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是扬*州兴*化人,而兴*化和宝*应却是紧挨在一起的近邻,板桥作官前后居扬州卖画,后来成为“扬州画派”一员主将,也是赫赫有名的“扬*州八怪”之首。他先后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由于秉性刚直,不满当局腐败,他罢官归乡,取玩世不恭而关心民瘼的“怪”“逆”行动,民间流播其轶闻颇多,为后世所传颂。高泽抛开心中杂念,认真仔细的欣赏起这幅板桥的书法作品,字体带有典型“郑氏风格”的“六分半书”,以真、隶为主,并用作画的方法来书写。打开一幅板桥的书法,往往容易使人感到这是一幅画,或者说是一幅以画入字的书法。从章法上看,大小疏密,短长肥瘦,拱揖朝向,俯仰映带,参参差差。郑板桥生时多以书画作品“慰劳”一般平民,所以民间有不少真迹,但流传至今已所剩无几。鉴别字画的真伪主要看作品的风格、题款、印章和纸绢几个方面,只要发现一方面有问题,或几方面都没有问题,即可在短时间内决定取舍。高泽对这些方面还不太了解,只是知道其中的博大精深,可不是一般的人简单的能够学成的。
嗯?还有一幅字,难道是这这幅字有古怪?原来这儿没有这幅字啊,难道是最近几年才挂上去的?“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这不是咱们的近邻兴化的大名人清代的郑燮、郑板桥所作的一首描写荷的诗《芙蓉》吗?高泽肯定是研读过这首诗的,他也知道这首诗的独到之处,但凡诗人写荷,常是芙红蕖绿,出污泥而不染等词,而郑板桥的这首荷诗却独辟蹊径,写荷却整篇不提一个“荷”字,仅借描写村女桥边照水时的神态,就把水中荷之美丽表现出来——水中的荷,竟使得西施般貌美的村女顾之“自惊”、“自惜”,如此,水中荷的艳美跃然于诗意中。
那些古籍善本和藏书,高泽暂时没有去动,他知道这些书籍是外公和大舅的最爱,因为他们都是读书人,外公教过私塾,而大舅现在就是镇上中学的老师,书在他们的生活里那是不可或缺的,而这些古籍善本和藏书都是老爷子父子俩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各样的关系、方式淘换来或者买来的,视若珍宝,爱惜有加。高泽现在钟爱的是那些小人书,凭他的察颜观色和聪明伶俐的知觉,他知道外公外婆还有大舅他们都非常的喜欢他,他从这些小人书里挑几本拿回家应该会得到满足的,他可不怕他那些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的阻拦,尽管这些都是他们的,他前面可有几位大神替他挡风遮雨呢,觉得自己的小聪明小计谋就要得逞了,高泽还显稚嫩的小脸又露出了那种他惯有的“阴谋”得逞后的浅浅的坏笑。
高泽转身,刚要迈脚往门外走,突然脑子里的声音又不合时宜的响了起来:“墙上,画,墙上,画!”墙上,画?什么意思?哦,让我看墙上的画是吧,这墙上都是些又老又旧的又破的宣传画,有什么可看的,我每年来好几次,每次都会看到,没什么呀?高泽被这声音弄得有点莫名其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要不,我再看看?因为每次这个声音响起的时候,好像都给高泽带来了好东西,反正没吃过亏。看看就看看吧!
高怀远见岳父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开口说什么了,只得转移话题,和老爷子说起最近在省城发生的一些事情,让老爷子给他分析分析,出出主意。林振青年轻的时候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开过几个铺子,做过不少的买卖,也都非常的成功,这才创下了林家的这一份在当地还算不错的家业,再加上在经商之前一直在镇上教私塾,老爷子的人脉也是非常的广,曾经的学生、朋友和生意伙伴也都敬重林老爷子的为人正直诚信,不光是在镇上,就是在县城、市里,包括省城,林家还是小有影响的,林振青的名字还是叫得响的。只是林老爷子性情淡薄、为人洒脱,视名利为身外之物,颇有过去读书人的“文不爱财,武不惜死”的狂傲不羁、愤世嫉俗的气节,平常比较低调,自从把生意都交给二儿子林佩成打理之后,在家含怡弄孙,陪侍老伴,侍弄草,不再过问生意和江湖上的事情,但人是越活越精、见识非凡、经验也是越发的老辣,让高怀远是深为佩服。
高泽知道这些小人书连环画都是他们这样大的孩子梦寐以求心神向往的宝贝,在一大帮的小朋友当中,只要你有几本连环画,就会成为大伙羡慕的对象,显然,巴掌大的连环画填补了那个时代孩子们的阅读空白。《西游记》、《哪吒闹海》、《鸡毛信》、《大闹天宫》、《武松打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诸葛亮》、《小英雄来了》、《济公》等那些让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和神话,都变成手掌上的图画,孩子们都是非常喜欢的。高泽可都是把小人书当成宝贝的,看到喜欢的心仪的想方设法的要弄到手,哪怕用东西换都行,不过用钱买倒不会,他们可没有钱。为了更好的收藏到手的小人书,高泽还特地让爸爸从省城给他带了好多的那种厚厚的挂历纸,给每一本连环画都穿上保护衣,遇到梅雨天气,就不怕潮湿了,这些都是干爷教他的,干爷也给过他好几本呢!
不过观此字幅,纸面微微有些发黄,能看出来时日已经有些久远了,而两头的挂轴也有些许的磨损,按高泽的看法,这应该就是一幅年代久远的书法条幅了,至于是不是郑板桥的,这就得让爷爷和干爷来看看了,只是这幅字怎么说也是有些年代的东西,怎么就随便的挂在这儿,不妥善保存呢?难道是假的?不会吧,这几天总是听到什么假货、假货的,烦不烦啊,来件真的行不?高泽竟然有些期待这幅是真的板桥的真迹了。
管他呢,高泽转念一想,这上面所写的荷诗,自己就非常的喜欢,先把它取下来带回家去,慢慢的欣赏研究好了,反正外公放在这儿也不管它了,算便宜了自己,嘿嘿,高泽的那“阴险”的坏笑又出现在了脸上。搬了一大一小两张凳子放在靠近书轴的桌子上才费力的取下书轴,拿在面前细看,高泽越看越喜欢,越发的觉得这肯定是真的,是郑板桥的真迹,肯定的,没错,因为这时他也突然感受到脑海中的那个声音好像也发出了一种类似于“如释重负”声音,好像一颗心终于放到了肚子里的感觉,这让他放心不少。
“小泽,小泽,吃饭了,吃饭了,下来!”楼下传来了外婆慈爱的声音,高泽知道,他的美食来了,口水又有点蠢蠢欲动了。“我来了,我来了!”高泽赶紧的从桌子上下来,随便找了个袋子,把那些挑好的连环画连同卷好的书轴一起装在一起,忍着到了嘴边的口水冲下了楼,嘴巴和肚子要紧啊!
“咦?这棵树不对啊?怎么长成了这样啊?”冲下楼梯的高泽突然看见楼梯口对面的一棵银杏树有些古怪,可一时又说不出古怪在什么地方,不管了,先解决口舌之欲吧!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本文由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