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又没什么文化,干脆就用那些好听的草药名为名。屋里的刘子苓正向着刘兰芝将玉家家里有多铺张浪费,有多奢侈败家,说的刘兰芝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干饼咽口水。
“玉老兄啊,你酒量可是我见的数一数二好的,就冲着你陪我一起喝的面上,我就算喝倒下也要陪着。”刘大已经喝的跟玉华勾肩搭背,两个亲热的像亲兄弟一样。
刘子苓玩了半天也累极了,也不等阿娘拿来的茶水几口并做一口的吃,呛的拍拍自己的胸口就接着吞咽。
刘兰芝一看就认出,这竟是玫瑰酥。
几个做在李家绣鞋的大人看着纷纷笑起来,孩子们就是哪热闹去哪。有的知情的就夸起来李二狗手巧的很。
隔壁的刘家围着满是酒气的刘大,陈氏将刘大的靴脱下,刘子苓去打了热水过来,刘兰芝将桌子上的茶水递去。
旁边站着的小厮立马识趣的走上前,将倒在玉华肩膀上的刘大扶起,往隔壁送去。
这傻小子,晚上不会被打吧?
刘大睡的呼噜声四起,站在院子里似乎都能听到声音。
玉姐儿穿戴都不似寻常人家,时不时就会拿过来一些稀罕物。
但笑起来,还像是个傻小子。
这么精致的点心当时还是太守赏给焦仲卿,玉家一个做跑马生意的竟能随随便便就送人这等东西?
她常见隔壁出的几个妇人,听闻都是玉家的小妾,家中雇的仆人也有好几个,这明明是大户人家,怎的会来这种穷乡避壤。
孩子们开始怂恿这二狗拿着纸鸢出去,二狗也是跃跃欲试,连忙招呼着刘子苓兄妹出去一起玩。
也不知道这么大的纸鸢二狗用了他阿娘多少布,早知道布可是惜贵着呢!
玉华肯定是不喜的,玉家需要一个顶梁柱在家,玉华天天在外跑都是让玉姐儿镇住家的,这也是玉姐儿性格形成的一大原因。
二狗带着刘子苓兄妹进了屋,其他几个孩子见状立马跟上,几个人立马挤满了院子。
二狗和他的名字一样,浑身鬼点子,却一点都没用上正处,垂髫的年龄却是做的有一手的好工匠活。
刘大思索不出门道,只得出门去找自己的隔壁知己玉华。
李二狗拿出来纸鸢之后,几个小孩立马涌上前,还有人甚至想上手去摸,被二狗伸手打开。
刘兰芝更加怀疑玉家人的身份,更担心自己的阿爹。
玉华喝的也是大了脑袋,他从来没遇到这么能喝的,自己的酒量喝倒整个营,如今一个刘大就让自己有点晕乎。
二狗长的黝黑无比,比着同龄的刘子苓看着更健壮一些,眼睛大又有神,满眼闪着令人羡慕的光,鼻子下面竟然开始生出黑色的柔毛,声音也是有着向成熟期过渡的沙哑。
农家一般只吃两顿饭,看日而吃看日而息,饿了就用简单的干饼添肚。
那纸鸢有一人多高,骨架用的是竹子固定,上面糊着五颜六色的布,纸鸢尾部那里还拖着长长的红色布条,等翻身看才发现,那五颜六色组成的布竟然像是个小鸡。
二狗是刘子苓的发小,名字就叫做二狗,村里面的觉得一般越是难听的名字越是好养活。
而刘大就觉得,自己的孩子取名就不能随便,不能像自己一家刘大、刘二、刘三....
“子苓,我就一直等着你过来呢,这些人都要看我都没让看,就想着等着你和阿芷妹看。”
陈氏站起来连忙迎上去,笑道:“真是不巧,方才我们几个才吃罢饭,我们就不去了。”
刘兰芝看到二狗只觉得亲切,上一世自己并不知晓他对自己有意,等到弱冠之年都尚未娶亲。只知自己当初受委屈的时候,他是唯一一个帮自己说话的人。
玉华整理一下衣角,等着玉姐儿走来,张口喝一口浓茶盖一下酒味。
玉姐儿急的心里发苦,又被自己阿爹看透心思难堪,最后只能靠着阿爹离开。
“玉姐儿,你莫要再使小性子,北上采草药那事别以为和你刘叔说了我就会答应你,这不是小事,你可知我们来这里为了什么,莫想一些无关的事。”
“婶婶,刘叔今日晌午在我家吃了,我阿爹还让我来央你们一同去,现在就等你们人了。”玉姐儿听到有人回答就推开院门向屋里走去。
不一会,就听着玉家喂马的小厮跑来,送来了一盒精致的点心。
陈氏收拾好了之后,喊着刘兰芝帮忙烧火,又吩咐着刘子苓去捡一点柴。
陈氏挑好了要熬制的药草,按着比例分好,装进熬药的瓷罐里,一个一个的放好。
刘兰芝欣喜又紧张,上一世就是这个时候,本应是阿爹熬制草药,但应不知为何耽误,阿娘就自己一个人熬制。
在熬制时,药罐突然崩裂,阿娘慌去查看,被扬起的滚烫木柴烫伤。
刘兰芝紧盯着药罐,预算这时间,心里飞快的想着一会要怎么支开阿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