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
初平元年间,农历庚午。
各地诸侯纷纷起兵讨伐董卓,硝烟弥漫在整个洛阳城内,各大势力紧盯着洛阳城。
同年二月,董卓胁汉献帝迁都长安,又驱数百万洛阳百姓同行,途中百姓遭军队抄掠践踏,饥饿劳累加上天灾人祸,死者不计人数。
大火将这座城都淹没,而离这不远的残破茅屋里,斑驳的墙上映照的火光中,有着不一样的光芒。
“夫人,您再使把劲,孩子就快出来了,再不生城里的官兵就要找到这里了,到时候就不好办了!”
昏暗的灯光下,一名老妇佝偻着身子将一块破布在缺了口的铜盆中随意漱洗了一下,拧干水分将躺在临时用茅草铺在石床上的女人擦了一把汗。
那女人痛苦的呻吟一声,头上刚擦的汗顷刻间又渗了出来。
屋外的刘大听到孩子哭声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激动的站起来推开那个陈旧的木门,向自己的娘子大步走去,看到陈氏只是有些虚弱并无大碍后心里的石头才终于放下。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刘氏除了哭别的都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她的夫君就是自己的天,就算把自己抛弃在这里自己也是不会有怨言的。
刘子苓知道阿娘话里的意思,自己差点也没忍住哭,但是想到阿爹说只有女人才会哭只能将泪强逼回去。
他们一路从城中跑出来,城里的人们像是疯了一样,那些穿着战服的官兵到处抓人放火,他害怕极了,也害怕阿娘出事。
长时间的奔波加上风餐露宿,她能感受到自己力气在一点一点消失殆尽,旁边的老妇还在机械的重复着洗破布,擦汗的动作,甚至还是一直重复着刚刚说的话。陈氏恍惚间听到屋外夫君刘大的低语喃喃声,自己孩子还在努力的掂着脚担心的模样。
待看清来人之后惊喜若狂。
年仅六岁的刘子苓掂着脚,努力从那已经破烂不堪被风雨侵蚀。发霉的随便用茅草堵住的窗户看去,想知道自己的阿母为什么那么痛苦。
在母子两个悲痛的时候,刘大将东西草草的收拾了一下,把灯油的痕迹用泥巴盖住,血迹用草擦拭。最后孩子用自己的衣物裹好,犹豫了尚会将孩子交给了站在一边的刘子苓抱。
陈氏心疼的看着跪在地上疼的龇牙咧嘴刘子苓,坚持要下来自己走。刘大慌的不行,他现在很想去吧自己的儿子扶起来安慰安慰,也想看看自己的女儿有没有饿,可是一旦多做停留就更加危险,约好等候的船只不知道还是否在。
刘大将孩子抱到陈氏的身边,一家三口围着刚出生的孩子,孩子脸上的胎脂还没有脱落,皱巴巴的像个小猴子,刘大这才想起来接生的喜婆不见了,而孩子襁褓里,放着一块栩栩如生的孔雀玉佩。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阿苓啊,这是你的妹妹,我们做兄长的是不是要保护自己的妹妹?”得到自己的儿子回答后,刘大将收拾好的物品挂在自己的脖子上,转身走向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