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闻听说来了新同窗,没急着回家,难得的拉了林修远打探消息。李青书转身,见是林修远和林子闻,兴奋的起身,“修远,子闻,你们怎么在这里。”
家里最近,主要还是忙着地里的活计,偶尔分出来些时间,抓了不少的泥鳅养着。
李青书,在她们心里也还是个孩子。
几个妇人忙活了一大早,生怕忘了啥。
卤肉,泡椒竹笋,香辣大虾,油炸小鱼干,油炸排骨,青椒酿肉,腊肉片,泥鳅面,等等等等。
宿舍里还有两个同窗,此时正打了饭回来吃。
说完,叫叫旁边的人,跑向了食堂。
李青书知晓家里人的心思,也就喊了两个好友一同前去,眼底漫上喜悦,“走吧,一起去吃饭。”
所以头天晚上,老爷子就去找了村长,问有没有要给修远带的东西,最后从村长家带了一个大包裹回来。
这天,李青山和李青河架着牛车,准备载了泥鳅运去福满楼。
李青书拿出早些买的野果子,“你们尝尝,想不到居然跟你们俩是同窗,真是幸运。”
饭罢,收拾了碗筷,一群人又围坐在石榴树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最激动的莫过于李青河和云扬了。
青山书院,李青书和云白到的时候,已经是临近下午下学的时候。
李青书和林修远住在一起,家里人还不知道,只知道在同一书院。
当然,今天的主场还是几个孩子,家里的人,有意无意,把决定权给了几个孩子。
家里好吃的,几个妇人恨不得全给带上。
林子闻自顾自的坐下,“这不听说来了新同窗,想着会不会是你,就跟着修远来看看。”
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一家人共同成长,互相支持,真好。
林修远是村子里来的学子,在书院里,很少有玩得好的伙伴。
美味的面又吸引过来众人的注意力,桌上又是一阵唏哩呼噜。
就这样,在几个大人的补充下,计划的框架形成了。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听着几个孩子的想法,虽然稚嫩,但足够让人骄傲。
李青山背着篓子,提了篮子,挎着包袱,往清水书院去。
云白也很快的融入了圈子,与书院的同窗相处甚欢。
等走到了,差不多几个孩子也该下学了。
老爷子也心情激动,深有所感,以前吃不饱饭的日子太艰难了,“先吃面,待会再商量。”
这年纪,风月都美好,爱恨都浪漫。
牛车哒哒哒的朝清水镇赶去,天高云淡。
林子闻也不害羞,直接上手,“你这吃食真够多的。”
几个孩子也是,漫山遍野的跑,抓大虾,摘野果,晒干,乱七八糟的也带上了不少。
就连池老也忍不住发表了不少自己的看法,这般温暖的李家小院,让人忍不住想要融入进去。
牛车上的篓子里,满满当当的,放了不少家里带的东西。
林子闻心直口快,“会不会不够啊,我还是去食堂吧。”
当然,在看到满桌子的食物那一幕时,啪啪打脸。
云白最早过来,毕竟还是个孩子,老远看见自家爹,就扑上去。
不得不说,家里几个活宝的影响力还是挺强大的。
“爹,你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
啦啦啦,我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