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了精美的点心,这些读书人马上就开始为官家歌功颂德起来,说这是爱才惜才云云,更有甚者,痛哭流涕,双膝跪地,朝内宫拜服。
对于这些人的行为周毅不好多做评判,反正他觉得自己以后也是要为这个国家服务的,那么吃国家领导人一顿饭这并不算什么稀奇事?
他心中没有那么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等于封建等级的认识还停留在苏嘉明能够抄他的家和不抄他的家之间的水平。
过了一会儿,听见了钟声,原来是卯时到了,一般这个时辰,各个衙门单位就已经开始上班,称之为点卯。看来今天大家也都要“点卯”了。
手中的灯笼拿进皇宫里面去自然不像话,于是放在这殿中,有人专门保管的。然后大家都往讲武殿的方向去了。
讲武殿中,早已经依次排开了数百张长桌,桌子上放着笔墨纸砚,周毅他们这些人进去的时候,都安排有两个宦官为他们搜身。
想起自己全身上下被两个性别不明的人摸来摸去,周毅就感觉到浑身恶寒。但是没有办法,待会儿官家也会要来这里,为了防止有人刺杀,自然要这样折腾一番。
作弊大家倒是没想过,当着官家的面作弊,你不想活了吗?
后悔已经没有用了,周毅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他心存侥幸,因为殿试不用考四书五经,而是策论,官家随便出题目,大家作答。这样一来,周毅的超远见识就能够发挥作用,不至于发生交白卷那么尴尬的事情。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两个时辰之后,考试结束,宦官下来将试卷收上去给赵佶查阅,而这些举人考生则在原地等候,因为殿试是当场宣布结果的。那刺激的程度直逼购买了大量即开型彩票,能不能中,不用隔夜就能够知道结果。
众人按照安排的位置坐好,周毅发觉在座的数百人中,以中年人居多,甚至还有白发苍苍身材佝偻的老者,听着他们喘粗气的声音,周毅很担心待会儿会不会一紧张就嗝屁了。要是死在了这讲武殿上,不知道算不算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荣耀事。
还记得宋开宝六年,翰林学士李仿知贡举,主持在东京贡院进行的全国会试。经过各场会试,共录取进士、各科及第者三十八人。其中有两人在召对时因“材质最陋,对问失次“而被黜落。
下面没有人回话,自然不会有那么蠢的人自己站出来。赵佶咆哮了几声,然后厉声厉色地说道:“很好,不说话是,都欺负到朕的头上来了,那还了得?等朕一一查探过后,必然会追究到底。”
看了看考生姓名,果然就是周毅,赵佶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不由得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丝笑容来。
宋太祖下诏从落第者中选出一百九十五人和已中的三十六人,在讲武殿进行复试,由宋太祖亲自主持,结果又有一百二十七人及第,而原录取的人中又有十人落选。
想想,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这可不比高考作弊,抓了就抓了,现在作弊,还作到官家这里来了,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随后,在心中给梁启超说了几句好话,然后下笔如有神助。
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是文人的幸福,是士大夫的胜利!
他毫不犹豫地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中国”四个字。
周毅心中一惊,还真是有人交白卷的,这也太大胆了。
看了大家一眼,赵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淡淡的说道:“开始。”
张榜后,朝野大哗,李仿降职。这次科举案,不仅成为殿试的发端,而且自此确立了封建社会的三级考试制度。
他也没有宣布题目,而他旁边的宦官却马上展开一幅字,上面只有两个大字:“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