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本非当轩树——张映桃番外
徽至堂里的樱桃树,是张映桃嫁进诚毅侯府的那年,她的和她的丈夫齐廷一起种下的。
那时候他们都还那么年轻,她不过才十五岁,什么都不懂。
诚毅侯府里的白幡撤下的时候,也正是樱桃落的时候。她嫁进诚毅侯府一十二年,如今终于到了她要走的时候了。
她和齐廷,大约能算是青梅竹马。她父亲和婆母是堂兄妹,齐廷是她的表哥,尽管那时候的来往,也并不是非常密切的。
武将人家成婚早,他十六岁的时候就和她订了亲,她比他小两岁,那时候甚至还没有及笄。
她们这一族的嫡支,武宁侯府里并没有适龄的小姐,只有一个大姐姐,早就已经嫁了出去。可是在她之上,并不是没有其他的小娘子,年纪上与齐廷更相配的。
她有一个堂姐,和他同岁,后来嫁去了西北。比她漂亮聪明,也有主意。只可惜她走的太早了些,昭永十年的时候就病逝了,只留下一个女儿。
第二天醒来还是如此,日复一日,年又复一年,她还是做不好。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她也断断续续的听到了一些,手里的一碗药摔在了地上。那一刻她居然没想逃,而是闯进了正房里,她的丈夫站在向来强势的婆母面前,即便病弱,却还是一点气势也没有输。
他说她生的很美,善诗词,也从来主意很正,又温柔,又坚定。只是婚事上没有能够如愿,留下一个女儿,早早的过世了。
姐姐给了她祝福,可惜她也没有做到。张映桃是嫁给了张昳柳喜欢的人。
他们其实都不想争,跟齐建也好,跟齐延也好。纵是争了,也并不是为了自己。
昭永十年从西北回来,他已经不再健康。她了很多的心思去照顾他,不过她也是心甘情愿的。
她出嫁的时候对她说,“樱桃啊,姐姐要走了,往后再也不会回来。你不要像姐姐一样,你以后一定要嫁给你喜欢的人。”
可是婆母太想要一个孙子了,所以她和他商量来商量去,不得已让她的一个丫鬟做了妾室。
婆母很强势,每日都要她学各种规矩,学与人交际应酬。
知道徐沛柔顺利的生了女儿的时候,那天他好像很高兴,夜里和她说了许久的话。说起了他一直深爱着的女子。
“有木名樱桃,得地早滋茂。叶密独承日,繁偏受露。迎风闇摇动,引鸟潜来去。鸟啄子难成,风来枝莫住。低软易攀玩,佳人屡回顾。色求桃李饶,心向松筠妒。好是映墙,本非当轩树。所以姓萧人,曾为伐樱赋。”
这立场,也是她的婆母强行划定的。齐廷和齐延明明是亲兄弟,都是她的儿子,她却在他们之间硬生生的划出了一道天堑。
可是很快,常燕君带来了徐沛柔有娠的消息。她觉得这是件好事,他们夫妻其实都不觉得齐延和徐沛柔很坏,只是站的立场不同而已。
她真的不擅长,只是又不敢违逆她的意思,白日里总是做不好,被她毫无感情的目光一望,晚上只能一个人咬着被角偷偷的哭。
他是坐在廊下,陪着她看樱桃的时候,忽然昏迷的。那一天她居然很平静,他已经没什么牵挂,受了那么久的罪,或许这对于他而言也是解脱。
最后他们在嘉懿堂的院子里立了一架秋千。是张家的昳姐儿喜欢的,齐家的奕姐儿,应该也会喜欢。
她的丈夫也回来了。只是也不再是从前的他。
只是因为他知道他不会在这人世间停留太久了,所以想借这一点情分,希望齐延将来成了诚毅侯府的新主人,能待他的母亲尽量好些。
是为了婆母,是为了几乎是一个人把她的丈夫带大的婆母。
那一日婆母回来以后,她的丈夫特意把她支开了,而后和婆母在徽至堂里吵了半日的架。
后来诚毅侯府就败落了。她知道她不该松一口气,可是她的确是有些庆幸的,不用再做自己最讨厌的事情,不用再被婆母那样的眼神望住,夜间不能安眠。
她没有念过什么书,他就一句一句的解释给她听。第二日亲自去了市,买了几棵樱桃树回来,和她一起种在了徽至堂的院子里。
而这一次,婆母显然也不如她和她丈夫一样想。她和常燕君避开她,在惠清堂的内室里商量了半日。
种了好几棵,只活了一棵下来。年年枝叶繁茂,结出来的樱桃,也一年比一年更甜。
回家的时候,便跟他商量,要给她准备一份什么样的礼物放在嘉懿堂里。这个爵位最后只能是齐延的,也一定是他的,他们会再搬回嘉懿堂里来。
她的丈夫是常年不在家的。在西北,在战场上,每年能与她相聚的时候,不过数日。