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夜袭阴山是一场伟大的胜利,这是无可争议的。只是,这一战留下了隐患,那就是唐朝接受了突厥的投降,没有大加杀戮,使得突厥的人口基数过大。再加上唐太宗把土肥水美的河套之地赏给了突厥,使得突厥能够快速恢复,这是突厥最终反叛的重要原因。
碛口一战,唐军屠尽百万突厥,幸存的突厥不到十万人了,其战果比起李靖夜袭阴山大得多。而且,还不留隐患。
作为这一战的参与者,而且还是建立大功的英雄,将士们得到武则天如此盛赞,谁能不自豪?
“三郎,打得不错!不愧是朕的孙子!”夸赞完将士们,武则天这才拉着李隆基的手,把李隆基好一通夸。
“这都是祖母威行天下,孙儿不过是借祖母威风罢了。”李隆基谦逊中来个顺手马屁。
这马屁拍得武则天异常欢喜,一张嘴哪里合得拢,乐呵呵的,道:“三郎不仅仗打得好,这嘴儿也挺甜的,祖母快被你给甜死了。”
眼睛瞪圆,把李隆基好一通打量,道:“三郎又长高了,还壮实了很多,嗯,最重要的是三郎更加精明了。”
战争很能锻炼人,经过战争的洗礼,李隆基的确是变化很大。个头更高了,人更壮实了,还更加成熟了,看上去就是精明人一个。
“默啜!”武则天沉声道,眼睛一翻,精光四射,冷冷的道:“默啜,你一心想恢复突厥,妄图象颉利那般打进中原,你想过你也有今日么?”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对于突厥来说。颉利可汗是个矛盾体,他既有让突厥引以自豪的辉煌,又有让突厥羞愧无地的耻辱。
“看来我还不够俊。父王都不忌妒。”李隆基调侃。
数十万大军,斩杀百万突厥,这功劳簿能不厚么?
此时的武则天。亲切之极,一点也没有九五至尊的穆穆威严,反倒象亲切的奶奶。
李隆基厚脸皮也有些羞涩,道:“祖母,你休要乱说,孙儿还小呢。”
“你……”李旦翻翻白眼,这也太自恋了,在李隆基耳朵上轻拧一下,笑道:“我是你爹,哪有爹忌妒儿子的。”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谢谢七伯。”李隆基忙道谢。
武则天拿起一本功劳簿,展开来,眼睛瞪得大大的,浏览起来。
这话如同刀子似的,剜着默啜的心,让他无地自容,恨不得有条地缝钻进去。
作为突厥的首领,他被唐军俘虏,必然没有好下场,不如死了来得痛快。然而,他却是没有勇气下手,还真是耻辱。
李隆基睁大眼睛把李显好一阵观瞧,只见李显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了,却是儒雅英俊,正一脸慈祥的看着李隆基。笑呵呵的道:“三郎,好样的!打得好!打出了我们李氏的威风!”
李隆基一挥手,立时有唐军在张说的指挥下,把功营簿带来,厚厚一撂,摆放在武则天面前。
将士们看在眼里,特别激动,打量着武则天的眼光平添几分佩服。
“陛下,该是献俘了。”李隆基神情一肃。
“呵呵!”武则天点点头,发出一阵畅笑声,道:“不愧是想学颉利的人呀,学得真象!”
“十四岁,不小了。”武则天笑着问道:“你看中哪家的闺女,给祖母说,祖母给你赐婚。”
“李氏”这两个字属于犯忌,此时的李显大为欢喜,竟然说了出来。武则天也没有当一回事,听了就听了。
最前面的一辆囚车是默啜的囚车,此时的默啜神情委顿。眼睛通红,整个人瘦了一大圈,靠着囚车的柱子半躺半靠。
“谢陛下!”将士们大为振奋。
“三郎。免礼,免礼。”李显拉着李隆基的手,轻轻拍着李隆基的手背,亲切得紧,道:“来,这是七伯给你的见面礼。”
大胜归来,献俘是重头戏,很激动人心。
“嗯。”武则天翻完,放下功劳簿,笑道:“朕粗略看了看,大为满意:你们打得好!打得非常好!最多的斩首近两百级,最少的也有三二十级,了不得!”
李隆基一招手,立时有一队唐军赶着数十辆囚车而来。
“朕的英雄们,你们放心,朕会按功劳打赏。”武则天大声保证。
武则天不先接受献俘,而是先看功劳簿,谁能不佩服?
“哈哈!”一片轰笑声响起,出自百姓和群臣之口,个个一脸的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