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袒露心扉《求推荐票!求收藏!》
仲虺此番话语没有藏掖,直接了当的道出了他自己的内心所想。
作为一个诸侯国的国君,不忌言讳在这个非常的时期说出如此之话语,着实让人佩服。
假如所遇非人,故意将此事告知夏桀,薛国就有可能面临灭国之灾,薛国的臣民就是沦为奴隶的结局。
这样严重的后果,仲虺必当会想到,尽管如此,仲虺依旧是说了出来。
因为昨日两人谈话的时候,仲虺隐约听出公子汤最后的话语意有所指,当然他也有所顾虑。
尽管是短暂的接触,也让仲虺对公子汤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对他总体做出了简单的评价。
也许一个人的嘴巴能够骗人,但是,与生俱来的性格,和后天塑造的行为举止,还有谦虚恭敬的态度以及沉着冷静的处事风格,和宽阔豁达的胸襟,再加上仁德之心,万万不是一个伪君子所能拥有的。
就算小子按照这等方法去做,如果夏王室知道以后,他们必定举兵讨伐,肯定不会允许此等势头继续壮大的。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6*9*s*h*u_b_a.c_x】
公子汤深吸一口气,叹息道:“我商国人丁单薄,难以组建庞大的军队。没有强大的军队如何征战天下?此乃其一。
懂得取舍之人必定是有大局观之人,有大局观之人才能成大事。而心态平衡了也就平和了。
拉回思绪的公子汤,拧着眉头,缓声说道:“黄帝确实值得敬佩!他的方法好是好,只是小子觉得一愁莫展。
想到此处,仲虺满意的点点头,不知道是赞同公子汤所说的话,还是对他整个人的欣赏。
“国君才高行洁,抱负远大,又有薛国为依托,何不大展拳脚顺天承意,以应黎民之所愿?”
其五,我商国地界不过弹丸之地,如何能够抗衡广阔无垠的巨人?
但是他敢肯定,仲虺最起码对他不反感,隐约还有少许的赞赏。
可是,最终黄帝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百倍的蚩尤时为何能胜呢?”
心想,仲虺之言,句句直中问题关键所在,并且涉及的也比较全面,但是,唯一不足的就是,这些话语只是大致的框架。
想到这里,公子汤停下脚步,转过身体,张开嘴想要说什么?
公子汤说出了心中的疑惑,仲虺继承薛国国君之后,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和举措。
小子也真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公子之惑,寡人定当不会有所隐瞒,公子直说便是!”
亦或是他根本就无心于天下,只是想要自己才能,能够有用武之地,造福众人。
如今的夏王室,虽失民心但是天意所受,众人皆信苍天,丝毫不敢有半点不尊,何以动其心?此乃夏王室优势之其一。
再者,怎么才能找到所谓的良臣,这种事情不是想想就能得到的,最起码要有人选。
其三,我商国朝堂之上皆是平庸之辈,无一人有经天纬地之才。
其二,夏王师征讨东夷之时,将士勇猛无敌势如破竹,寥寥数日便能成功击溃东夷。
仅仅只是两点,就如同无数大山矗立在公子汤的眼前,更别说想要做到仲虺所说的全部了。
而公子才德俱佳,何不趁势而出?”仲虺一针见血,直戳关键,借势深入了问题的中心。
同时也能看出,公子汤在利益面前,依旧能够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懂得取舍,懂得平衡。
其四,军中没有勇谋兼并之将军,亦没有运筹帷幄之帅才。
而仲虺听闻公子汤的此番话语,他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在公子汤的心中,已经有了博取天下的意图,只不过想法还比较渺小。
如此真诚的态度,公子汤如何会不知道。
诚邀贤惠修国事,遍寻志士图安邦。
“国君之诚意,小子倍感惶恐!但是,小子此时心中另有所惑,烦请国君解答!”
细想之下,前后两种说法中唯独诚邀贤惠,表达出了一丝不一祥。
不知,公子以为黄帝之作法如何?”
小子虽有鸿鹄之志,可却无博取之力!”
刚走了两步,公子汤停下脚步扭头再次看了一眼仍然没有任何变化的仲虺。
现在的薛国,无论是在经济、民生以及军事等方面的强大,在各诸侯方国中稳居前列。
兵卒得不到有效的操练和编排,何以成雄师?
更有甚者,只能依靠土坑遮风挡雨。如此之实情,如何能支撑的起军队征伐之钱粮?
与君子之言,必定要推心置腹无所不谈。
国内生产、政事亦是无可用之人管理,内政尚且不修何以治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