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回报
沛柔觉得多说也无益,不如还是等宣瑞伯府春宴那日见面再说。
正好也到了沛柔喝药的时辰,李嬷嬷就端着药碗进了佛堂。
虽然她已经好了,但大夫嘱咐了要多喝几日的药,她反正无可不可,能安李嬷嬷和太夫人的心最重要。
她接过药碗,仰起头一次就把药喝完了,而后解下身上的荷包,取出里面三沁斋的盒子,也递了一颗松子给海柔。
她现在已经养成了每日带着盒子的习惯了,太夫人见她自己有分寸,也就没有多管她。
李嬷嬷接过空了的药碗就转身退了出去。沛柔看了一眼海柔,她仍坐在那绣墩上,完全没有要走的意思。
沛柔还记挂着那被她泪水洇了的佛经,就想出言赶她走,却听见海柔含着,口齿不清地道:“五妹妹,今儿天气好,咱们园子里逛逛去吧。”
“实际上我们那里的房子都在那条河附近,也家家户户都种了柳树。因为这样,我们村就叫做‘柳坡村’。”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你若是真和我好就自己进园子去,让你的丫头编个篮给我送来。”
沛柔也因此更加了解了曾经在她院子里服侍过的、在她看来都一样的、实际上却性格迥异的女孩子们。不过纭春记住的总是她们好的事情。
等她一回了西厢房,就看见床边的圆桌上放了一只硕大的篮。一猜就知道是海柔送过来的。
“可满园子也不过只得几朵洛阳锦,恐怕全在这篮里了。你明早派个丫鬟柏济堂说一声,说我已经知道了,祖母那边我会去说的。”
燕京富贵,富贵的也只有少数人。
太夫人见了她抄的经,不免也指导了一会儿她写字。
她从贵妃榻上起来,在青砖地上跪下又给沛柔磕了两个头。
“我父母原本是想自己卖身为奴养活我和我弟弟的,可因为我们算是流民,富庶的人家也不敢随便把流民买回府去当奴隶。”
银缸已灭,只剩下满室清辉。
“可到了燕京城才发现不是这样,那时候流民很多,朝廷好像下了什么禁令,也没有人在城里施粥,只有城外有几个粥棚,可那也根本就不够吃的。”
扬斛就应声去了。
*
“前些日子我托了父亲去查你家人的事情,后来父亲说他让手下人去查了查,发现那一年进燕京城的人实在太多了,若能按照户籍来查,倒是还可能快些。”
即便是今年,等到了夏天,燕京城里也不知道是什么光景。
“我也不知道我的父母和弟弟能不能靠着卖我的钱活下来,能不能在春天天气不那么冷的时候回到家乡。”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沛柔体弱,纭春又有旧疾,两个人都怕冷,只能睡的近些、再近些让彼此取暖。
虽然她说出了自己家村子的名字,可中原之地实在广博,这样的村落不知道有多少,只有这些,寻找起来还是很困难的。
那她自然是去不了宣瑞伯府的。
“后来我运气好,碰上一个好心的人伢子买下了我,还让我进了定国公府这样好的地方。又被陆嬷嬷挑中,能来服侍五小姐你,我实在觉得已经很幸运了。”
沛柔就把那个大篮拿在手上赏玩,是用湖边一种常见的草编的篮子,的确很细致,里面还插了各色从园子里采来的。
海柔无法,只好道:“那我让我的丫头晚上给你送到松鹤堂来。”
前一世她什么也没有做,却仍然看见了纭春的真心,这一世她其实也并没有做什么,她的家人是否还活着,能不能找得到,都是未知之数。
“大家都说燕京富庶,常有富贵人家施舍粥饭,只要能到了京城,缓过这阵子,等来年春天也许还能回家把家里的地收整收整,还能活下去。”
沛柔忙道:“并不是要水喝。我的床很大,我有些不习惯,不如你上来和我一起睡吧。”
沛柔等了一会儿才听见纭春的回答,她像是偷偷的哭了,声音里隐约有些颤抖:“五小姐的恩德,奴婢誓死不能忘。”
“我屋里的迎夏会用草编篮,前儿她给我编了一个,我挂在我的床帐上了,今儿进园子里去我让她给你也编一个。”
“小姐良善,一定一生平安富贵,也用不着纭春为您赴汤蹈火,但纭春职责之事,必定尽心尽力。”
她就想了想,和睡在贵妃榻上的纭春说话,“纭春,你还醒着么?”
“再把中间这几朵牡丹取出来,就拿那个珐琅彩春归燕的觚用清水养着,可以多活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