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传说中西汉已经存在火炕,但是周毅在川蜀地区却没有发现这样的设施,于是断定这个地方还没有炕的存在。而他的想法比原始的东北大炕可要疯狂得多。以后所有的资金的明细,我都会通过《青报》发布,大家可以在上面去查阅。并且从明年开始,咱们《青报》改为初五发行,我需要用五天的时间进行数据统计,然后在每个月初十之前给各位结算一次分红。
“多谢各位的抬爱,周某受宠若惊,这样,既然大家都有这份心意,那我们就不设上限,你们想要认筹多少的都可以先过来我这里登记一下。”周毅拱手抱拳,决定一个人也不得罪,一万贯是他的最低要求,数量自然是多多益善。
这样优厚的福利待遇,让所有的人都趋之若鹜,只要进入胜利钢铁坊工作,每一个月的收入都是固定的,不再像之前自己开作坊那样靠生意吃饭,等于是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一下子凑到了一半,周毅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开的价格太低了。不过想想也是,对于张仲这种去一次**都可以三千贯的人来说,一万贯确实不在话下——尽管有两千贯是在了周毅自己身上。
俗话说的好,有钱能使鬼推磨,周毅不缺钱,所以有很多鬼来替他推磨,半个月的时间,铁牛家的铺子已经扩大了七倍。正式向官府备案成立胜利钢铁坊。
铁牛说道:“还行,过几天就弄好了,怎么?现在就要开工吗?”
当然,这第三车间更多的意义是充当仓库,毕竟每家每户的屋子都不同,他们需要根据房屋的大小来制作不同的设备,不过原理和样式都没有区别,不需要周毅手把手教他们怎么改。
大家都是有素质的人,周毅拿着纸笔一个一个的记录起来,大家还真的是,没人出两千贯,不多也不少,那些有实力的见大家都出的是两千贯,也不当那出头鸟,随个大流。而那些资本不怎么雄厚的,见大家都是两千贯的数,自己要是出少了怕人笑话,于是咬牙报上了两千贯的数额。
“我让你们改造,现在完成得怎么样了?”周毅问。
铺子里面有三个隔间,分别具备不同的功能,第一个熔铸钢水车间,采用周毅提供的配方生产强度好的优质钢材。
“我现在就有一种办法,能够让你们在秋冬季节的时候,不仅仅能够保持屋子里的暖和,而且不管多长的时间都不会闻到这样讨厌的气味,而这个办法也就是我今天拿出来与大家分享的东西。如果大家能够踊跃投股的话,它将会是我们胜利合作社推出的第一件商品,你们觉得,这件商品会有市场吗?”
“这个你也能有办法?”张仲瞪大了眼睛,不仅仅是他,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来。
周毅颇有些自豪地说道:“那是自然的,当着在做各位的面,难不成我还会睁着眼睛说瞎话?既然我说出这话来了,自然就会有我的一套方案,若是能成的话,你们觉得这中间能有多大利润?整个青神县多少屋子?”
“恩,那么今天这个会可以说是圆满成功了,希望大家明天晚上宵禁之前就能够把钱拿到我这里来,然后发给各位股权书,这个股权书我已经在官府备案,若是我哪天赖账了,各位直接拿着这东西就可以上官府告我去。
周毅的想法便是打造一个类似东北大炕的系统,燃烧蜂窝煤,不管是晚上睡觉还是白天生活,都能够产生热量维持温度。
周毅说道:“那倒不是,你尽量把你的地方弄大一些,给你半个月的时间,把周围能用的地方都用起来,来我给你画个设计图,你就按照图上这样去造,很简单的,钱无所谓,要的就是速度。”
“咳咳……既然两位小兄弟都这样踊跃,我这个老头子也不能就在这里看热闹,那我也出个两千贯。”刘老爷子发话了。
一切都在按照周毅设想的发展,而这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周毅所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在青神县,就连其他附近的县甚至是眉州都有所耳闻,大家都知道了一个写出了能与《红楼梦》比肩的奇书的读书人钱干了那些低贱的商人干的事情。
但是周毅并没有士农工商这样的觉悟,他始终认为能赚钱,并且有能力守着这些钱,就算成功了,其他的并不需要过多在意。
除此之外,在仁寿县,周毅组织的一支采矿队伍,正在开采一个煤矿,黝黑的矿石源源不断地运送回了青神县,堆放在城外开工建造的煤厂。
大家都在忙碌起来,青神县的青壮年劳动力似乎都在为周毅工作。对于这种现象,苏嘉明当然不会阻止,周毅所做的任何事情他都可以收税,只要不造反,不祸国殃民,他当然不会管,谁会跟自己的钱过不去呢?
终于,十一月初一,第一批取暖设施开始建造。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