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并不知道仇战的心思,就算她自己有一个小组,仇战也不会让她离开自己的视线。仇战能放心她们这支娘子军?“野炮调不上,用于南昌城防不能移动,迫击炮和山炮已经全悉调上去了。”路小璐说道。仇战叹了一口气,炮火的优势不足,接下来完全是拼命的活了。
一张合围的地图出现在仇战的脑子里,第74军位于南部城门山之扁担山、张古山、八宝山一线。第4军位于东线大金山、小金山一线,第66军位于第4军右翼作预备队。
其二、参战部队番号,投入位置和顺序。不难看出这些资料是前后矛盾,经不起推敲。其三、鬼子进攻的时间点有误差,都没有想到部队作战时先头部队与后继部队之间的时间差。
“白家老三向我讨教了一下,也介绍了一些网上的资料。”仇老笑道:“疑点归纳为:其一、敌我双方伤亡人数,特别是日军的伤亡数字。
“待命中。”仇战说道。路小璐发完电报收拾了一下看着仇战。
在这方面他们比中国人更喜欢以成败论英雄,更加虚伪,只是从这些资料中进行推敲出来的,带着浓厚的个人情感和见解。其三、当时留在战场上没有逃离的百姓活着的并不多,活下来的也并不了解实情。更多的也只是凭着处理完的战场进行猜测。
赵政国点了点头,他一直都觉得仇老讲得很合理,只是为了让读者能更接受这段真实的历史而想请仇战做出解释。
其二、日军公布的相关资料有限,其可信度也是那么高(见仇老对中日双方就106师团伤亡数据的评价)。
那么我们就先分析一下这些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其一、国民军将领回忆录中真正参战的并不多,我曾说过参战的将领因为保密原则和谁也不想回忆那段历史在回忆中只是一笔带过。正因为这一点才造成关于万家岭战役没有详细准确的资料。
其中一个联队已经准备向白水街方向移动,配合尖山之敌西进。我建议对日军第106师团进行合围。做好承受东西两线进攻压力的准备。”
足有一个旅团的兵力在这片开阔的谷地中展开。另一支部队仍然在向大金山方向进攻。仇战低声说道:“小路与司令部联系:小金山阵地已失,约有一个旅团的兵力进入背溪街阵地前谷中。
路小璐打开电台向司令部汇报情况,良久路小璐说道:“司令部已经启动合围计划,第74军阻当城门山之敌,李汉魂部阻击西进之敌。第8军暗中占领聂桥一线,目前不宜过早暴露我们的意图。”
一天的战斗结束了,晚上又接着是夜袭,子弹声炮声闹腾了一个晚上。一直到天亮才停下来,鬼子好不容易吃上一顿安静的早饭。然后又开始进攻小金山阵地。战斗非常惨烈,看得仇战都有点热血沸腾。
9月28日,鬼子的攻势明显加强,炮弹呼啸着飞向小金山。在鬼子强大的攻势之下小金山阵地上的中国军队不得不后撤。鬼子冲上来占领了小金山阵地。随后被压缩在谷地的鬼子就开闸的水一般涌入第74军的背溪街阵地前。
以南田村为中心(第106师团司令部所在位置。),一部分向西部五星村方向进攻,一部分向东南曙光村进攻。
要分析出真实的情况我们应该以当时使用的军事理论为基础进行推演,只有这样才能还原当时的战斗情况。战斗不是打群架一拥而上了事,这往往不能解决问题。
“为的就是不要暴露我们合围106师团的秘密。”仇老看了赵政国一眼继续接着讲了起来:“……”
随着兵力展开,鬼子的后续部队接踵而来。西进的应该是一个鬼子联队,离开后马上就又有一个联队补充上来。继续开始战斗。
用现代地名说明:日军的位置是这样的,以磨溪村为中心,一部分向西部尖山村方向进攻,一部分向东部金山村方向进攻。
纵观国民军的所有战斗,习惯于集团军作战。他们建制分明,投入部队的顺序清楚明白。可以说是标准的用兵模式。
东线就是东线作战,不可能会突然出现到西线。一个军不会分成几个部分作战。一个集团军会尽量于一个位置活动。这一切都是为了方便指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指挥官不会出现兼顾不来的问题,在战场上才不会出现指挥混乱的局面。
万家岭之战是有点特殊,在运动战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番号混乱的情况。但按照国民军的指挥体系来说,这种混乱也不是无序的。
以万家岭之战为例。薛岳会设东线指挥和西线指挥。东线的主要兵力是吴奇伟的第9集团军,自然会由吴奇伟统一指挥。他对自己的部队知根知底,自然不会交给其他人指挥。第66军是万家岭之战前拔给他的,这也是战略安排的需要。也是有意图的。
这样他节制的是东线的第4、8、66再加上俞济时的第74军也全交给他了。这东线作战地位重要防御面宽,吴奇伟所带的部队又都是国民军直系精锐部队这前敌指挥之职也就是他的了。
本書源自看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