然考问武则天了。
武承嗣虽然不爽,却不敢不遵,只得闭口不言。
在太监的带领下,这些兵士鱼贯而出,去歇息了。
“好个三郎!不愧是我的儿子!”李旦昂头挺胸,红光满面,好象是他打的似的。
“三郎攻下黑沙城?”武则天一个趔趄,差点摔在地上。
攻下黑沙城只能是梦,那比登天还要难,李旦还真不相信。
“是呀。”众人大为赞成这话,目光齐刷刷落在兵士身上。
“不好!三郎危也!”武则天脸色大变,道:“默啜本部精锐有很多强弩,若是摆出弩阵的话,三郎那点人马无论如何也是堵不住突厥。”
“陛下英明!”兵士对武则天的才思异常佩服。
狄仁伙他们也是如此想的,惊讶莫铭。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狄仁杰他们齐声颂扬。
恢复漠北都护府,用来管理大漠诸部,这是必须的。
武则天他们眼前一亮。击掌赞赏,赞不绝口,一个劲的夸赞李隆基。
“三郎厉害!”太平公主很少夸人,此时也是点头夸赞不已。
“楚王攻下黑沙城后。突厥胆寒,想要逃走,退回漠北。大帅率军追击,却是追之不及……”兵士的话被武则天打断了。
“三郎刚到,默啜率领的本部精锐就到了,情势危急,三郎要伐木立寨栅也没有时间,他用何法堵住突厥的呢?”武则天的眉头拧得很紧,思索起来。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可是,楚王那点人马,即使他先一步到达碛口,也难以堵住突厥。除非他先到的时间很长,可以伐木立寨栅。”狄仁杰眼中精光闪闪,思索着道。
李隆基出风头对他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只是李隆基太年轻了,今年不过十四岁,他能在如此大战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听这些兵士的意思,这一战李隆基的作用很大,这远远超出了李旦的设想,要他不惊都不成。
“陛下英明!”
这三件事是眼前急需做的事情,狄仁杰他们没有异议。
“嗯。这事儿得诏告天下。尤其是三郎,更应该让天下人都知道,朕有一个了不得的孙子!”武则天笑呵呵的道。
能全歼突厥,能尽屠百万突厥,李隆基居功甚伟,作为祖母,武则天倍觉有面子。
很快的,这消息就传遍了天下,天下百姓都知道李隆基的大名,都知道他的功劳。
于是乎,李隆基名满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