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今上那样地宠爱元俪皇后,也还有齐淑妃这样的宠妃。”若父亲和太夫人执意要将她嫁给到对破解徐家危局毫无帮助的人家去,以保全她,那她又该怎么办。
说到嫁人,在沛柔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是诚毅侯府齐家,毕竟她前生就是齐家妇。
她实在也很苦恼。
“到时候寻一外放,带着大姐姐到任上去,不必伺候公婆小姑,大姐姐不就更安适了。”
两世为人,太夫人给过她的关心和爱,是谁都比不上的。
一个被废的太子,日子可不好过。
太夫人原来只是一句调侃的话,她却忽然红了眼眶,抱着太夫人的胳膊不说话。
“几年前春宴上曾见过姜夫人,她举止温柔娴雅,和崔大人又伉俪情深,应当不是那么难相处的人。”
沛柔观她神色已经不似上次那样急躁愤懑,想来是已经接受了这个结果。
齐家获罪如此,不再有燕京人家愿意与他们交往。除了去松石书院上学,他恐怕也不会到处去参加什么聚会。
“那时候夫家也就成了你的家,满府里都会是你的子孙。他们会爱你,孝敬你,也会如今日你舍不得离开祖母一般舍不得离开你。”
太夫人温柔地看着沛柔,“沛丫头,等你像祖母一样老了,你还会记得祖母么?祖母年纪大了,夜里做梦,常常梦见自己还是如你一样大的姑娘家的时候。”
实在是如同修罗场一般。
沛柔想了想才答:“孙女觉得这门婚事结的不错。这些年跟着祖母读邸报,对朝堂上的事情也不是一无所知。”
听信了他人的挑拨,以为她和大郎是拿了润姐儿的婚事去做人情,一心想让润姐儿嫁到许家去,将来好乘了东风扶摇直上。
她前生只活了二十三岁而已,她不知道今生她会不会有像太夫人所说的儿孙满堂的那一天,但是她知道,直到死亡,她也都不会忘记太夫人的。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太夫人面前她不敢说慌,就老老实实地道:“方才出去时听了一嘴,是定了陕甘总督崔家的公子?”
“你终有一日会长大,嫁人成家,有一天也会和祖母一样老去,看着自己的孙子们一个个成家,孙女们一个一个嫁出去。”
当年害过她的人虽然这几年间都没有再作恶,可这人就如毒蛇潜伏在草丛之中,谁知道什么时候又会突然咬她一口。她不知道她还会不会有前两次的幸运。
太夫人顿时心灰意懒起来,不想再搭理她,“既然怕润丫头将来吃亏,就用心些准备嫁妆。”
太夫人果然是太夫人,沏一壶茶的功夫就收复了常氏。
沛柔想告诉太夫人她会的。她永远都不会忘记她的。
崔家人口简单,夫婿上进,还远离了燕京这个总是是非不停的地方,她怎么可能不愿意。
“可许大人又有不同,他是元俪皇后的亲哥哥。今上对元俪皇后的深情谁人不知,斯人已去,自然是她的家人来受这份恩泽了。”
“西北连年战火,陕甘总督算是那边最大的文官,这位置可不好坐。也不是谁坐今上都能放心的。”
这四年来她去的地方倒是不少,可除了香山小院和善堂,也只是从一个内宅换到另一个内宅而已。
“今上正当盛年,太子年纪却还小,若是太子才能始终不显,将来恐有变数也未可知。”
可这个太子……
“既然崔大人能坐,而且政绩不错,就说明他是个能吏,并且也十分得今上信重。这两点可不是朝堂里随便拉出个大官来就能兼具的。”
“那我问问你,若是要把你嫁去崔家,你可愿意?”
可常氏身为润柔的母亲,又做了些什么呢?
“都说婆媳姑嫂关系难处,想必大姐姐嫁到崔家,应当不会受什么搓摩。”
见她说完了,太夫人才睁开眼,笑道:“你倒是分析的头头是道。你二叔母若是有你一半明白,也没有这一个月来的多少闲事了。”
沛柔见自己妄议朝政太夫人都没有说话,就继续道:“再说陕甘总督府在西安,离真正的战场也有好几百里,不必害怕战火会烧到那里去。”
“更何况总督府所在之地,又怎可能不繁华,也只是比不上燕京而已。可话又说回来,整个燕梁,又有几处大城能比得上燕京的繁华呢?”
“等你出嫁的那一天,我总不至于也糊涂了吧?我一定高高兴兴的把你送出门,再等着你高高兴兴的把自己的孩子领回来看我。”
“姑娘嫁人是好事,有夫婿疼爱,有自己的家,将来也会有自己的孩子。这世间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是别离,祖母对你也是一样。”
“等到了那一日呢,你也要高高兴兴的送我走。能看见你和你兄弟姐妹们都成家生子了,我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你要告诉你的孩子,他们的曾祖母过了很好的一生,和夫君算是伉俪情深,儿女聪慧孝顺,也享尽了人间富贵,实在没有更好的了。”
沛柔已经在太夫人怀里泣不成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