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既然已经横下心来了,那他就什么都不会去管了,全神贯注地做自己的事情,半个时辰之后,他终于将所有的东西全部都写上了,足足写了三张纸,看起来好像很复杂的样子,实际上用公式来表示却是几行就能够说明白。周毅听得整个人都呆了,一千金黄金啊,按照三十的比例那就是三万斤白银啊,一斤是十六两,三万斤是……卧槽,这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皇上,这种借贷记账法只不过是微臣自己想的一点小玩意儿,微臣自己觉得有效罢了,只是就这么样推行全国,是不是太草率了?”周毅小心翼翼地问道,如果赵佶现在改变主意的话,自己一定会跪下来叩谢皇恩浩荡的。
“汝之记账法深得朕心,造福万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朕赐你黄金千金,绢万匹。”
见周毅写好了,马上就有宦官过来将周毅写的东西整理好拿到赵佶的面前去。赵佶兴致勃勃地看起来,一边看一边叫好,他没叫一声周毅就能够感觉到周围的目光毒辣一分,这让他如坐针毡的感觉就是实在一分。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赵佶赶快宣布下朝,然后自己逃出皇宫,去真定府也好,回青神县也好,总而言之不要呆在京城。不然的话可能在睡梦之中就人头落地。不管在什么朝代都一样,只要你挡了他的财路,他绝对能够让你人头落地。
这话一出口,周毅顿时感觉到后背有无数道眼光紧紧的盯着自己看,这些目光就好像是刮骨的钢刀一样,在自己的身上扫来扫去。周毅心中哀叹,本着不得罪人的精神。却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祸从口出,果然是祸从口出啊。如果这些眼光可以杀人的话,周毅觉得自己已经被碎尸万段了。
周毅赶紧跪下。
而那赵佶完全不能明白周毅的心思。他脸上笑容不减,说道:“周爱卿这话朕可就不爱听了。既然在你身上的行得通,那在别人身上怎么就行不通了?有这么好的东西都还要藏拙,这可不是一个好臣子的本分哪。”
但是这个时候吐槽已经没有用了,所谓骑虎难下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感觉,现在赵佶看着他,童贯看着他,还有高俅看着他,蔡京看着他,朱勔看着他,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能不写吗?
童贯在不出京城的时候可是赵佶的贴身宦官,上朝的时候就站在赵佶的身边的,现在听了赵佶的吩咐,他朝周毅看了一眼,周毅被他看得浑身一哆嗦。然后才让人给送上笔墨纸砚。
知道这一茬是怎么都绕不过去了,周毅默默地在心里面给周围的这些大臣们道歉,真诚地希望自己出去之后他们不要把自己打了,毕竟自己没有装逼,这一切都是赵佶逼的。
“好,臣回去之后马上就将借贷之法呈上。”周毅很是无奈。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通常又全称为借贷复式记账法。它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赵佶当场就让人将周毅的这记账之法誊抄,随后颁行,当然那都是以后的事了,这大朝的现场还是以述职为主要基调。
周毅这里耽搁了足足一个半时辰,冬天的日子本来就不长,等周毅述职完毕走到自己的位置上面的时候,天空之中的太阳早已经落到山的那一边去了,白云下面只有火红色的云朵,倒是显得更加好看。
周毅想想以后的日子,似乎十分不好过了,不由得在心里面哀叹,这真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啊。
到晚上的时候,述职终于算是结束了,赵佶和大家一样,一天的时间里面粒米未进,这一点周毅倒是十分钦佩,没有做出你们在这里等着老子先去吃饭这样的壮举来,比后代的领导要好多了。
文武百官下朝,还记得上朝的时候,周毅的身边总能冒出来不是这里就是那里的官员来找他聊天,但是离开的时候,大家都离他远远地,仿佛他就是一个硕大无比的人形病毒,谁挨上他谁就倒霉。
周毅整个人都浑浑噩噩的,连怎么出宫的都不记得了,直到看到了王二之后他心里面才算是踏实,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然后马不停蹄地回到了暂时的住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