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柔就欢呼起来:“您这是同意了!五妹妹,你快起来,祖母都同意了!”“让我看看这是谁啊,大清早就说着嫁不嫁人的话。小姑娘家,也不知道羞。”
沛柔就睁开眼看了一眼扬斛,就见她给自己使了个眼色。想来是她给陆嬷嬷报了信,太夫人这是给她撑腰来了。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海柔作势就要拧她的嘴,却被瑜娘拦下,“这里可是善堂门口,我们还是先进去吧。我哥哥拴了马就会进来的。”
海柔见是太夫人,就一下松了手,去挽太夫人的胳膊。“祖母,你看看五妹妹,太阳都这么老高了,她还不肯起来。您怎么养出这一条小懒虫来。
善堂里的孩子的生活实际上一点也没有改善。
看见万家人,海柔的眼睛也是一亮,就拉着沛柔的手上前和瑜娘互相见了礼。
“三姐姐,可是我们那天也没有说今天就去啊,我这边还什么也没有准备呢。”
太夫人就看向沛柔,她刚刚撞了一下,脑子还迷迷糊糊的,听见海柔说善堂才想起来端午那日她确实提过。
寒冬腊月里连一件可以御寒的冬衣都没有,更别说吃饱。
他们有的生而有重疾,家境贫困治不起病就被父母抛弃了;有的是流民的孩子,被官府派来的士兵冲散了,不知道父母在何处,最后被善堂收留。
城南的这座善堂是整个燕京城里最大的善堂,大概收留了五十多个无家可归的孩子。
两姐妹就点点头,一边一个挽了瑜娘的手进了善堂。陆嬷嬷和苏嬷嬷也跟在她们身后。
太夫人却摇头,“资助善堂的孩子,和去寺庙里捐香油钱却不同,给钱财是下下之道。最好就是给一些合身的衣物和短期内就会腐坏的食物。”
太夫人见她的样子好玩,就笑着嗔道:“说话就说话,老是动手做什么。既然你想让你妹妹跟你去,总该留些时间给你妹妹梳洗打扮才是。”
“哦。我知道了,这就回家去换。”海柔点头,“五妹妹,你也快些。今日我母亲不跟我们去,是她身边的苏嬷嬷跟我们去。你也不要带丫鬟了,就让李嬷嬷去好了。”
说着就又想伸手去把沛柔拉下床。
太夫人看了一眼海柔,“不过我觉得你这身衣服倒是该换一换。你去的地方是善堂,是贫苦人家的地方,穿的这样织金镶银的,是去做善事呢,还是去炫耀啊?”
她听了太夫人的话才恍然大悟。
“我娘都同意了,还说这是好事,替我准备了好多东西让我带过去。你也不用再准备了,拿这些东西过去就行了。”
等马车行了一个时辰到达了城南的善堂,沛柔才明白海柔今日为何起的这样早还能这么兴奋了。
沛柔受教,起来梳洗了,换了一身鹅黄色素面杭绸的褙子,也不用什么首饰就和海柔一起出了门。
“怕就怕他们拿着钱采买些霉米和烂菜回来,那可是要人命的。肥了这些黑了心肝的人的钱包,苦的却还是孩子们。”
“今日过去,你就先跟着你三姐姐吧。宣瑞伯府富庶,你二叔母手里有钱,做善事她也不会小气。若你有心,不妨每个月都过去看看,带些米粮衣物过去,比金银要有用的多。”
海柔向来身体比她好,又比她多吃了一年的饭,力气要比她大得多,眼看着沛柔就要被她拖下床,门口却突然传来太夫人的声音。
她看着这惨状就不自觉落下泪来,解了荷包把银子给了陪同她的嬷嬷,哪里还能想得到他们居然能这样心狠。
*
善堂毕竟是官府所设的机构,沛柔几个又都是官家的少爷小姐,善堂里管事的嬷嬷显然也早知道他们要来,殷勤的陪着她们在善堂里转了转。
前生她来这里的时候距离现在有十几年,可时移世易,这里的情形居然一点都没有改善。
此时是夏季,多得是没有穿上衣的孩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而有的胆小内向些的孩子,则是躲在廊柱后,警惕的看着沛柔一行人。
这里的小姑娘们头发都乱糟糟的,显然是很久没有打理过了,她们连发带都没有,只能用一些柔软的稻草勉强把头发挽起来。
所有的孩子看起来都是面黄肌瘦的,脸上也脏兮兮不知道沾了什么的东西。和那些逃难来燕京城的孩子相比,也只是多了一重挡雨的屋檐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