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运大少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 重大发现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小日本是最早开始仿铸我国方孔圆钱的国家。小日本在公元708年奈良朝元明天皇和同元年(公元708年,相当于我国唐中宗景龙二年)开始仿效我国唐朝铸币,铸行“和同开珍”方孔圆钱。到19世纪60年代,共铸行方孔圆钱32种,其中的“宽永通宝”是铸行量最大的一种。高泽赶紧把这三枚铜钱挑了出来,找了块妈妈不用的坏布使劲的擦了几下,铜锈不深,也没深入到铜钱的里面,只是表面有些沾染了,没几下就擦干净了。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常平通宝”高泽也是知道的,朝鲜李朝仁祖李倧十一年(1633年,明崇祯六年)由常平厅设监始铸,故名“常平通宝”。至肃宗李焞五年(1678年)更以法律命定各有关厅、曹、营、监等分工铸造;及至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以机制黄铜钱问世,常平通宝铸行前后达260年之久,在中近代朝鲜货币史上占统治地位,彻底改变了此前以米、布为主的交易状态。钱分小平、折二、当五、当百四等,然无当十钱,以折二钱品种及铸量最多。时米一升四文。面文“常平通宝”为工整楷书,直读,除初铸之光背者外,背文有记监、记官、记地、记数、记值、记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以及录用“千字文”44字,版式多达数千种,不胜枚举。因为直径大小的不同也有好多的型号,通常有小平径的,折二径的,当五钱的,当百大钱径的,然因历代各地均有鼓铸,其间大小错出、轻重倒置势所难免,不一而足。高泽手中的这枚应该是早期宫铸的当五钱的“常平通宝”,后期官铸的笔画呆板、制作不精者;而有些更是文字拙劣、铜质发黑,多为私铸。

唐代的时候,中日两国交往非常密切,互派使节,唐朝文化对小日本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小日本国内多处出土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半两和五铢钱即是明证。而且,历年来出土的唐代开元通宝钱数以万计。而小日本最早的方孔圆钱“和同开宝(王尔)”钱就是仿开元通宝钱而成,在我国也有发现。到了宋、明两代,两国经济往来更加频繁,我国的钱币继续大量输往日本。后来,小日本仿铸我国宋、明的年号的钱,也用汉文,名称一样。这些钱币以及其他的日本年号钱也大批流入我国。当然,宽永通宝是最为常见的。

还有唐代的“开元通宝”,以及“宣和通宝”、“崇宁通宝”、“至通元宝”、“政和通宝”这样的,在北宋年代比较普通的铜钱,也都给堆置到了一起,嗯,<fontstyle=“float:left;line-height:0;font-size:0;overflow:hidden;width:20px;“>^最快(</font>居然还有几个“宽永通宝”,这“宽永”是哪个朝代呀,哦,对了,那可是小日本的铜钱啊!

高泽一脸得意的献了宝,得瑟完了,自然也就安份了,大人继续喝酒谈话,高泽呼得不耐烦,就拿着自己的袋子回到房间,从床下拉出爷爷给他的那只黄梨的箱子,把小人书一一的码放整齐放进箱子的一角,至于郑板桥的书轴,爷爷说回头他要找一个专门装画轴书轴的长袋子给装好保存,这么宝贵的东西,可别人为的给糟蹋了。

随意的一下子全部倒在了挨着窗户放着的那张宽大的书桌上,哗啦哗的铺了一桌,铜钱上的铜锈和灰土立刻把原本干净的桌面弄得污秽不堪了。

这不,高泽的手上不正拿着两枚铜钱,一枚是铜色黄润、文字端丽者的朝鲜的“常平通宝”,还有一枚形状、大小等方面均与宋钱相似的越南的“景兴通宝”,高泽一开始还以为是宋钱呢。

高泽记得好像在一本什么书上看到过有“宽永通宝”的介绍,宽永通宝是小日本历史上铸量最大、铸期最长、版别最多的一种钱币,同时也是流入我国数量最多的外国钱币之一。它始铸于日本第108代后水尾天皇宽永三年(1626年),从1636年开始大量铸造。当时小日本各地的钱炉均有铸造,至明治初年还在使用,前后流通长达240余年,后因德川幕府灭亡而废止。

那些珍珠都交给了爷爷,爷爷说回头带到省城的店铺里,让店里的珠宝师傅给加工一下,给妈妈林佩云做珍珠项链和耳坠,用不了的,就放在店里做展示,也好让店里的专业人员对珍珠时常的清理和保养,省得放在高泽这儿给弄的黯然失色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高泽自然是没话可说。

从干爷那儿敲来的那对矮桩狮子头的核桃给了爷爷,外公送的珍贵的文房四宝也别收起来了,就放在爷爷的书案上好了,让和爷爷就用这些难得的文房用具,书写幸福的生活和人生好了。

宽永钱遍及我国城乡各地,东南沿海各省更是多见。而象朝鲜的“常平通宝”、越南的“景兴通宝”等不断发现。正是这些钱币的存在,反映着我国古老文化对历史文化所起到的具大作用,并成为中日两国以及其他邻国友好往来的历史实物见证。

那一大袋子的铜钱也都放在箱子里,高泽随手拿了出来,还挺沉的,挺压手的,高泽

小日本于“宽永”二年(公元1625年,相当于明熹宗天启五年)开始铸造“宽永通宝”铜钱,历经天明天皇至孝明天皇等十个皇朝,到1867年(相当于我国的清同冶六年)止,长达242年之久。

祺祥是同治皇帝第一个年号,当时提出时即有大臣因“祺”“祥”两字意思相近而持反对意见,具有强烈权利欲的慈禧太后则以她和慈安的名义,联络当时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訢,于九月三十日发动宫廷政变,逮捕八大臣,并将肃顺等三人处死。这是就清史中有名的“辛酉政变”,又称“祺祥政变”。不久,慈禧采纳大学士周祖培奏议,废止“祺祥”年号,停铸“祺祥”钱,改用“同治”年号,并铸“同治通宝”钱币。这样一来,“祺祥”年号钱也不能颂布铸行了。

清王朝从顺治至宣统历经267年,共继位10个皇帝,立年号十一个,其中咸丰帝之子载淳曾立过“祺祥”和“同治”两个年号。在一些历代纪元表中,因“祺祥”年号仅仅存在了69天而未载入。

“祺祥”年号是在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确定的,并于八月始铸,还未发行,十月五日即被勒令废除,“祺祥”年号仅存69天。铸币回炉铸为“同治”钱(1861年),与祺祥重宝一起并称为中国寿命最短的钱币,当时所铸多为样币,流通币几乎全部收回,刚刚预铸好的一批新钱未及来年使用便遭熔毁。

幸好有极少量祺祥钱被铸钱局的铸匠和经办人私自存留,逃避过了被熔铸的命运。流传至今,祺祥钱已成为了清代年号钱中的稀有珍品。

这段荒唐的历史高泽早在清史中看过,自然知道这三枚“祺祥通宝”的贵重和不凡,看来,又捡到好东西了,这可是三枚啊,一想到这,高泽不免激动起来,哈哈,哈哈,运气不错,运气不错啊!随即夸张兴奋的声音响了起来:“爷爷,干爷,有重大发现,重大发现啊!”

本文由小说“”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的弟子怎么都是天才 超级位面交易终端 旭日神功 帝师:丑女凰后倾天下 非烟卿城:弃妃不为后 农家萌夫初养成 九夜神途 龙战春秋 这个男人明明超强却不肯通关 穿越成了条肥蛇:蛇女凝眸(第一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