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原因。”仇战想了想说道:“其一、鬼子正在宜兴补充,吴兴一战鬼子的消耗一定不少,目前陆路补给在尽量满足进攻部队。“原来老喜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呀。”袁百昌感叹地说道。他一直说要跟着仇战而不是老喜,是因为仇战的遭遇与他的遭遇是一样,而且又是老乡亲近自然一些。现在老喜也有一样的遭遇,他自然地把老喜也划到他们的团队之中。
“仇战,你呢?”老喜问道。
“只要鬼子攻下广德,那么就可以把这支部队包了饺子。他们为什么不干?而广德既然差不多要攻下来了,对面的部队为什么不撤?”老喜问道。
“红军怎么样?”仇战问道。在学校里他见过很多激进的同学,也知道他们是受到了红军高层的影响。
一样的遭遇,一样的目的。勾通起来,行动起来更容易一些,共同语言更多一些。他们俩加上老喜,就象一个铁三角一样稳定。
“只是差不多而已。”仇战笑道:“如果鬼子进攻对面的阵地,那么川军一定会向天目山区收缩,反而会造成南线作战的压力。还不如让川军在强大的压力之下自己退回天目山区。击其一面不如攻其一点。”
而且仇战是在获得了鬼子的整个南京作战军事行动这种绝密的情报之下分析的,在没有得到这种情报之下的国军高级将领也分析得没有仇战这么精辟。他们能提出什么意见呢?只是感觉到仇战比他们的师长分析得还有道理。
宜兴方向的鬼子并没有进攻阵地,也没有进攻阵地的想法。这个局面看上去有点诡异,以川军这种布局,鬼子应该要进攻阵地对川军的左翼形成压力,以加快川军溃败的速度,减轻鬼子进攻部队的压力。
“我赞同袁哥的意见。只是在我们返回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周密的计划。”仇战想了想说道。
按正常的战术思维老喜的分析没有错。用不着全线压上,只要他们向这个方向移动几公里摆出一个阵势就会给川军形成一种强大的压力。
“你这种态度会寒了弟兄们的心。”老喜瞪了他一眼说道。袁百昌只好闭嘴不语。他的话如果让其他弟兄听到了肯定会不舒服,毕竟他们是结拜过的弟兄。
到了南京外围就什么都好说了。归建的归建,返回的返回。归建的只要进入国民军阵地报上名字核实后就可归建。返回的到是会有点麻烦,会出现与鬼子进攻部队遭遇的危险。
“虽然他们只有一个师团进攻宣城,侧翼有其他部队的策应,应该很安全。再说川军也不敢放开手脚地进攻。
“我认为不急。”袁百昌说道:“我们后一阶段可以说没有什么阻碍了。没有必要拿命去冒这个险。”
“嗯。”仇战认真地点了点头。老喜的话对于他来说是无法违抗的意旨,他说什么仇战也会记在心中。知道老喜的遭遇之后仇战感觉到自己的心与老喜的心连得更紧了,这种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优点,就看我们今后怎么发挥他的优势。”老喜忙劝道。
“好吧,我们三人是决定了。其他人随他们自己的意思。”老喜认真的说道。他不想给弟兄们留下一下搞分裂的话柄。
“大家都过来一下。”老喜的声音传了过来。仇战和袁百昌从简易阵地上站了起来走向山头。
“他们的高官很平易近人,讲话很随和。他们提倡官兵平等,提倡缴获一切归公,他们提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老喜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情况后又用严肃的表情说道:“仇战,记住了,军人不要干涉政治!最好是远离政治。我们只要杀鬼子就行。”
“好。我去征求一下老胡他们的意见。”老喜点了点头离开。已经把最紧要的事情商量好了,他放心地离开。
“大家提点意见?”见众人没有点评,仇战只好提醒大家评评。此时众人还在错锷之中,没有想到仇战还说出这种打击人的话来。
“仇战,你太打击人了!”杜慧瞪了他一眼说道。
“我想问一个问题。”老喜用成人之美的表情说道:“为什么鬼子不加快南线进攻的速度?他们越快占领芜湖和当涂堵住南京守军的退路然后进攻北岸迂回包抄,战局就对鬼子越有利。”
“我军的动静全部在鬼子的掌握之中。”仇战想了想解释道:“同样我军对鬼子的战略目的我军也很清楚。应该不是把南京守军撤退的路线放在南部,而是放在了长江北岸。鬼子只要在南京攻防战之前占领芜湖和当涂即可。
从另一个方面考虑,鬼子还希望川军和其他部队从山区增援南京,好被他们一锅端了。其用心不可谓不毒辣!”
本文由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