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运大少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一章 小镇寻古(二)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盘大素鸡很快就下去了一半,这其中高泽做了很大的贡献,而“肉坨子”也就是狮子头,高泽也是毫不犹豫的来了两个,外婆做的狮子头深得淮扬菜的精髓,都是用六成肥肉和四成瘦肉加上葱、姜、鸡蛋等配料手工剁斩成肉泥,做成小孩拳头大小的肉丸,清蒸红烧都可,肥而不腻,肉质鲜嫩、清香味醇,那是高泽的最爱。据说,古代氽制长鱼,是将活长鱼用纱布兜扎,放入带有葱、姜、盐、醋的沸水锅内,氽至鱼身卷曲,口张开时捞出。取其脊肉烹制。成菜后鱼肉十分醇嫩,用筷子夹起,两端一垂,犹如小孩胸前的兜肚带,食时,可以汤匙兜住,故名“软兜长鱼”。

说起这狮子头,说法也是不少,传说狮子头的做法始于隋朝,是隋炀帝游幸时,到扬*州观看琼以后,留连江南,观赏了无数美景。在扬*州饱揽了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岗,四大名景以后,对园林胜景,赞赏不己,并亲自把四大名景更名为千金山,帽儿墩,平山堂,琼观。回到行宫之后,又唤来御厨,让他们对景生情,做出四个菜来,以纪念这次的江南扬*州之行(古时有用菜肴仿制园林胜景的习俗),御厨詹王,费尽心思,做出了四样名菜,这四个菜是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斩肉。隋炀帝品尝以后,非常高兴,于是乎,赐宴群臣,一时间成为佳肴,传遍江南。官宦权贵宴请宾客也都以有这四个菜为荣,奉为珍品。

见人都到齐了,外公就发话说开席,桌子还是很大的,大人少小孩多,挤挤刚好能坐,高泽刚一坐下,筷子就奔着他向往的大素鸡而去,其实他还认识做大素鸡的卢师傅呢。卢师傅的家和作坊就在前面的巷头,因为喜欢吃大素鸡,又因为住得近,一来二往的林家的人和卢师傅都成了熟人了,高泽虽然来的次数不多,但因为长得可爱俊俏、聪明伶俐的,小嘴又甜,到哪儿都是大家的宠儿、小活宝、开心果,当然很快和卢师傅也成了“老熟人”了。有时候,闻到作坊里飘来的香味,高泽还跑到作坊,看卢师傅做素鸡,每次都见卢师傅穿着专门的白大褂子,将厚<font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font-size:0;overflow:hidden;width:20px;“>(^电子书(</font>厚的一沓卜页(豆制品,百页)浸在专制的香卤里,不停地翻动着,也许是出于对美味的好奇,也许是嘴里的口水让他欲罢不能,高泽就入神地站在边上看。卢师傅见他可爱讨喜的小样子,时不时的弄点素鸡给他尝尝,乐得高泽咯咯直笑,大人叫了也不回家,赖在作坊里不走,直到卢师傅看不过去,用袋子给他装了一些,他才带着“阴谋得逞”的“坏笑”溜回去。

鳝鱼,在里下河地区俗称“长鱼”,其味甚美,俗有“小暑鳝鱼赛人参”的民谚。软兜长鱼,又称“软兜鳝鱼”,是淮扬菜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菜肴,淮扬人厚待宾客最喜欢上这道“鲜嫩可口别具一格”的菜,让宾客尝鲜,赞口不绝。这道菜还有不少的功效呢:补虚养身调理,气血双补调理,营养不良调理,产后恢复调理。据《山海经》记载:“湖灌之水,其中多鳝。”江淮地区盛产鳝鱼,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两淮庖厨擅长以鳝鱼为主料,烹制成席,名曰:“两淮长鱼席”。其菜多达108款,肴肴叠出,品品味殊。软兜长鱼,即是长鱼席中的一道名肴。“兜”字是指以前余鳝时将鳝鱼装布兜,再经精加工。

到了唐代,更是金盘玉脍,佳馔俱陈。这一天,郇国公宴客,命府中名厨韦巨元做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斩肉四道名菜,并伴有山珍海味,水陆奇珍。宾客无不叹为观止。当葵斩肉一菜端上时,只见用巨大的肉圆做成的葵心,美轮美奂,真如雄狮之头。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宾客劝酒道:“公应佩九头狮子帅印。”郇国公举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夕之会,葵肉不如改为‘狮子头’。”自此淮扬名菜,又添一道“狮子头”,红烧,清蒸,脍炙人口。

高泽这小子也是个小人精,自己狼吞虎咽的同时,也不忘给左边的外婆右边的外公夹菜,把两位老人哄得是喜开眼笑,看着他急吼吼的吃想,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而高泽却是心无旁骛,一心对付着面前的那盘蒜香味的软兜长鱼(长鱼就是鳝鱼、黄鳝),菜的品相十分诱人,只见长鱼脊背乌光烁亮,吃在嘴里软嫩异常,清鲜爽口,蒜香浓郁。

有时候卢师傅和家人徒弟聊起这素鸡的制作过程和要领,也不避着高泽。高泽也知道了,要想这素鸡做得好吃,原料、做工、火候样样马虎不得。就说这卜叶吧,是专门从氾水本地人家订做的,前一天订货,第二天早上送到。一开始,卢师傅也尝试过县城的卜叶和安丰的卜叶,做出来的口感就是不行,不正宗,后来也就别多想了,直接在氾水订做。一般人做素鸡是先成形后浸卤,就是先将卜叶卷成素鸡,然后用卤水卤制。卢师傅的素鸡则不同,是先让卜叶浸透在卤水里上味,再卷起来接着卤制。所以用这样的方法做出的素鸡有两个特点:一是有“嚼头”,二是入味。卷素鸡用的是专门的麻绳和绵布,以一支筷子为中心,紧紧地、一层一层地、上劲式地将好几张浸过卤的卜叶卷在一起,大约有胳膊粗时才停下,包上绵布,再用细麻绳紧紧地捆扎起来,一根“氾水大素鸡”坯子就算是做成了。接下来就是卤制了,据卢师傅说,以前是上蒸笼蒸,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发现水煮的效果比笼蒸的要好,还省时省力。先是坐好一口大铁锅,放入“老卤”,再放入清水,加进一个大大的调味包。当然调味包里面都有哪些东西,高泽就无从得知了。

藕夹子、烧杂烩、水晶虾饼这些可口的菜肴很快就下了高泽的肚子,倒不是林佩云平常在家不做给他吃,而是这些菜都是高泽的最爱,他就好这一口,据他自己说,就是天天吃这些他也不会厌的,更何况外婆的手艺可不是妈妈能比的。

高泽在桌上大块剁颐的时候,他还真没有意识到要怎么顾及到别人,在他心里,只要把外公外婆哄开心了就行了,因为两位老人在家里最大最有权威,再说,大舅平时最喜欢他了,因为他聪明伶俐,记忆力又是非常的惊人,不管教他什么东西,一学就会,看的书也是倒背如流,,好多的知识都是融会贯通,一点就透,你说这样的孩子谁会不喜欢呀,更何况还是自己的外甥,俗话说“外甥像舅”嘛,林佩学在别人面前说起高泽来,脸上也是特别的有光,平常没少疼爱他,每次见面都要送高泽一些书啊、连环画啊、本子、笔啊什么的。别的人也都习惯了高泽在家里的特殊地位、特殊待遇,主要是因为他最小,长得也纯真可爱讨人欢喜,再加上他聪慧过人、灵心慧智的,嘴又甜,察颜观色的本事远不是同龄的孩子能比的,自然是左右逢源,让大家都对他另眼相看了。

不过,座中就有一个人对高泽一直耿耿于怀的看不顺眼,总认为高泽一个外人抢了他的风头,爷爷奶奶的疼惜和爱宠本来应该都是自己的,而自己从小也是聪明讨喜的,虽然刚刚才上一年级,成绩在学校也是数一数二的,街面上一众同龄的小朋友也都喜欢跟在他的后面玩,俨然把他当成“老大”了。他就是不明白,高泽有什么好的,爷爷奶奶、大伯他们为什么就对高泽喜爱有加,另眼相看,而对他却是平淡得很,甚至是不闻不问的,要知道,他的爸爸妈妈可拿他当作宝贝的,也是“拿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呵护,却没有在爷爷奶奶这儿得到更多的爱怜,这让他把心中的不平不愤和微不可察的怒火都怪到了高泽的身上,而高泽自己却是一无所知,依然我行我素的该吃吃,该喝喝。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而对高泽愤愤不平的这个人是谁呢?而听下回分解吧!

本文由小说“”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的弟子怎么都是天才 超级位面交易终端 旭日神功 帝师:丑女凰后倾天下 非烟卿城:弃妃不为后 农家萌夫初养成 九夜神途 龙战春秋 这个男人明明超强却不肯通关 穿越成了条肥蛇:蛇女凝眸(第一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